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温柔盛世——闲话『清平乐』背后的真实历史》
第1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4-30 17:26:31
  诗云: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四十二年如梦觉,东风吹泪过昭陵。
  这首诗是从陆游的《家世旧闻》里抄下来的,据说题在永昭陵道旁的墙壁上,但并非出自陆游的手笔。到底是何人所题,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陆放翁尚且不甚明了,今人就更是难以考证了。不过,这位宋代诗人成咏的根由,大抵还是搞得清楚的。话说某年某月某日,此人行经嵩山北麓、洛水之南,也就是今天河南巩义的地界,正是赵宋历代官家长眠地下的陵寝。诗人不叹永安、永昌、永熙、永定诸陵,独对永昭陵思绪万千,留下了这段睹物思人、情深意切的感伤之辞。

  安葬于永昭陵的赵宋官家,是大宋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宋仁宗赵祯。封建帝制两千多年,以仁为庙号的君主屈指可数,毕竟谥号、庙号皆是盖棺定论,要对历史负责,讲究的是微言大义,优劣褒贬皆有定法,万万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仁”字,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的美誉了,更何况宋仁宗还是史上首度获此殊荣的帝王。元人所著《宋史》,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赵祯为何能享有“仁”的美誉,说来可就话长了,其实也是创作本书的要旨,且容我在后文细禀,不妨先从这首诗略窥一二。首句“农桑不扰岁常登”,说的是那些年月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从史料的记录来看,这话说得未免有点过,四十多年里水旱灾害交织,其中也不乏人祸。当然了,在基本上靠天吃饭的时代,老天爷已经算是比较给面子了。再一句“边将无功吏不能”,大家不可望文生义,妄断诗人是在痛斥文武百官尸位素餐。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于承平的天下,哪里还有造就英雄的风云际会?!于是乎,便有了这后两句,“四十二年如梦觉,东风吹泪洒昭陵”,物是人非之时,忆及当年的如梦如幻,怎能不令诗人悲不自胜,潸然泪下啊!

  徽宗主政时期,时任殿中侍御史的陈师锡在一封奏议中这样写道:“宋兴一百五十余载矣,号称太平,飨国长久,遗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为什么呢?因为正是在宋仁宗的庆历、嘉佑年间,“为本朝甚盛之时,远过汉唐,几有三代之风”。

  庆历、嘉佑之治,到底能有多盛?宋人所言,或许有自夸之嫌吧,咱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嘉佑年间,京师岁入达到3680万贯,是唐朝开元时期的两倍还多,而北宋当时的疆域,不足唐朝开元时期的三分之一。据后世学者推算,北宋的GDP一度占到全世界的80%,数字或许太夸张了些,未必精准可靠,但说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用一位经济史学家的话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在中国文学史上如雷贯耳、傲视群雄的“唐宋八大家”,北宋就占了六席: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还有开辟儒学新天地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十一位黄金大咖无一例外,都活跃于宋仁宗主政时期,其中有四人(苏轼、苏辙、曾巩、程颢)更是同列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的“千年科举第一榜”。
  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现在宋仁宗主政时期。火药的配方,首见于史上第一部官修兵书——《武经总要》,由曾公亮、丁度奉宋仁宗之旨编纂。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则首见于一部名气更大的著作——《梦溪笔谈》。虽说《梦溪笔谈》成书,一般认为是在哲宗朝的元佑年间,但其所囊括的各种“黑科技”,大多是宋仁宗时期的成果,涵盖天文、数学、物理、地理、生物、医药、工程等诸领域,被后世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恰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蔚然大观的仁宗盛治,正是赵宋之世极具代表性的时代,它没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慷慨激昂,也没有扩土开疆的雄浑气魄,更没有“万国来朝”的非凡气象,它像温存婉转的宋词,字字珠玑、悦耳怡情,又像端庄高雅的君子兰,秀丽清香、沁人心脾。可以说,正是和风细雨般的温柔与宽容,烘托出了承平之世的安荣与繁华。

  道明因由,闲言少叙,就让我们正式开启这场“四十二年如梦觉”之旅吧!
  日期:2020-04-30 20:06:09
  第一篇 宫闱
  蜀女传奇:从醮夫再嫁到母仪天下
  宋太宗端拱、淳化年间(988—994年),具体是哪一年不详,距离宋仁宗出世还有二十年左右,就连他的父亲——宋真宗赵恒,此时的头衔和名号也只是襄王赵元侃,尚未被立为大宋王朝的储君。以此作为讲述仁宗时代的起点,是因为京师——确切地说是皇家——发生了一件对未来的仁宗朝影响深远的事情。
  或许能归因于“蝴蝶效应”,这件事情本身丝毫不起眼,而且显得有些狗血和俗套:襄王赵元侃想女人了。说它不起眼,是因为上至天子亲王,下至山野民夫,都得食人间烟火,靠五谷杂粮生养,谁没有个七情六欲呢?《诗经》开篇即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襄王有此念头,也算是人之常情。说它狗血和俗套,是因为襄王赵元侃这个色迷迷的小心思,无意中竟然促成了一个灰姑娘的华丽变身。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昔日的灰姑娘,将历练成为一位吕雉、武则天式的人物,为仁宗朝的温柔盛世打下深刻的烙印。

  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今人往往难以预料,咱们只说当下赵元侃的念头。照常理来看,赵元侃贵为皇子亲王,身边岂会缺少女人?只不过男欢女爱这种事,总免不了审美疲劳、意兴阑珊,不时需要一些新鲜感,刺激一下日渐麻木的神经。这不,久居京师的襄王赵元侃听别人讲,蜀中自古有“天府”的美誉,那可是一个出美女的地方,清秀端庄倒在其次,更为难得的是睿智聪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若得三千弱水之一瓢,此生足矣哉!

  赵元侃越往这方面寻思,越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时常跟身边的侍从念叨说,想召入一位蜀中之女,方才不枉自己到这繁华太平之世走上一遭。无心之语尚且听者有意,如今主子情思萌动、有感而发,左右当然更要尽心勉力了。在襄王府里供职的,有一个名叫张旻的僚属,听着主子不厌其烦的碎碎念,登时想起一位蜀中女子,应该符合赵元侃的口味。
  这位女子姓刘,单名一个娥字,《邵氏闻见录》里有一则有关她的离奇故事。话说刘娥年少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一座名为“玉泉”的寺中,一位擅长相面的长老惊呼她是前途不可限量的贵人,并向父女二人提议:“远方不足留,盍游京师乎。”刘娥的父亲囊中羞涩,没有路费前往,长老不惜赠金百两,襄助他们成行。来到京师之后,刘娥在张旻的引荐下进入襄王府。在“正位宫闱,声势动天下”,刘娥派人找到了这位颇有先见之明的玉泉长老。但长老婉拒了召请,刘娥便特赐银钱,助他修缮佛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