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传------素描鲜卑世家》
第44节

作者: 大家狼
收藏本书TXT下载
  遵照父亲的遗命,苻健跟弟弟苻雄渡黄河西去。苻氏昆仲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带领部族涌入关中。氐族人消灭地方军阀,占领古都长安。苻健创立了以秦为名的政权,称为前秦。

  当然了,冀州一带的胡人还是期盼联合起来消灭冉魏政权。
  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等会师一处,准备三度进攻邺城。然而还没等他们集结完毕,便在苍亭(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遭到了冉闵的突击。胡人们大败,靳豚在内阵亡二万八千人。
  获胜后,冉闵拥兵三十多万;军威之盛,自神州陆沉以来实属罕见。
  燕国这边出事了。
  公元350年八月,代郡三百多户百姓逃到太行山以西。赵国并州刺史张平大喜,全数接纳。代郡位于蠮螉塞以北,不便统治。慕容儁遂将当地百姓迁徙到凡城,又把塞北的广宁和上谷百姓移到北平郡徐无县(今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遵化镇)。坚壁清野,燕国防范张平偷袭。
  九月穷秋,黄菊绽放。清梁之夜过去快半年了,慕容儁恢复了斗志。

  燕军避开鲁口,迅速攻取了东边的河间国(今沧州市献县)、章武郡(今廊坊市大城县)。冀州北部二郡国到手,须派重臣驻扎。燕王委任慕容评为章武太守、慕容恪为河间太守(《资治通鉴》作河间太守封裕,可封裕一直伴驾燕王,故老狼依从《十六国春秋》)。
  十月孟冬,也叫小阳春。出兵大半年,拓地上千里。燕王专程回龙城拜谒陵庙,用开疆幽冀的功业告慰父祖。
  日期:2020-05-16 11:23:26
  (55)传国玉玺
  段勤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他可能还是不习惯,从默默无闻到被人追赶;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后面还有一个冉闵不停地追砍。
  自打苍亭溃败,段勤四处逃命。无奈之下,他表示愿意降燕。段勤的地盘跟燕国尚不接壤,他企图把慕容氏拉入冉闵包围圈。可慕容儁不愿搭理这个草头大王,更不想趟冉魏的浑水。再说,各路人马多次围殴冉闵,皆被揍得鼻青脸肿。
  公元350年十一月,冉闵反击了。魏皇亲率步骑十多万攻打襄国,声势颇为浩大。临走前冉闵让长子冉胤担任大单于,并配属了一千名投降的胡族士兵。由于懊恼杀胡令带来的不利局面,魏皇打算安抚胡人。光禄大夫韦謏(謏读音:小)以直谏闻名,再三劝阻不要这么做;冉闵勃然大怒,杀掉韦謏父子。随后,魏皇率军包围了石祗。
  公元351年正月底,襄国被围近百天。朝不谋夕,石祗恐慌到了极点。他不敢再称皇帝,主动降级为赵王。石祗还派太尉(国防部长)张举到龙城求救,承诺献上传国玉玺。姚弋仲也遣使报告局势,希望燕王出兵。石祗、姚弋仲声名遐迩,慕容儁不得不重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燕赵本为死敌,双方将领曾兵戎相见。当年,张举攻打凡城被悦绾击退;现在,燕王慕容儁吩咐悦绾统率三万人马南下救赵。
  魏皇冉闵听闻燕王援救石祗,便传令大司马(军委 )常炜出使龙城。
  常炜在殿外被封裕拦住,责备冉闵僭号皇帝之事。常炜大义凛然:“商汤逐桀,武王伐纣;胜者为王,天命所归!”封裕不服气:“听说你的主子连金像都没铸成,这是天命所归么?”常炜微微一笑:“我主手握传国玉玺,要什么金像?”
  封裕急忙问:“张举发誓说,传国玉玺在襄国城内。你没说谎吧?”常炜大笑:“诛杀胡人那几日,邺城的蛮族被一网打尽;即便有漏网之鱼,也只会躲藏在水沟里瑟瑟发抖。逃命尚来不及,谁还管得了玉玺?张举为了求救,什么假话都敢编造。”封裕连忙邀请常炜进殿。
  传国玉玺究竟在哪里?燕王慕容儁想知道真相。燕王把常炜放在柴堆上,作势点火恐吓。常炜正色道:“虽然不是为了燕国,但我主镇压了赵国石氏。听到仇敌被消灭,从道义上你们应该感恩!蒙您惠赐,请赶快点火。有什么冤屈,我到上天那里诉说好了。”
  燕王部属认为大不敬,皆请求焚杀常炜;慕容儁却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燕王当庭赦免常炜,送回驿馆。当夜,常炜的同乡赵瞻假借慰劳,继续打探玉玺的消息。常炜坚定地说:“我自成年以来,连布衣百姓都不曾欺骗,更不会对君主诳语。哪怕沉于东海,我讲的也是真话。”
  无法判断谁在说谎,燕王把张举和常炜都留在龙城。为了一块石头,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为何慕容儁迫切地想得到传国玉玺?只因燕王亟需为自己正名。

  那么,老狼就来说一说传国玉玺。
  从周朝开始,华夏人使用“印”表示信用。秦朝时,皇帝的印叫作玺,臣民的印称为章。玺的种类很多,最贵重的是传国玉玺。代表皇权正统,皇帝有了传国玉玺才是“真命天子”。
  据传,传国玉玺的前身乃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发现了一块玉璞,他用双腿的代价把玉璞献给楚王。工匠把玉璞打磨成光润晶莹的宝玉,命名为和氏璧。数百年间,和氏璧从楚宫流落民间。几经辗转,赵王据为己有;随即,上演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得到和氏璧。祖龙把玉璧雕琢为玉玺,印文即宰相李斯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形篆字。从此,和氏璧变成了传国玉玺。

  http://img3.laibafile.cn/p/m/316827143.jpg" />
  始皇帝驾崩,玉玺给了嬴胡亥。刘邦攻入咸阳,遂把玉玺作为汉朝的国印。为了表明正统,汉高祖在玉玺的肩部刻上“汉传国玺”四个小字。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向姑母孝元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盛怒,将镇国之宝掷在地上。玉玺摔坏了一角,王莽用黄金镶补,所谓“金镶玉”。光武帝刘秀打败王莽,又夺回了传国玉玺。
  到了东汉末年,玉玺在孙坚、袁术等军阀手里倒腾,最后重归汉献帝。曹丕废汉自立,成为传国玉玺的新主人。看到玉玺上的小字,曹丕自作聪明地加上“大魏受”;于是,肩部的涂鸦变成了“大魏受汉传国玺”。
  西晋代魏,传国玉玺又落到司马炎的手中。还好,司马炎没有再刻什么字。要是都像刘邦、曹丕那样刻下去,后来的皇帝们恐怕就没地儿刻字了。
  永嘉之乱,匈奴人俘获了西晋皇帝。作为战利品,玉玺归了前赵。刘曜败给石勒,玉玺又换了主人。杀胡令的钢刀之下,传国玉玺到了冉闵之手。老狼假设,如若政权更替就要刻字,那么此时玉玺的肩部会有一长串字符:“大魏再受大赵领大汉重接大晋纳大魏受汉传国玺”。
  公元351年二月,仲春酣香。挂念着玉玺,慕容儁返回了蓟城。
  襄国这边,姚弋仲派儿子姚襄领兵二万八千援救。三月,晓春鸢时。姚襄杀到,石祗安心了。
  望见敌兵势大,魏军犹豫不决。卫将军王泰劝说不要贸然进击,但冉闵期盼毕其功于一役。双方遂在襄国城下决战,冉闵出马挑战石祗和姚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