《细说宋元——北宋卷》
第18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1-23 13:42:14
  十四、大宋开国(5)
  九是,凤翔节度使王彦超,治所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辖陇州(今陕西省陇县)。
  王彦超,大名临清人。性格温和恭谨,能礼贤下士。年少时曾追随后唐庄宗之子、魏王李继芨伐蜀,庄宗被害以后,李继芨在回师途中也被杀,王彦超投靠了保义节度使石敬瑭,成为石敬瑭的心腹将校。后晋、后汉中,王彦超历任奉德军校、殿前散指挥都虞候、护圣左厢都校,后被外派担任复州(今湖北省天门市)防御使。后周建立以后,王彦超被任命为武宁节度使,此后历任建雄、河阳、河中节度使。高平之战时,世宗命令王彦超率部从西路进攻北汉,王彦超与符彦卿合兵一处,相继招降了汾州,攻克了石州,战后,王彦超被改任为忠武节度使,加授兼侍中。世宗派遣宰相李谷南征南唐时,以王彦超为前军行营都部署,在寿州城下击破两千南唐军队,又与李重进一起击破三万南唐军,战后,改任京兆尹、永兴节度使。显德六年夏天,调任凤翔节度使。周恭帝继位后,加授检校太师、西面缘边副都部署。北宋建立后,加授兼中书令。

  十是,彰义节度使白重赞,治所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辖原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渭州(今甘肃省陇西县)、武州(今甘肃省武都县)。
  白重赞,宪州楼烦人,沙陀族。白重赞自幼从军,作战非常勇敢。后汉初年,由散员都虞候破格晋升为护圣都指挥使。在平定李守贞之乱中,汉隐帝任命其担任行营先锋都指挥使。后周建立,改任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出任郑州防御使,又改任相州留后,授义成军节度使。世宗继位后,爆发了高平之战,白重赞立下战功,被晋升为保大军节度使。世宗从太原返回大梁后,改任其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尉。世宗南征后,又调任其担任彰义军节度使。

  十一是,朔方节度使冯继业,治所灵州(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市),辖威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等地。
  后周建立以后,朔方节度使冯晖去世,冯继业杀害哥哥冯继勋自立,后周朝廷遂以其担任朔方留后,后正式予以承认。冯继业继位后,肆意妄为,出兵劫掠羌族等少数民族,又对部下无恩,因冯晖年少时与郭威是好友,冯继业担心朔方将来不稳,就把家眷都迁到了大梁。
  十二是,定难节度使李彝兴,治所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辖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市)、宥州(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
  李氏盘踞夏州始于唐末拓跋思恭。正如《新五代史》说的那样:“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倔起,自非有大善恶暴著于世者,不能纪其始终…思敬(即拓跋思恭)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世次、功过不显而无传。”拓跋思恭的身世不详,从其姓氏上来看,应属北魏鲜卑拓跋氏,但其统领的部众则大多是党项族人。党项羌发源于析支之地(即今青海省东南黄河拐弯处),主要分为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拓跋氏最为强大,居于首领地位。隋朝时,党项羌时叛时降,唐贞观年间,党项拓跋赤辞被唐朝赐姓李。此后,吐蕃崛起,党项各部受到吐蕃的威胁,各部纷纷请求内迁,唐朝将他们安置在洮州、秦州等地。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居住于灵州、盐州一带的党项部落时常与吐蕃人联合起来侵扰内地,唐朝遂把他们迁至银州(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八十里)以北、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境)以东地区,同时,还有一些党项部落迁至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一带,当时,人们把居住于庆州一带的党项部落称为东山部落,把在绥州和延州的部落称为野利部落,把夏州附近的部落称为平夏部落,拓跋部就是平夏部落中的大族。拓跋思恭原为夏州偏将,唐末占据宥州(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自称刺史。此后,因其平定黄巢有功而被唐僖宗任命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李思恭去世,其弟李思谏接任定难节度使。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李思谏去世,军中拥立李思恭的孙子李彝昌为定难留后。不久,定难军发生兵变,李彝昌被杀,拥立李彝昌的同族叔父李仁福为主。李仁福在位期间,“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其实是一个割据政权。后唐建立之后,李仁福仍然割据夏州,只是表面上臣服于后唐朝廷,等后唐与契丹关系逐渐紧张之后,他又暗中与辽国勾结。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二月,李仁福去世,其次子李彝超被军中拥立为主,后唐朝廷想趁机夺下定难军,但出兵之后发现很难攻破,只好撤军,予以承认。到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春,李彝超去世,其弟李彝殷被推举为留后,后唐末帝李从珂予以承认。此后,中原王朝经历了后晋、后汉、后周,李彝殷总是暗中勾结一些叛乱的军镇,与朝廷作对,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好处。北宋建立后,因避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名讳,李彝殷改名为李彝兴。

  由于多年战乱,粮食无法得到很好的供应,自唐朝末年以来,关中地区的地位已陡然下降,从关中地区的这十二个军镇来看,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是一些前朝旧臣充任节度使,由此可见,朝廷对关中地区并不重视,只是在有特殊的军事行动之前,诸如讨伐西羌、讨伐后蜀等,才会将朝廷近臣、重臣派到该地,一般情况下,这里的节度使都是朝廷用来安置前朝旧臣的。在这十二个军镇中,比较特殊的是夏州和朔方两镇,夏州几乎与荆南割据政权没什么两样,而朔方也因地处偏远,形同割据政权,与这两个军镇相反,同样是地处偏远的永安军,由于折氏父子的政治态度问题,则一直心向朝廷。另外,在关中地区相对而言,比较重要、军力较强的军镇应当是雄武和凤翔两镇,两镇与后蜀相邻,在与后蜀的交战中屡战屡胜,部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第四、淮南地区的军镇。
  一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治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辖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等。
  二是,忠正节度使杨承信,治所寿州(今安徽省寿县)、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北岸)。
  杨承信,字守真,沙陀人,是后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的次子。辽国与后晋交恶以后,杨光远发动叛乱,配合辽军南下,后晋少帝石重贵在辽军尚未南下之时,命令李守贞领兵进攻青州,青州被围日久,杨承信的哥哥杨承勋劫持其父,献出城池投降。杨承信和弟弟杨承祚赶赴朝廷请死,被少帝赦免。等辽军攻破大梁,灭掉后晋以后,耶律德光诛杀了杨承勋,而任命杨承信接替了其父平卢节度使的职务。后汉时期,杨承信历任安远、保大节度使。后周世宗南征时,杨承信也参加了战斗,因战功被提拔为忠正节度使、同平章事。史称,他“身长八尺,美信表,善持论,且多艺能,虽叛臣之子,然累历藩镇,刻励为政而不苛,故能始终富贵。”

  三是,保信节度使赵赞,治所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赵赞,字元辅。原名赵美,后改赵匡赞,北宋建立后,因避赵匡胤名讳又改名为赵赞。幽州蓟人。他的祖父是后唐卢龙节度使,封北平王。父亲赵延寿,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官至枢密使、忠武军节度使。
  赵赞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慧,深得其外公、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喜爱,一次,明宗把几十个孙子、外孙看了一遍,称赞赵赞说:“这个孙儿是个人才。”赵赞七岁能读二十七卷书,后来,赵延寿担任宣武节度使,让儿子赵赞担任了牙内兵马都指挥使。
  后唐末年,石敬瑭在太原起兵,赵延寿以枢密使的身份领兵进驻潞州,当时,赵延寿与其父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已经心怀异志,也想趁乱当上中原皇帝,与辽军勾结,但最终耶律德光决定拥立石敬瑭而放弃了赵德钧,此后,赵德钧父子领兵投降了石敬瑭,最终导致后唐灭亡。赵德钧父子投降后,被辽军掳掠到了辽国,不久,赵德钧去世,辽国人又重用了赵延寿,以其担任卢龙节度使,赵赞担任牙内兵马都指挥使。后晋末年,辽晋交恶,辽军南下,赵延寿也领兵随辽军攻破了大梁,耶律德光又任命赵赞担任了河中节度使。等到耶律德光北返之后,赵赞就滞留在了河中。

  不久,刘知远在晋阳起兵,建立后汉,赵赞也送去降表劝进,刘知远命其继续留任河中。后汉建立以后,刘知远改任赵赞担任京兆尹、晋昌军(今陕西省西安市)节度使。赵赞担心朝廷怀疑自己,打算叛逃后蜀,在判官李恕的劝说下,赵赞终于答应入朝,表明心迹。赵赞入朝后,被任命为左骁卫上将军。等到后周建立以后,赵赞历任左右羽林、左龙武三统军。世宗南征南唐时,赵赞也奉命参战,立下战功,并在激战中两次负伤,受到世宗的嘉奖。在后汉和后周初年,赵赞一直是被朝廷闲置的,正是因为在世宗南征之战,赵赞的战功最多,世宗才授予其担任了保信节度使。赵赞上任以后,废除了南唐的种种暴政,新归附的南唐百姓都很感激。

  赵赞与杨承信都是叛臣之子,但二人的个人才能、修养也都不错,史称赵赞是“颇知书,喜为诗,容止闲雅,接士大夫以礼,驭众有方略。其为政虽无异迹,而吏民畏服,亦近代贤帅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