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事》
第21节

作者: 春秋客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齐的后面,总跟着几个趴鼻涕的孩子,老齐一旦掀开篮子上面的白布,给人“约”馃子,几个小脑袋就凑上来,吸溜着鼻子闻炸馃子的香味,老齐挥之不去,甚是无奈。

  还有一家主顾就是锅三。当时锅三与白丫娘尚未公开结婚,锅三一个光棍汉,有时懒的动烟火,买些炸馃子吃省事,吃不完的悄悄送给白丫娘。买炸馃子吃是奢侈,却是锅三的体面。老齐每到锅三的小屋前,要扯着嗓子吆喝一通;如果锅三还没有回来,老齐就找到饲养棚附近吆喝。锅三买馃子是赊帐,过一两个月,老齐把帐结一下,锅三一次用粮食付清。后来锅三与白丫娘结婚住在了一起,就不再买炸馃子吃了。

  另外还有三五家主顾,是家里有人在外面上班挣工资,日子过得滋润一些,偶尔也买几根馃子,让孩子们解解馋。还有各生产小队的干部们,偶尔“打拼伙”,也会找到老齐,买几斤馃子吃。
  串街小贩 (2)
  有摇拨浪鼓以杂货换破烂的老汉,经常过来。推一辆鬼头车,前面放两只荆条编的大筐。装换回来的破烂。一个铁丝编的长方笼子,长三尺,宽二尺,高二尺,横放在车尾。装着各色杂货,用来换破烂。给现钱也卖,但给现钱的不多。
  经常过来的染布小贩也摇拨浪鼓,但与换杂货摇的拨浪鼓不同:染布摇的拨浪鼓,鼓小把长,声音清脆,摇起来似急骤的马蹄声。染布小贩骑自行车,一手扶车把,一手摇鼓,边骑边摇;换杂货摇的拨浪鼓,鼓面大,把短,声音浑厚。要停下小车摇,摇起来不紧不慢,很有节奏:“拨浪、拨浪、拨浪拨浪拨浪。”孩子们一听就知道是换杂货的来了,绝不会混淆。

  铁丝笼子里的杂货红红绿绿,很是醒目。多是孩子们的玩具。有烧成陶器的模子,茶杯盖大小,上面有凹下去的阴文图案,花鸟,孙悟空、猪八戒,戴盔披甲的武将等等;有猫眼似的玻璃球;有用鞭子抽打就能旋转的陀螺;有木片做的猴爬杆;有女孩子扎辫子的“玻璃丝”,其实是极细的软塑料管;别在头上的发卡;小镜子、小梳子;还有月牙型的小糖片,黄豆大小的糖球;还有做针线活用的针头线脑。如此等等,丰富之极。

  拨浪鼓响过,一会儿,小车周围就围满了孩子。小眼睛骨碌骨碌的转着,找到早已心仪的玩具。问好所需破烂的数量,飞跑回家,寻觅出一两双满是窟窿的鞋子,或从墙缝里抠出一团烂头发,或找出用秃了的废镐头、废锨头折转回来,换了盼望已久的物件,喜滋滋的走了。
  当时的农家,可用来卖钱、换东西的破烂很少。废铁、破鞋是孩子们的“宝贝”。生活、生产不会产生什么废弃物。极少的一点食物残渣,剥下的菜叶,连刷锅的水都喂了猪。可燃烧的废物,填进灶火膛成了做饭的燃料。剩下的废物填进了猪圈积肥。村里没有垃圾堆,更没有需要运输、处理的垃圾。
  男孩子换回的模子,用来在胶泥坯上拓图案。拓出来的东西,孩子们还管它叫“模儿”,模,发mu音,二声。也没有语言学家为它弄个名字。拓图案的过程叫“刻模儿”。挖来胶泥,和好,在石头上或墙上摔,横摔竖摔,直到把胶泥摔熟,搓成条,再揪成小块,拍成圆饼,按在换来的模子上,慢慢压密实,去掉边上多余的胶泥,揭下来,就是一个翻刻好的“模儿”了。翻刻出来“模儿”是凸出的阳文图案,晒干,保存起来。甚至用废砖垒成小窑,把自己刻的“模儿”上窑,用柴火烧。可惜没见过有烧成功的,出窑的“模儿”黑糊糊的满是烟灰,摔碎,里面还是干胶泥。“刻摸儿”是男孩子玩的最多的内容,每人手里都有几个换来的模子。还跟别人互换模子使用。务求自己刻出来的“模儿”图案内容最多。

  陀螺(这里人称作er,读三声)一般没有人要换。自己找一截木头,用小刀削出尖头,尖头上镶嵌上滚珠,就是一个陀螺。比杂货车上的还好用。杂货车上的陀螺是用特制的工具旋出来的,好看,也标准,但是个头小,用的木料也不好,打起来惯性小。所以年岁稍大的孩子都是自己削陀螺。用槐、榆的比重大的木料,个头也大的多。打陀螺的鞭子也是自己制作。男孩子们上学,书包里大都装着陀螺、鞭子,一到课间,小学校的大院里,满是打陀螺的孩子。

  杂货车上的猴爬杆很少有人换,都是围着看看而已。那是一个用薄木片做的猴子剪影,胳膊、腿是活动的,染上黄色,用两根细线系在一根木棍上。用手拉那细线,猴子竟一耸一耸的上到了棍子的顶端。这个东西要五双破鞋才能换出来,少有人舍得花这大价钱。后来竟有巧手的孩子,自己做出了“猴爬杆”。那时,孩子们大都自制玩具,制作玩具的过程,也就是“玩”的过程。
  孩子们差不多都换到了满意的物件,慢慢散了。有几个年岁小的孩子没有找来破烂,还围在车旁还不走。摇拨浪鼓的老汉,从笼子里摸出几个糖球,每个小手里放一个,孩子们一把捂在嘴里,也跑了。这老汉很是得孩子们的人缘。
  日期:2019-11-05 09:44:16

  串街小贩 (3)
  “刨笤帚”是这里的方言,是指制作笤帚。
  刨笤帚的匠人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来一次。来了就在街口等显要地方撂摊子,冬天在向阳背风的地方,夏天找阴凉。
  刨笤帚的不吆喝。演奏一种极特别的“乐器”,以招徕顾客。这“乐器”,类似说快板书打的竹板。是由十来块薄铁片组成,每块铁片长约七寸,宽二寸半。这些铁片鱼鳞般压着,用皮条串着联结在一起。(穿皮条的位置有孔)。顶端装一木把。演奏时,木把朝上,用手提住,扬起下垂的铁片组合,再让其自动落下。在扬起、下落过程中,铁片间相互摩擦、敲击,发出“呲啦呱啦、呲啦呱啦”的响声。响声不很悦耳,但绝对独特。

  刨笤帚的材料由顾客提供。材料叫“笤帚苗”,是一种叫“黍(shu)子”的谷类,去粒后带瓤子的秸秆。黍子产量低,人们很少种植。往往在自留园里种上两畦,主要是用其秸秆刨笤帚。那籽粒碾成米,与南方的糯米相似,做熟了极黏,可用来包粽子、做切糕、蒸黏窝窝。
  主妇们抱来一堆、一堆的笤帚苗,放在地上,谈好了价钱。先回家,等一会儿再来付钱拿笤帚。
  一群看热闹的孩子,或蹲或站,挨挨挤挤围一圈。不错眼珠的盯着匠人的动作,学着不花钱的手艺。离的太近影响匠人做活了,匠人挥挥手,孩子们略后退一些;一会儿,又趋上来了。
  匠人把笤帚苗的秸秆部分,用棒槌砸,砸劈、砸软,泼上水捂一会儿。捂软了,就开始捆扎笤帚。
  捆扎工具很有意思,是一段筷子粗细的牛皮绳。一头用宽带固定在匠人的腰上,另一头栓一T型木拐。匠人平坐在地上,两腿伸直,脚蹬木拐。拿鸡蛋粗细的一绺笤帚苗,在瓤子与秸秆的交接处,用牛皮绳缠一圈,然后腰与脚发力,勒紧笤帚苗,边勒边转动笤帚苗,使之彻底勒实。之后傍牛皮绳缠上数匝丝线,系上死扣。松开牛皮绳,一扎笤帚苗就捆扎好了。再拿一绺笤帚苗如此扎好,两扎再捆扎在一起。一扎接续一扎的捆扎下去,每后续一扎,要错开一个绳结的距离。秸秆部分太粗了,用弯刀削去一部分。够了笤帚的宽度,不再接续笤帚苗,把散着的秸秆部分,再连扎数道丝线,作为笤帚的把。削去多余的秸秆,一把笤帚就做好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