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者——南宋初年的那些事》
第8节

作者: 赵宋布衣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构第一次出使,慷慨激昂,直言要为国捐躯。第二次出使,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最终还是踏上了出使的路途,不过心里却是矛盾而且动摇的。不管怎样,赵构依然在履行一个臣子应该要做的事情。
  大元帅府建立之后,以赵构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担负那样的责任,他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臣子的影响,甚至是裹挟。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早已认为赵构“奇货可居”,当然要躲避金军,坐视开封覆灭,徽钦二帝成为俘虏,最好是死于乱军之后,这样才可以拥立赵构为帝,自己成为从龙功臣。
  至于团结在赵构这个大元帅身边的那些勤王军,真实的战斗力如何,恐怕只有他们的统兵将领自己知道,让他们去跟金军作战抢回二帝,无异于是叫他们去送死,所以,赵构无疑是最好的保护伞。
  对于赵构来说,短短不过一年的经历,让赵构迅速成长,他明白如果事事都按照书本上讲的那样做的话,自己会活得很辛苦,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如果学会自保,往往会得到许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说皇位。他的自保行为,无意中为他登上权力顶峰铺平了道路。
  因此,“衔命出和,已作潜身之计”纯属污蔑;“提兵入卫,反为护己之资”确属实情,但也情有可原。
  其实,青年时代的赵构既没有南宋官方史书里吹嘘的那样英明神武、果敢无私,也不像有些后世有学者认为的那么阴险、狡诈。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皇子,仅此而已。

  年轻的赵构还需要经受历史的考验,才能坐稳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
  日期:2020-05-01 23:13:50
  第二章:不合格的开国君臣
  第1节 李纲入朝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为帝,重建赵氏政权,改元建炎,后世的史书一般称赵构为“宋高宗”。
  回首一年多的经历,赵构仿佛在梦中,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当上皇帝,但命运还是将他推上了这个位子。但当赵构真正地做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他的梦醒了,如何做好一个皇帝,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成为赵构首先要考虑的事情。赵构不得不无奈地承认,自己对皇帝这个职业实在是没有经验。
  赵构并非是帝位的候选人之一,他从来都没有机会受到帝王学的专业训练,甚至留意帝王学这样的事情,赵构也不能做。作为深宫之中卑微的皇子,赵构对于皇位根本就没有非分之想,当然更不会去留意帝王学。
  赵构所受的教育是“为臣之道”,二十年来充斥在赵构心中的无非是“忠君爱国”这样的观念,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赵构,这也是金军第一次入侵的时候赵构慷慨激昂地去金营当人质的原因。
  时移世易,无以言说的命运神奇地让赵构成了皇帝。赵构多年来所受的教育和所学所知,并不足承担起治国的重担。不过,这也并非无法解决,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面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
  “人主之职,在论相而已”,没错,当皇帝缺少经验,暂时没有治国能力的时候,只要选一个合格的宰相就行了。谁来当宰相?朝野上下都目光都聚焦在赵构身上。
  黄潜善、汪伯彦二人自认为是赵构的患难重臣、定策元勋,觉得宰相之位非自己莫属。但是赵构却没有打算让黄潜善、汪伯彦任宰相,他任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吕好问为尚书右丞兼门下侍郎。赵构心中最完美的宰相人选,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东京保卫战中名动天下的李纲。

  确实,依照当时的形势,误国之臣如耿南仲不可用,伪命之臣如张邦昌不可用,后来的中兴名相张浚和赵鼎此时身望未隆,天下人众望所归的,也只有李纲一人而已。当然,年轻的皇帝赵构对李纲也是颇为欣赏。他认为值此危难之秋,能担当国家大任的,只有“学穷天人,忠贯金石”的李纲。
  建炎元年五月初五,赵构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召赴南京应天府。黄潜善、汪伯彦大失所望,心中愤恨不平。
  其实,不想李纲来朝担任宰相的还不止汪黄二人,作为名满天下的主战派,李纲一直都是朝廷中众多主和派的敌人,主和派的重要人物范宗尹给赵构连上三封奏章,论李纲“名浮于实,而且有震主之威,不可以为宰相。”继之,御史中丞颜岐又连上五封奏章,称:“张邦昌为金人所喜爱,虽已位列三公、郡王,还应再加官爵,增重其礼;李纲为金人所憎恶,不能任其为宰相。应趁现在还未到任,速行罢免。”

  赵构冷笑着对颜岐说:“朕即皇帝位,恐怕也会让金人憎恶吧?”
  颜岐见皇上语气不对,不敢继续说下去,只能先告退。退下后,他依旧不死心,将弹劾李纲的奏章抄录副本,派人送给尚在来南京途中的李纲,想让李纲知难而退。
  李纲没想到自己人还没到南京,就先收到了颜岐弹劾自己的奏章。看来不想自己入朝的主和派势力颇为强大,若是自己一意孤行入朝,必定将掀起新一轮的斗争。

  李纲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权谋之道并非自己所长,一年前自己是怎样败在耿南仲的权谋之下,李纲还历历在目。如今,耿南仲已然不在朝廷,但朝廷中还有千千万万个擅长权谋之道的“耿南仲”。现在自己是向前一步,闯进惊涛骇浪之中,去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还是明哲保身,安享晚年呢?李纲实在无法取舍。
  当然,李纲也并没有犹豫太久。很快,李纲就决定前往南京应天府就任宰相之职,唯有这样,李纲觉得才不负天下百姓,不负生平所学,不违儒家道义。
  六月初一日,李纲到达南京。
  赵构听说李纲已到,立即召入内殿。赵构还未开口,李纲抢先说道:“臣愚蠢,只知有赵氏,不知有金人。说李纲才疏学浅,不足以为宰相,李纲不敢申辩;然而却以被金人憎恶为由,言李纲不可为宰相,则令臣切齿痛恨!身为大宋臣子而被敌国喜爱,反而应当官居宰相,那卖国求荣者,岂不个个都成了忠臣义士!”
  李纲说罢,将颜岐的奏章副本呈上。赵构看了,气得把奏章一掷,立即下旨将范宗尹和颜岐二人赶出朝廷,然后,温言抚慰李纲,总算将李纲稳住了。
  黄潜善、汪伯彦二人看到李纲势不可挡,打算跟李纲缓和一下关系,好歹混个脸熟,毕竟他们也是执政,以后天天要跟李纲打交道。于是,他们叫上了吕好问以及一堆朝廷高级官员在南都门外打算迎接李纲,没想到李纲一点面子也不给,见完赵构后直接回归馆所,将黄潜善、汪伯彦和吕好问三大执政晾在了南都门外。这实在的太打脸了,不懂人情世故、官场规则的李纲直接激化了与汪黄二人的矛盾。

  不过,李纲并未意识到有什么问题。此时的李纲想的都是国家大事,想的是如何整顿朝纲,应对来自金人的威胁。
  六月初二日,李纲上朝,等执政大臣退下后,李纲单独留在殿中,李纲仿效唐朝宰相姚崇的做法也向皇帝赵构提出了十项要求,作为自己担任宰相的要求,这就是著名的“十议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