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第3节

作者: cdnwpu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约公元前五十万年,得益于大脑的不断进化、生殖隔离行为的遵循以及采用以血缘为纽带的群居行为,尤其是利用发音和声调转化来表达主观情绪的方式,这些行为大大促进了人类之间的交流、协同与配合。慢慢的,猿人学会了使用粗制石器,开始具备了原始人的初始特点。那个时候盆地内森林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但对孱弱的古蜀原始人来说他们是无心欣赏的,因为他们为了生存忙着觅食。觅食是他们一辈子最重要的工作,然而即便辛苦一生,绝大多数直到消亡也没吃饱过。随时都命悬一线的生存危机再次倒逼着他们开发和运用大脑,借用外物如木棍、石器等来弥补身体力量的不足,以获取更多的食物。经过长年累月的尝试,他们倒也积累了不少生存方法,但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依旧付出了太多的时间乃至巨大的代价,食物首选鲜果、坚果类,其次植物根茎类。在不会用火的年代,他们也偶食肉类,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其他动物吃什么他们就会尝试着吃什么,但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食物来源少,能量获得少,营养匮乏四肢孱弱,体力和力量严重不足,在如此艰辛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下,想办法活下去成为了他们一生中唯一要努力的事,诸如百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人(可能是猿人或猿),五万年前的川东地区的资阳人,宜宾地区的筠连人等等,还有在盆地存在过的其他古蜀原始人,他们像尘埃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没留下多少痕迹为后来人知晓。

  日期:2019-11-13 11:14:10
  经过几十万年的迁徙、组合、交融和分化,跌跌撞撞的古蜀原始人也来到了长达十几万年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代,即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是祖母制,氏族要么有姓无氏,要么既无姓也无氏,后来的姓只是用来区分一个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族丛,此时的交合方式已经进化为血缘关系以外的族外通婚方式。女蜗补天的故事原型就来自于母系氏族时代对祖母的崇拜,目前泸沽湖畔的摩梭族依然保留着祖母制和走婚的习俗。在这期间,远古人(古蜀人)学会了诸如葛、粟、黍等五谷的采集、分类、筛选和储藏;制作各种简易陶器用来烹煮和盛水;制作简易的木器和粗制石器用来狩猎;贝壳、兽骨等的使用和制作;木栅栏、葛藤、茅草、树枝的简易经纬编织法;其中最重要的技能是火的获取、运用和储存。

  火的发现和使用应该是在母系氏族时代做到的,其杰出历史代表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族丛)。也有其他远古人类用火石碰撞取火,其代表是九黎部落(杰出代表是蚩尤),九黎部落对火的运用可能比当时中原的炎帝黄帝更早更先进,后来的蚩尤部落曾一度是有熊氏公孙轩辕憎恨和学习的榜样,后表!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发现、利用和储存火的意义比任何革命的意义都要重大。火的熟练运用和储存促进了人类脑力的进一步提升,利用火来抵御和捕获大型猎物,用火烹烤食物等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给人类骨骼肌的强壮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也给大脑的发育带来所需的各种脂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火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快速进化和提升,让人站的更稳跑的更远,从而加速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形成。随着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来源的广泛化,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旧石器时代的四川盆地各处已经有了古蜀人的足迹,如距今几万年的丰都县高家镇遗址、烟墩堡遗址、井水湾遗址;奉节县横路遗址、重庆铜梁县城西张二塘文化遗址,沱江流域四川资阳鲤鱼桥遗址,大渡河流域四川汉源县富林文化遗址等等,无不显示着古蜀人曾经的活动痕迹!

  时间恍恍惚惚的来到了约公元前三万年,在母系氏族时期处境尴尬,地位低下的男性终于在火和食物的帮助下挺起了胸膛直起了腰。男性依仗体质的优势和体力的增长,耕种和捕食能力及驯养家禽能力的提升,在氏族内部的话语权逐渐增多。随着部落氏族之间为了争夺优质领地、空间和生存资源,更是凸显了男性的争斗作用。在母系氏族后期,原始经济由原来单一的采集型经济逐渐转化为采集为主捕食为辅,偶尔抢劫他族的混合型经济,男性孔武有力的优势终于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很明显,尴尬和压抑了几十万年的男人要造反了!自此原始社会慢慢从旧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向着新石器时代的父系氏族转变,有姓无氏的祖母制时代逐渐转变为有姓也有氏的祖父制时代。母系氏族时期和父系氏族时期对人类活动和进化的影响,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母系氏族时期是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的方式积累着对自然的认知和适应自然环境能力,而父系氏族时期则是更激进更快速的适应乃至改变着自然环境。如诞生于父系氏族时期的夸父逐日的故事就彻彻底底的彰显了男性的伟大!

  大约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盆地内的古蜀土著和长江下游、云贵高原迁徙过来的远古人也同样跟上了这样的进化节奏,慢慢进入到新石器的父系氏族时代。新石器顾名思义,就是将粗石器根据采集和狩猎的需求对石器进行有目的的人工打磨。此时的古蜀人包括东部的巫山人、北上的云贵高原人(古彝(夷)人)、还有盆地内部的资阳、犍为、自贡、宜宾人,西部群山中或许也有远古人,但数量实在太少太少,难以论及。

  经过了艰辛的几千年繁衍生息,约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古蜀人的生产工具慢慢变得越来越丰富,有石斧,矛、砍砸器、刮削器、锛,锄,凿,纺轮,都是打制后再加以人工磨制;粗制陶器的种类和形状也更多,有罐、尊形器、瓶、盆、钵、碗等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逐渐增多。此时的古蜀人耕作方式是极粗放的粗耕和游牧,那时的成都平原江河纵横,湖泽遍地,荆棘遍布,根本不适合耕种,古蜀人主要的活动区域在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带(如松茂汶),川东北主要是绵茂达州一带,川东与巴山巫山之间,蜀南部则是与云贵高原交界处,川西南主要在汉源西昌一带。古蜀人粗耕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葛根,稷、大麦、粟、黍等,拥有着简易的捕猎工具和捕猎行为。岷江上游一带以畜牧,主要是放羊,遍地找能吃的,然而大多时候都处在挨饿状态。川南和川西落后的部落住的是树洞或简易的石棚或草棚,穿的是兽皮、葛藤茅草编织的围挡,成人或许有围挡抑或没有,但小孩是肯定没有的。川东川北的部落住的是石洞或石棚,穿的条件要好些,一般以兽皮和葛编织物为主,稍好的还有粗麻布---这得益于后来嫘祖、玄嚣和昌意的南下!

  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广泛,西起川西北高原,东至长江三峡,北达秦巴山地,南及川西南山区,文化遗址在四川盆地上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