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第53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8-07 06:51:47
  NO.95
  其实这个问题,李亨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去朔方(治所今宁夏灵武)。
  对此,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前面说过,李隆基把国内的主要兵力都设置在了十大方镇,现在这十大方镇中的范阳(治所今北京)、平卢(治所今辽宁朝阳)两地已经为安禄山所控制;剑南(治所今四川成都)、岭南(治所今广东广州)、安西(治所今新疆库车)、北庭(治所今新疆吉木萨尔)又都太远,远水难解近火;河东(治所今山西太原)离安禄山的根据地洛阳和河北又太近,太危险;而河西(治所今甘肃武威)、陇右(治所今青海乐都)的主力大部分跟着哥舒翰一起东征,潼关战败后余众很多都投降了叛军,剩下的军队已经不多了,且他们的兄弟朋友不少都身在叛军之中,难保不产生异心。

  相比之下,朔方军的实力没有受到过任何损失,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十分有利,进可攻,退可守。
  因此,在李亨看来,朔方不仅是他最优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作为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授意他的两个儿子唱了曲双簧。
  负责发问的,是广平王李俶:天色已晚,此地不可久留,各位觉得我们该去哪儿比较合适?
  众人都面面相觑,李亨也一言不发。

  见没人吭声,建宁王李倓便代父亲说出了他想说的话:殿下多年前曾遥领过朔方节度使,将领们逢年过节总要来信问候殿下,对这些将领的名号,连我都略知一二,何况是殿下!更重要的是,朔方距离我们这里最近,且兵马强盛。眼下叛军刚进入长安,暂时无暇攻城略地,我们应利用这个机会火速前往朔方,再图谋大计,这是上策!
  大家对此都没有异议。
  方向已定,李亨下令连夜出发。
  一路上他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怕叛军会追上来,兴奋是因为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摆脱了父亲的控制,有着如鸟儿出樊笼、农奴得解放、结婚十年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要等十天后才回来一般的自由!

  他带着他的家人和部下彻夜狂奔,即使滴米未进,他也根本不觉得饿;即使分秒未眠,他也丝毫不觉得累;即使四周一片漆黑,他的心中也是一片光明…
  就这样,他们一路疾驰,一夜跑了三百多里,于第二天清晨抵达新平(今陕西彬州),这才停下来喘了口气。
  李亨清点部下,发现他身边竟然只剩下了几百人—其余的都在半路走散了或者逃亡了!
  不过他对此并不十分在意,又马不停蹄继续上路。

  一路上见到的都是一片混乱,各地的地方官大多望风而逃。
  为了杀鸡儆猴,他甚至连着杀了两个逃命的太守。
  这也让李亨本来高涨的情绪低落了下来:难道大唐的人心就这么散了么?难道局势已经不可收拾了么?
  好在,他并没有郁闷太久。
  走到乌氏驿(今甘肃泾川北)的时候,他遇到了带着粮食、衣服前来迎接的彭原(今甘肃宁县)太守李遵。
  终于见到了第一个迎接他的地方大员,李亨比第一次参加约会的少女还要激动。
  随后他跟着李遵来到彭原,在城里招募了几百人以补充兵员。
  接着他又继续西行,来到平凉(今甘肃平凉)。
  平凉地当关中通往西北的要冲,位置十分重要,当地还有一个大型的牧马场,里面有战马数万匹—战马在冷兵器时代是极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李亨便在此停驻下来,继续招兵买马,又招到了五百人。
  之后几天,他一直没有出平凉一步。
  平凉距离朔方军的驻地灵武已经很近了,为什么之前一直心急火燎赶路的他现在反而不着急了呢?
  日期:2020-08-14 06:42:24
  NO.96
  难道李亨改主意,不想去灵武了?

  当然不是。
  李亨之所以在平凉逗留不进,其实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当时局势极为复杂,他并不清楚朔方军将的立场,万一将领们有异心,他这样过去不就等于是自投罗网?
  更何况,就算他们依然忠于唐朝,他作为国家的储君,如果这样像丧家犬一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地前去投靠,岂不是非常没有面子?
  因此,他只能留在平凉,忐忑不安地等着朔方将领前来接驾。
  他们会来吗?
  如果来了,是真心迎接他的,还是会将他出卖给叛军?

  …
  对此他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此时他的心情,就仿佛一个懵懂的少女在等第一次见面的网友,既怕对方不来,又怕对方乱来…
  好在,他并没有等待太久。
  当时由于节度使郭子仪还在河北前线,主持朔方全面工作的是留后杜鸿渐。

  听说太子已经到了平凉,杜鸿渐马上召集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盐池判官李涵等人商议。
  他慷慨激昂地说:平凉虽然位置颇为重要,但不是屯兵之所,而灵武却兵精粮足,如果我们把太子迎到这里,然后再北收各城兵马,西发河陇劲骑,南下剪除叛贼,收复中原,这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几个人对此都表示赞同。
  随后他们推选出身于李唐宗室的李涵担任使者,让他带着邀请函以及记载有朔方士兵、马匹、兵器、粮草、布帛等各种军需物资储备情况的账簿前往平凉,盛情邀请太子移驾灵武。
  李涵的到来,让李亨喜出望外。
  但矜持的他并没有马上答应:容我再考虑考虑哈。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口头禅—在夹缝中当了多年太子,他早已习惯了不随便表态,要让他敞开心胸除非是上手术台。
  此时原河西司马裴冕被调任御史中丞,在赴任途中正好路过平凉。
  见到李亨后,他也鼓动如簧之舌,极力劝太子到灵武去:灵武是个好地方,有兵有粮又有枪。将士都身经百战,堪比最硬的合金钢…
  李亨这才勉强应承下来。
  之后他打点行装,与李涵等人一起前往灵武。
  得知李亨到来,杜鸿渐早已在平凉北境迎候。
  见到李亨后,他又慷慨激昂地进言道:如今各郡县大多在坚守拒敌,等待复兴。朔方乃天下劲兵所在,殿下若从灵武起兵,挥师长驱,再传檄四方,收揽忠义,讨平逆贼指日可待!
  李亨连连点头称是。
  他心里由衷地觉得,看来这次选择来灵武是无比正确的!
  七月九日,在杜鸿渐等人的扈从下,李亨一行抵达了灵武。
  负责后勤的魏少游恭恭敬敬地将他迎进了早已修葺一新的行宫。
  见里面的装饰、器物、帷帐等全都仿造皇宫,极尽奢华,李亨面露不悦,马上命人将其一一撤除,只留下基本的生活用具。
  因为他知道,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自己的地位也还远没有稳固下来,这个时候他必须作出与将士同甘共苦的姿态,绝不能沉迷于享受,否则必然会失去人心!

  本想拍马屁的杜鸿渐这一记拍在了马脚上,感觉有些尴尬—人家一心想减肥,你却偏偏给他送大鱼大肉,这不是搞反了嘛。
  但他并没有灰心。
  在他看来,拍马屁就和打仗一样,胜败乃兵家常事,无所谓的。
  一记不成,那就再生一记。

  很快,他又准备了一记更大的马屁—劝进。
  他与裴冕等人联名上表,请求李亨登基称帝,理由是李隆基在马嵬和李亨分手时曾要传位给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