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第34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5-18 06:52:23
  NO.61
  洛阳失陷后,封常清曾先后三次派使者带着自己所拟的表文去长安,想向皇帝汇报自己和叛军作战的心得体会,提醒皇帝千万不要轻视叛军。
  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隆基竟然每次都拒绝接见。
  封常清心急如焚—这么重要的大事,怎么可以耽误!
  无奈,他只好亲自骑马回京,想要当面请示。
  然而他这次甚至连长安的城门都没能进得去—刚到渭南(今陕西渭南),李隆基的敕令就来了:封常清革去一切职务,削职为民,立即以白衣的身份回到军中效力!
  飞驰的马一下子停了下来。
  沸腾的血一下子凉了下来。
  令封常清心凉的,不是因为他被免职—对此他早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是因为他和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教训无法传递到皇帝那里,他担心以后还会再次重蹈覆辙!是因为他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皇帝却将其当成了新冠病毒—避之唯恐不及!
  但事已至此,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潼关。
  好在他的老上级高仙芝并没有抛弃他—高仙芝让他以小吏的身份监巡左右厢诸军,继续辅佐自己。
  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潼关的防务越来越完备。

  与此同时,安禄山也没有发动新的攻击。
  因为他正忙着准备一件大事—称帝。
  如此轻松就占领了东都洛阳,不仅大大出乎了李隆基的预料,也大大出乎了安禄山的预料。
  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
  就如穷人中到大奖后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疯狂享受一样,安禄山取得洛阳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过一把皇帝的瘾。
  他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决定在洛阳登基称帝,从而名正言顺地号令四方。
  不过,做皇帝毕竟不是做头发,安禄山需要考虑的事很多—定什么年号,让谁当宰相,国宴上喝什么酒,还有,要承受史上最重量级皇帝的体重,御座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加固…安禄山需要做的事也很多—一套一套繁琐复杂的的程序,一遍一遍全体参加的演练,一次一次费尽心思的劝进,以及一个一个亲力亲为的选妃…
  安禄山每天都忙得晨昏颠倒,肾亏腰酸,对打仗自然也就没有那么上心了。
  叛军的攻势就这样缓了下来。
  开战以来一直节节败退、疲于应付的唐朝政府军,终于得到了些许喘息之机。
  高仙芝、封常清之前一直绷得紧紧的神经总算松弛了下来,开始未雨绸缪,谋划未来。
  可惜,他们已经没有未来了。
  他们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陷害他们的,是监军边令诚。

  《新唐书》记载说: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边令诚曾多次向高仙芝索要钱财,高仙芝不答应。
  因此,边令诚对高仙芝怀恨在心,一心想要置高仙芝于死地。
  但这恐怕并非实情。
  高仙芝虽然贪财,但并不吝啬,相反非常慷慨,史载他“颇能散施,人有所求,言无不应”,对边令诚这个早年曾帮助过自己又深得皇帝宠幸的宦官,高仙芝怎么会因舍不得钱财而得罪他呢?

  而《旧唐书》则是另一种说法: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在这次东征行动中)边令诚经常提各种意见,高仙芝大多不听。
  在高仙芝看来,边令诚在军事上是个外行,加上现在形势又这么紧急,当然不能让他掺和—让一个蹬三轮车的来指导航空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析软件该用Origin还是Matlab还是LabVIEW,那不是瞎胡闹么?
  可边令诚却不这么想。
  他觉得高仙芝这是忘恩负义,狂妄自大,没把自己这个监军放在眼里!

  故而他对高仙芝极其不满,便借着回京汇报的机会,诬告高仙芝、封常清。
  不过,我个人觉得,边令诚之所以这么做,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日期:2020-05-20 07:11:20
  NO.62

  作为李隆基的身边人,边令诚虽然不懂打仗,却很懂皇帝的心思。
  他知道,就像平时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往往难以接受自己高考落榜一样,向来顺风顺水的李隆基肯定也无法接受惨败的现实,对这次的结果必然是极其不满的,一旦怪罪下来,不仅高仙芝、封常清要吃不了兜着走,他边令诚作为监军也难逃干系,所以为了自保,他必须抢先一步,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到高、封二人身上!
  因此,在高仙芝退入潼关后,边令诚第一时间就赶回了京城,咬牙切齿地向李隆基打小报告:这次战败,都是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问题!封常清一味夸大敌人的兵威,畏敌如虎,动摇军心,高仙芝则不仅放弃陕郡数百里地不战而逃,还克扣军饷!大海航行靠舵手,军队作战靠主将。在这样两个人领导下,我军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
  这番话对此时的李隆基来说,不亚于久旱逢甘霖、久憋遇厕所—来得正是时候!
  因为他现在心里本来就窝着一股火,本来就急需有人来为这次战败承担责任,而边令诚的说法正好给他提供了证(口)据(实),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没有任何犹豫,没有多加考虑,他马上下诏,命边令诚前往潼关,将高仙芝、封常清两人就地正法,以正军纪!
  边令诚马不停蹄赶回军中,随即把封常清召来,向他宣读皇帝敕令。
  令边令诚意外的是,封常清对此似乎毫不意外,似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他淡定地对边令诚说:我之所以没有在战场上赴死,只是不想让敌人建功,玷污了大唐军队的威名。现在我讨逆失利,死是理所当然的。
  随后,他从怀中拿出自己之前早已拟好的奏表,请边令诚转交给皇上。
  这篇表文字字饱含深情,句句充满忠心,即使在隔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感动不已: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这是一个忠臣对皇帝发出的最后的忠告!
  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肺腑之言,唤醒朝廷,唤醒皇帝!

  可惜,他的文字感动得了千年之后的我们,却感动不了两百里之外的李隆基。
  在李隆基看来,打仗就和吵架一样,每个人事后都会觉得自己没发挥好,都会有很多心得,但其实你就这点本事而已。这种败军之将的话,有什么好听的!
  当然,那时的封常清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
  他只知道,自己该说的话已经说了,该做的事已经做了,现在是该上路的时候了。
  对国家,他问心无愧。
  对于死,他无怨无悔。
  对前途,他充满信心。

  他无比坚定地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虽然,他已经注定看不到那一天了。
  他的生命被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死后,他的尸首被草草地扔在了一张草席上。
  接下来,自然要轮到高仙芝了。
  边令诚对他似乎有些忌惮—他知道,高仙芝可不是封常清,封常清是深受儒家熏陶的书生,信奉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高仙芝却是喜欢快意恩仇的蕃将,信奉的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因此,边令诚在宣旨的时候带了百余名陌刀手护卫,脸上还特意摆出了一副酒店门童般的职业笑容:陛下也有诏命给大夫(高仙芝当时兼任御史大夫)。

  不过,他似乎是多虑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