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第49节

作者: cdnwpu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2-30 12:09:02
  昱鹄篇
  生卒年 公元前1453年—公元前1386年
  昱鹄生于公元前1453年,性淡而志坚,尚礼而至孝。公元前1418年,翟鹗逝后,铉鸓之子昱鹄任新任神王。为了继承父亲和叔父遗志,眼看着蜀内族人生活困顿心有不忍,但又不能中途而废,唯有发愤图强,带着臣属一起努力治理古蜀地,欲重振蜀内。昱鹄继任神王后加强行政管理,对食官和平民做了详细的标记,各司其职,并制定相应管理条例和刑罚措施,人尽其事,物尽其用。整个古蜀地呈现出国家形态,但没有系统的文字章程,此时的管理皆为人治。

  农业上,稷工们日夜奔波在田间地头,督促耕种灌溉,兴修水利;
  桑蚕上:桑工们带领桑人种桑养蚕,抽丝编绢,革新器械,提高桑蚕织物的数量和质量;
  行人:已渐渐整理出官方用的古蜀语运用于蜀内大族内,此时的古蜀语的语气和语调的平声、转声较多,扬声和去声偏少,语言偏柔不够铿锵,和秦汉以后的“巴语”在语调上有少许区别,秦汉之前的巴语偏荆楚语,此处略过不表;
  水人:开拓河道,筑堤修坝,兴修水利,整饬灌溉沟渠;
  槽人:继续开拓商道,改进水上交通工具,加强与盆地四周的沟通和联系;

  士人:加强社会秩序管理,交易规则细化,加强财务收支管理;
  秩人:做好王族和贵族仕子行为、生活管理,崇尚节俭;
  祭人:加班加点铸造青铜祭器,改进青铜铸造技艺,提高铜锭的利用率,当时青铜神桑的制造已经成了鱼凫时代的重大负担,经受不起额外的消耗了;
  司马:举神鸟旗号,守卫盆地周边,防犯宵小的滋扰,主要驻守地,西边温江一带岷江边,南边双流牧马山一带,北边绵阳广元一带,东边暂无驻扎。
  前后历经30余年,公元前1408年,八棵青铜神桑和铜立人的制作终于完成了,青铜神桑和神王像等器物的完成和用于祭祀,使得神王权力攀至顶峰。同年秋收时,柏氏和古羌主持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前后持续了三天三夜。对蜀地先民来说,苦难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最高兴的事是以后的日子不用再把裤腰带勒那么紧了,所以祭祀的时候,大家都欢天喜地,载歌载舞。
  两年后,昱鹄开启了另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就地取材,扩城邑,筑神殿,造议事殿,建食官事务所。此时的建筑大都为石室、木棚,土木结合或土石结合。扩城邑,器工们三星堆根据地形大致分成三个区域,坊市,祭地,王居。三星堆的扩建模式从始至终都是依势而建,王城以内附属建筑离散的模式,只是分了区域。离散建筑模式在古蜀史上一直如此,包括后来的金沙和十二桥,并非我们印象中的筑四墙开四门封闭式的都城。北面的青关山和真武宫过水墙再次加宽加高,东西面的依山势和水面延伸修筑,增筑南墙,未筑墙之处用类似拒马的栅栏或藩篱来做隔断,这样东西南北四面在形式上将三星堆围了起来。并于高处建木石结构的碉楼,以做瞭望之用。

  三星堆城内优化布局排水和取水系统,完全贯通,如马牧河的上下游用木桥连通。此时的神王居所就在三星堆城的东北角所在,其布局和分布比较散乱,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王宫大院,规模其实并不大。
  日期:2019-12-30 16:50:35
  据此时的建造水平和习俗,神殿和议事殿均为井干式结构。为了彰显祭祀的庄严肃穆和祭祀品的储存、搬运和搭建,器工和古羌族长商议后经昱鹄同意,决定将建造集重要议会,储存和每年大祭功能于一体的神殿。神殿选址于西北的坡顶,坐西北朝东南,筑于两丈土台之上,神殿高三丈余,长不少于三十步(一步两跬合1.5米),宽不少于十步。神殿分上下两部分,下面为土台,上面为神殿,殿顶为抬梁压顶式,即为殿顶也为祭台。殿顶用大型的烟熏黑木覆压搭建,镶以铆口,覆以粘毛皮革,没有天窗,殿内采光效果比较差,光线比较阴暗,倒也符合神殿庄严肃穆的要求。

  神殿内部左右对称,中间为廊,各区域竖木石立柱以区分,四周为土基石墙,墙上无窗,通风不好。神殿开东南、西南、东北三门。东南门为主门,高近两丈,宽约丈余,西南、东北两侧开二门,各高丈半,宽九尺。自东南门入,左侧为铜立人像,纵目人面像,青铜面首像等,右侧玉璋玉琮和人兽杂糅类铜器,最里储放的是拆解了的青铜神树和象牙之类。因神殿之上也作祭台,为了增强受力支撑,神殿四周额外添加石柱二百余根。此后祭台也称五丈台,台基夯土两丈,神殿高三丈,总高共计五丈,故曰“五丈台”。

  每年的大型祭祀时间在仲秋月圆之际(相当于今天的过年),祭祀的时间为一到两天,第一天是萨帕(羌人)宰牲,祭天,祭祖,吟唱,跪拜,叩头、跳傩舞等流程,手举五行轮,谢阳神、天神的眷顾和怜悯,全程庄严肃穆,一丝不苟,祭祀时女性不能参与。第二天则是萨玛(柏氏)主持庆贺农林牧副等的丰收和新年祈愿,感谢上天恩赐和照拂,下午或晚上则是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欢庆活动,第二天的活动女性则可以参与。提前十五天在神殿顶上搭建祭台,祭台为全木制。自神殿东北侧搭圆木阶梯,上得殿顶,四周树立圆木和栏木。祭日前三天将青铜神桑“通天神树”、铜立人、纵目面具、青铜面首、象牙、玉璋玉琮等等从神殿中取出,并于殿顶西南侧将青铜神桑、铜立人、像样等安装固定好,提前一天将所有祭物在祭台上按照顺序高低前后摆放好,并在神殿四角树立三丈青色魂幡。神殿四周五丈之处用大圆木架摆放一圈篝火和围栏。

  祭祀神殿是鱼凫神王时期最威严,最神圣,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
  议事殿为脊梁式,高过两丈,长不少于二十步,宽不少于十步。四面石墙,墙上留窗,顶开天窗,天窗稍大,覆以草革。殿内的采光稍好,仪门正对殿首即神王位,首领右侧为二头,三头等席位即蚕丛、柏氏等座次,左侧四头、五头为稍逊的氏族位,食官站立于后。
  民居石室亦为井干脊梁式,有门无窗,石块以黏土填缝连接,覆以茅草。石室高度丈余,大门正对神龛,神龛下为堂首乃家主位,中间为火塘既取食也取暖,堂首右侧为儿子或女儿位,左侧为儿媳或女婿位,堂首对面为客位,这样座次安排在三星堆神王时代那是极为严格的!
  食官事务所则是按民居石室标准扩建的,主要是对食官事务所进行了区域划分和分类。
  三星堆城以现有为基础进行改善扩建,建造重心放在了神殿和议事殿上面,因此时建造水平有限,井干式房屋多以垒石填泥之法建造。为了大殿的稳固和庄严,所用石块的重量和体积都不小,因为工具也就是石斧石錾,建造起来也极为艰难,中途波折不断。

  这个浩瀚工程前后持续近二十年,到神王庆源时期方才完成。
  公元前1386年,耗尽心力的昱鹄再也无法继任神王之位,将其位传给其子庆源后,同年秋卒于三星堆,终年67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