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乱局---春秋时期各国乱局》
第23节

作者: 牛应举202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晋、齐靡笄之战,晋中军司马韩厥将斩人。主帅郤克听说后,驾车前去救人。等他赶到,人却已给斩了。郤克就说:‘为什么不用他巡行示众?’郤克的侍仆说:‘先前您不是要救他吗?’郤克说:‘我怎敢不为韩厥分担别人的非议呢?’有人说:‘郤克的话,不能不加考察,它不是分担非议的。韩厥要斩的如果是罪人,就不能去救;救有罪的人,是法令败坏的原因;法令败坏,国家就混乱了。如果不是罪人,郤克就不能劝韩厥把尸体巡行示众;劝韩厥把尸体巡行示众,这就使无辜的人更加冤枉;双重冤枉,正是民众产生怨恨的原因;民众有怨恨,国家就危险了。郤克的话,不是危险就是混乱,不能不明察。况且韩厥要斩的若是罪人,郤克要分招什么非议呢?要斩的如果不是罪人,那么已经斩杀了,郤克才到,这是韩厥的非议已经构成而郤克后来方才赶到。郤克说把尸体巡行示众,不足以分担斩人的非议,而又产生巡尸的非议,这就是郤克所谓的分担非议。过去商纣造出炮烙之刑,崇侯、恶来又说斩涉水者的小腿,哪里就分担了对纣的非议?况且民众对上面按法办事的希望是很强烈的,假使韩厥没能做到,民众就会希望郤克做到;现在郤克一样没有做到,那么民众对上面就绝望了。所以说:郤克的话不是分担别人对韩厥的非议,而是增加了非议。再说部克前去救人,是认为韩厥错了;不讲清他做错的原因,而劝他拿尸体巡行示众,这是使韩厥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使下面的民众对上面绝望,又使韩厥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我不知道郤克是怎样来分担非议的’。”

  以上是韩非子对此事的评价和发挥,供参考。
  日期:2020-03-06 16:58:42
  4.齐国战败求和

  眼看联军已经快要打到齐国都城,齐顷公无奈,只好讲和。派遣大臣宾媚人(亦称国佐)把纪甗(齐国灭亡纪国时从纪国所得的青铜器)、玉磬(用玉作成的乐器)和土地送给战胜诸国,同时给宾媚人下了命令,说:“如果他们不同意讲和,就随他们怎么办吧。”
  宾媚人给晋军送去礼物,晋国人不同意,说:“一定要让萧同叔子作为人质,同时使齐国境内的田陇全部改为东西方向。”
  这是晋国人提出的和谈条件。一是要报复羞辱齐顷公的母亲萧同叔子;另一是要齐国把土地的田垄改成东西方向。晋国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实际上这个要求非常无礼,简直是欺负人。当时作战主要是车战,晋国在西边,齐国在东边,如果晋国要去攻打齐国,齐国种植庄稼的土地田垄如果都是东西方向的话,晋国的战车在齐国境内可以长驱直入,没有阻碍。让战败国家的田垄改向,以利于战胜国下次的侵略进攻,这可能是战胜国在战后必然要提的条件之一。齐国当然不会答应这样屈辱的条件。

  宾媚人对这两个无理的要求都给予了批驳,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别人,是寡君的母亲,如果从对等地位来说,那也就是晋国国国君的母亲。晋国做为诸侯霸主,在诸侯中发布重大的命令,反而说一定要把人家的母亲作为人质以取信,您又将要怎样对待周天子的命令呢?而且这样做,就是用不孝来命令诸侯。《诗经》中有诗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竭尽,永远可以感染你的同类。’(《诗经。大雅。既醉》,原诗‘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如果用不孝号令诸侯,这恐怕不是道德的准则吧!先王对天下的土地,定疆界、分地理,因地制宜,以获取应得的利益。所以《诗经》中有诗说:‘我划定疆界、分别地理,或南向或东向开辟田亩。’(《诗经。小雅。信南山》句,原诗‘我疆我理,东南其亩。’)现在您让诸侯定疆界、分地理,反而只说什么‘田垄全部东向’,不顾地势是否适宜,只管自己兵车进出的有利,恐怕不是先王的政令吧!违反先王的遗命就是不合道义,怎么能做盟主?晋国确实是有缺点的。在古代,四王(指虞、夏、商、周)能统一天下做天下之王,主要是能树立德行而满足诸侯的共同愿望;五伯(指古代的霸主,夏朝的昆吾、商朝的大彭、豕韦、周朝的齐桓。晋文)能成为霸主,主要是能自己勤劳而安抚诸侯,使大家服从天子的命令。现在你们晋国会合诸侯,来满足没有止境的欲望。《诗》说:“政事推行宽大和缓,各种福禄都将积聚。”(《诗经。商颂。长发》句,原诗‘布政优优,百禄是遒。’)你们晋国如果不能推行宽大和缓的政策,必然会丢弃了各种福禄,也必然会失去霸主的地位,这对诸侯国来说有什么害处呢?如果你们不肯答应,寡君已经给我下过了命令,我可以转达给你们听:‘您带领晋国的军队光临敝邑,敝邑虽然不富裕,但还是愿意拿出来一些财物来犒劳您和您的左右随员。我们害怕贵国国君的愤怒,在战场上失败了。如果您肯赐福给我们齐国,不灭亡我们的国家,让齐、晋两国继续过去的友好关系,那么先君的破旧器物和土地我们是不敢爱惜的。您如果又不允许,我们就请求收集残兵败将,背靠自己的城下再决最后一战(背城借一)。敝邑若幸而战胜,也会依从贵国的;要是不幸而败,哪敢对你们晋国不唯命是听?’”

  国佐的这通话很犀利,齐国虽然战败,但在外交工作中完胜晋国。
  鲁、卫两国劝谏郤克说:“齐国已经很怨恨我们了。齐国战死在战场上的人员,都是齐侯亲近的人。您如果不肯答应,必然更加仇恨我们。即使是您,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如果您得到齐国的国宝,我们也得到了失去的土地,并且缓和了祸难,这荣耀也就很多了。齐国和晋国都是由上天授与的国家,难道只有晋国会永远胜利吗?”
  晋国人同意了鲁、卫两国的意见,回答齐国的使臣说:“下臣们率领兵车,来为鲁、卫两国请求。如果有话可以向寡君复命,这就是君王的恩惠了。岂敢不遵命?”
  《公羊传。成公二年》记载说:
  “齐侯使国佐如师,郄克曰:‘与我纪侯之甗,反鲁、卫之侵地,使耕者东亩,且以萧同侄子为质,则吾舍子矣。’国佐曰:‘与我纪侯之甗,请诺。反鲁、卫之侵地,请诺。使耕者东亩,是则土齐也。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齐君之母,犹晋君之母也,不可。请战,壹战不胜请再,再战不胜请三,三战不胜,则齐国尽子之有也,何必以萧同侄子为质?’揖而去之。郄克䀢鲁、卫之使,使以其辞而为之请,然后许之。逮于袁娄而与之盟。”白话为:

  “齐顷公派遣国佐到诸侯军中来。郤克对国佐说:‘给我国纪侯的甗,退还齐国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让你们国家种田人把田地的垄埂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并且让萧同侄子到晋国来作人质,那么我就放过你们。’国佐说:‘把纪侯的甗送给你们晋国,可以答应;退还我国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也可以答应。但让我国种田人把田地的垄埂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与晋国一样,这种作法实际上是想全部占领我们齐国的土地。而萧同侄子却是齐国国君的母亲,就好像你们晋国国君的母亲,用来当人质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你们一定要让我国田地的垄埂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一定要让我们齐国国君的母亲到晋国作人质,那么,请求重新交战吧!我们一仗打不胜,请再战;第二仗还不胜,请求第三次交战;如果第三仗也不胜,那么齐国就全部是你们的了。有什么必要让萧同侄子到晋国作人质呢?’国佐向郤克行一个礼就走了。郤克急忙向鲁国和卫国的大夫递眼色,让他们站出来替齐国说情,代国佐请求。然后郤克同意了国佐的意见。在袁娄这个地方追上了国佐,并和他结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