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第47节

作者: cdnwpu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2-26 12:32:51
  每年正式祭祀的时候,除了大祭师吟唱祭词跳傩舞外,所有人都必须恭手肃立,不得言语造次,绝不允许触犯天神威严。为示虔诚,垂首闭目则是必须的。在封建时代,臣子未经允许抬首目视君主是触怒天威,轻则训斥,重则杀头。遑论在天威煌煌的神权时代,天神岂能直视,触怒天威必会遭受天罚!
  用于祭祀和天文观测的重要物件“五行轮”
  后来也重新制作了, 现在称“青铜太阳轮”。古蜀3500年前的五行曰:水火土木石,非金木水火土。 “五行轮”是古羌和古蜀先贤经过几百上千年对日月星空和自然现象观察后总结出来的最原始的天文认知,这些古朴的认知在古蜀历史上意义非凡。因为“五行轮”的运用和发展跟后来的古蜀地节气时令的制定乃至古蜀建筑都有极大的关系,见后文详述。青铜五行轮比其他青铜器件的历史悠久太多了,蚕丛柏灌时期是木质或简易石制的。在祭物用料大升级期间,材料也就自然升级为青铜了。五辐轴角度大小是参考原来的木制“五行轮”尺寸和结构,尺寸和样式是用“角尺规”一点点靠出来的,最后再制作成“角模规”铸造而成。

  其余青铜器物此处就不一一列举和展开解释了。在远古时期,古蜀先人在四川盆地内努力的开拓和改变着,生存何其不易,所有的青铜器物无不映射出他们彼此守望相助的特点,对天神和自然的敬畏,对先祖和先知的缅怀,对自由和坦途的向往,对古蜀先民辛勤和努力的渲染,无不体现出他们不离不弃,相扶相依,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特质。他们没有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的豪情万丈,没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金戈铁马,也没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刀光剑影,他们只是默默的在盆地内辛勤耕耘着,努力着,用他们的虔诚、智慧、血汗乃至生命创造着属于古蜀地特有的惊人奇迹。

  虽然考古遗迹偶有发现,但像古蜀地三千五百年前的青铜神桑,大型铜立神王像,纵目青铜面具,青铜祭坛,青铜人头像等风格特异的器物恐再难寻,它们是三星堆人的血汗专利,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青铜神桑、青铜神王像和纵目面具等有了议案,组军旅也毫无疑义的全体通过。
  此时平原上约有3000~4000户,人口15000~20000之间。
  组军旅的措施:
  神王以下设司马,司马直属神王,军队举神王旗号。王旗图案就是青铜神桑侧面的巨形神鸟图形。
  平原军队两部分组成,司马直管的神王卫队和族长领的族兵两大力量。
  神王卫队为常备力量,约300人,族长族兵制分组三旅,分别是步旅,约500人,骑旅100~200人,射旅300人左右,古蜀的射旅后来成为了古蜀军队最有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兵种,“蜀射三百”空穴来风必有依据,见后文详述。
  军队制度实行兵农合一制,闲时为民,战时为兵。

  祭祀方面的最大变化是:更换祭祀用品,慢慢用铜制用品取代石制,保留玉制和象牙,制作神王铜人像以示王鼎。
  公元前1436年,铉鸓正式确定开始了制作青铜神桑工程,共计8棵。青铜神树固然无双,但它们的制作却耗费了古蜀好不容易攒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表。
  祭工也成为专门服务神王的人员,主要事务是加强和巩固神王在民间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祭工由此在民间培养了许多巫觋、巫作为其工作的外延。此后,巫师在蜀地各个角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甚至后来还兼任了医师和传唱者的角色,巫术文化和神鬼传说在古蜀地逐渐兴盛(巫教),此处略过不表,见后文。
  公元前1431年,铉鸓挂帅南征百濮时,卒于犍为,终年53岁。
  自铉鸓起鱼凫神王就开启了南征西伐之路。其子昱鹄尚且年轻,为拱王鼎,其弟翟鹗继任神王之位。
  日期:2019-12-27 12:40:14
  翟鹗 篇
  生卒年 公元前1476年~~前1418年

  翟鹗,其性敏捷,孔武鹰顾,生于公元前1476年,铉鸓同父异母弟,与铉鸓兄弟之情极好,曾随铉鸓南征百濮,其兄铉鸓不幸身亡,翟鹗带领射旅在丛林中追了百濮族人几天几夜,硬是射杀几百濮人才恨恨而归,古蜀军此时最好的制式装备是桑弓,最强兵种是射旅。
  翟鹗45岁继任神王之位,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由于对长年在平原周边滋扰的异族游群异常愤恨,在从百濮征伐回成都平原后不久,就亲率古蜀军讨伐西边的僚人、讫人等异族。僚人讫人及其他部落游群在大邑邛崃以西到青衣江流域的群山里居住,因山地贫瘠,生活无着,时常滋扰大邑崇州新津一带的玄嚣部和颛顼后裔部从,为患多年。翟鹗也是行动果决,领着三族及卫队在邛崃以西扫荡,一路追击到青衣江流域一带,打得僚人讫人等哭天抢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