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者——南宋初年的那些事》
第7节

作者: 赵宋布衣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纲一介书生,此战本来胜利的希望就不大,现在李纲的宣抚司空有节制之名,各路将领都只是禀承圣命,终于在河东路一败涂地。
  李纲被迫上书自请罢职,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贬职之路。
  赵桓先是贬李纲为扬州知州,随后又将李纲安置到了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还没走到地方,又被发配到了更远的宁江(今重庆奉节),直到靖康之变发生。

  一切对手都走了,一切都安静了,宋钦宗赵桓这位厚黑学大师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金人又回来了。
  日期:2020-05-01 23:12:43
  第5节 帝王之路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国再次南下伐宋,依旧是“二太子”完颜宗望率领东路军,完颜宗翰率领西路军,金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开封。

  赵桓的厚黑学对付自己人很有效果,但是对付金军就失去了效用。无奈之下,这位厚黑学大师只能再次屈膝求和。
  十月,赵构接到大哥赵桓的命令,要求他再次出使金营议和,此时,肃王赵枢、附马曹晟,还有已经被罢了职的前太宰张邦昌还被扣押在燕京。
  局势再一次将赵构推上了历史舞台。
  虽然只是过了十个月,但是赵构早已经脱胎换骨。他从曾经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理智的帝国亲王。他深知前往议和当人质,回来的可能性极小,大哥赵桓不会顾及兄弟的死活。不但赵桓,连父亲赵佶,连朝中的大臣们也都会打着祖宗社稷的名义,公然地叫他们去死。

  什么父慈子孝、君臣道义,这一切是多么虚伪!
  赵桓给了他很厚的赏赐,赵构虽不敢公然抗拒赵桓的命令,但借口要做准备,磨磨蹭蹭地不肯出门。
  赵构显然不想去。
  这一点,赵桓其实也心知肚明,权谋之道玩得再高明,也只有是整得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人家心里其实是明白的。

  但形势越来越危急,赵桓心急如焚,他见赵构找借口迟迟不肯出使,再耽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赵桓突然给了赵构一个额外的赏赐——将赵构之母韦氏一次跃升八阶,封为龙德宫贤妃。然后召见赵构,痛哭流涕地请赵构赶快出使金营。
  这其实表明赵桓知道,赵构此去十有八九是有去无回。不论赏赐给赵构多少金银财宝、高官显位只怕赵构也没机会来享受了,赏赐他的母亲倒还实在些。
  此时,刑部尚书王云也坚持请康王赵构出使金营,他伏地泣请,表示愿以全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担保赵构此行的安全。
  赵构知道拖不过去了,极不情愿地出了京城。出城后,赵构问副使王云:为什么要坚持主张让自己前去议和。
  王云道:“东京城虽然城墙楼橹壮观如画,但真定的城墙比东京城墙几乎高一倍。金兵攻真定府时让我观战,我亲眼看到,不到一刻功夫城池即被攻破。东京城防,恐怕挡不住金兵的进攻。”言下之意是,如果我们不去议和,结果就是开封城破,玉石俱焚。
  赵构闻言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什么。
  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后,磁州知州宗泽力劝赵构不要北上,并直言按照使命前往金营就是羊入虎口。
  这句话其实说到赵构心里去了,但要想不去,必须得有一个充足的理由。

  很快,充足的理由就有了。磁州的百姓在道路上拦住了赵构,强烈要求赵构停止北上,组织义军抗金,守卫国土,保护百姓。副使王云和群情激愤的百姓辩论,结果被当作奸细当场打死。
  赵构没有回开封,而是悄悄返回相州,并以金兵南渡,副手被杀的理由,停留在相州,等待皇帝的指示。
  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又一次包围大宋首都开封,皇帝派人给赵构送来封在蜡丸中的密令,任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要求他火速召集兵马救援首都。赵构接到这封藏在头发里方才带出的密信后,痛哭流涕。
  十二月一日,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帅府。
  命运总是如此神奇,一个从来没有过任何作战经验的赵构竟然成了两河的最高军事统帅,这一年赵构才19岁。不管怎样,赵构终于第一次摆脱棋子的身份,踏出了掌握自己命运的第一步。
  然而,就在赵构接到密信时,帝国首都开封已经落入敌人的掌控之中;到十一月三十日这一天,赵构的大哥钦宗皇帝亲自出城来到金军大营讲和,也被扣留,直到递上降表,才被放还。
  此后的几个月内,成为大元帅的赵构并没有实施有效的救援活动,他只是带着一支数目不详、战斗力不详的军队不断地在帝国的版图上来回移动,然后就是拒绝金军的追捕。
  明眼人都明白,这位大元帅有了不同的心思。
  真正想救援开封的人,唯有磁州知州宗泽一人,但是,金军势大,宗泽无力回天。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金军在彻底颠覆了北宋王朝后,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撤退,并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等宋人俘虏分为七个批次先后押解北上。四月初一,金军最后撤离开封。

  据史书统计,除了徽钦二帝和众多后妃、贵族等,被金人掳走了的还有朝廷的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倡优、工匠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北宋王朝府库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变”。
  金军虽退,但也留下了后手,他们在开封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楚国(史书一般称伪楚),他们选定的楚国的皇帝就是去年陪赵构去金营的少宰张邦昌。
  张邦昌毕竟是混迹朝堂多年,知道这事是不能干的,一旦干了自己身死族灭不说,可能还要遗臭万年。但是,金人以开封全城的官员和百姓威胁张邦昌就范,张邦昌最终无可奈何地当上了皇帝。
  据史料记载,当了皇帝的张邦昌显得极度怪异。他从不座龙椅,也不接受大臣的朝拜,任用官员的时候都要加一个“权”字;他的大楚没有年号,他也不用天子礼仪,皇宫里的门上都贴上“臣张邦昌谨封”的封条。

  当金军完全退走之后,张邦昌立即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宋哲宗废黜的皇后孟氏(我们一般称“孟太后”)请回朝廷,尊为“元祐皇后”,让他垂帘听政。二是派人找康王赵构,将传国玉玺献给他,支持赵构称帝。
  其实,无需张邦昌支持,作为宋徽宗众多儿子中唯一硕果仅存的皇子,帝位非赵构莫属。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这一年,赵构二十岁;改年号为建炎元年。于是,公元1127年就有了两个年号,既是北宋靖康二年,又是南宋建炎元年。
  赵构称帝虽是众望所归,但也遭到不少批评,尤其是当时的金国和当今的历史学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评论来自金国人士,认为赵构:“衔命出和,已作潜身之计;提兵入卫,反为护己之资。”意思是说他受命出使时,已经作好潜逃保命的打算;成为号令兵马的大元帅,没有率兵救援京城,反将这些兵马变成保护自己的资本。作为赵构的敌人,如此宣传敌国领袖,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代史家以此作为定论来评价宋高宗,这就未免有点苛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