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者——南宋初年的那些事》
第41节

作者: 赵宋布衣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代的一本野史《鹤林玉露》说:“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于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对于秦桧来说,秦长脚跟秦短脚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要能改变命运就是叫秦没脚也没问题。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26岁的秦桧终于考中了进士,补密州教授,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临。
  天道酬勤,上天从来都不会亏待自强不息的人。
  就在秦桧中进士之后不久,前朝宰相的儿子王仲山主动找到秦桧,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这个王仲山可能大家都不认识,但他的老爹王圭却颇具传奇色彩。王圭是神宗皇帝时有名的“三旨相公”,上殿见皇帝时说“取圣旨”,听了皇帝的旨意后说“领圣旨”,回到衙门办公说“已得圣旨”。
  王圭虽然已经不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还是贵族豪门。秦桧家境贫寒,孤身一人在开封打拼,虽身中进士,但官场上,除了讲究论资排辈之后,就是看谁的后台硬,没有背景,鬼才理你。
  秦桧正考虑攀个后台,没想到后台就主动来了,当然是一撮就合了。
  婚后,秦桧带着新婚妻子来到齐鲁之地,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秦桧历尽坎坷终于走上仕途,因此十分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为官机会,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密州教授,但秦桧还是认认真真地做好教育工作。

  秦桧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密州知州翟汝文非常欣赏他,常常向他知询密州的政事,秦桧都能一一提出中肯可行的意见,因此翟汝文十分器重秦桧,甚至主动介绍秦桧跟京东东路安抚使张叔夜认识。
  多年的坎坷生活磨砺了秦桧,使他深知人脉的重要性,因此,秦桧在密州任上,经常跟当时的名士交流。
  有一次秦桧跟程颐高徒游酢一起吃饭,碰巧一位隐者在座,这位隐者十分奇怪,一直沉默不语,既不吃饭,也不喝酒,只是呆呆地望着秦桧,发出一阵阵感叹声。在座的人包括秦桧自己在内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位隐者在感叹什么。
  饭后,隐者告诉游酢秦桧面相大贵,将来必定是宰辅之才,游酢将信将疑。

  后来,程颐的另一高徒胡安国向游酢知询天下人才的时候,游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桧(估计是秘密调查过秦桧),游酢觉得秦桧就是荀彧(曹操首席谋士)再世,无事不会,将来必定能建功立业。
  这些事情,秦桧一无所知,但这场饭局的影响在十年之后,却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秦桧和吕颐浩争夺权力的重要筹码。
  密州教授任期满后,在翟汝文和张叔夜的推荐下,秦桧参加了朝廷组织的考试,成功地由地方到中央的转变,被任命为太学学正,继续干老本行教育工作。
  在中央,太学学正几乎是被人忽略的小官,但毕竟是天子脚下,只要有能力,总有冒尖的机会,秦桧坚信自己有冒尖的实力。
  时局的改变,确实也给了秦桧这样的机会。
  日期:2020-05-08 21:37:56

  第3节 奸臣的忠臣岁月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末,新崛起的金国发动了对宋朝的战争,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和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率领两路大军,分别从河东路、河北路挥师南下。
  金西路军一路过关斩将,连克朔州、武州、代州、忻州,越过雁门关、石岭关,兵围河东重镇太原府。知太原府张孝纯率军死守,完颜粘罕久攻不下,被阻滞于坚城之下。
  金东路军则采用千里奔袭的战术,遇到可破之城则攻,遇坚城则绕。完颜斡离不一路雷奔电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初二,东路军先锋、四皇子完颜兀术突破黄河防线。正月初七,兵临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城下。
  宋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敌军兵临城下的情况,文人士大夫已百年未识干戈,面对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北宋朝廷内部一片恐慌。
  此前,宋徽宗赵佶在接到金兵南侵的奏报后,下诏罪已,随后在内外压力下,禅位给长子赵桓(即宋钦宗)。正月初三日,黄河防线失守的消息传来,赵佶惊慌失措,当天夜里二更,他以烧香为名逃出了京城。
  宋徽宗逃走的消息传开之后,以尚书张劝为首,朝廷高官五十多人弃官而逃,偌大的朝廷顿时人去楼空。
  强敌压境,国家正在用人之际,这时大批官员弃官而逃,这就让原本能力出众却无法出头的众多官员有了上升的空间,如李纲、宗泽、张所、秦桧等人。在这些官员当中,上升最快的当属李纲,其次就是秦桧。
  李纲在宋钦宗即位后,从从五品的太常少卿被破格擢升,仅十几天时间,就连续升到了正二品的尚书右丞(副宰相)。
  在坚决抗战还是割地求和这一重大决策问题上,李纲与宰相李邦彦、张邦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虽然李纲据理寸步不让,但当时的宰执大臣中主战的就他一个人,势单力孤,很快就居于下风。在这个关键时刻,秦桧出手了。

  秦桧上了一道名为《上钦宗论边机三事》的奏扎。在奏扎中,秦桧以极其理性和冷静地态度分析当前的宋金形势。
  首先,他认为完颜斡离不的东路军孤军深入,没有后援,粮草即将耗尽,朝廷绝对不可在金人面前示弱,更不可割让三镇之地。即便万不得已而割地,也只能答应割燕山一路,燕山本是金人所攻取,本朝又守边极难。至于岁币,不能超过过去给辽国的岁币之数;
  其次,金人狡猾奸诈,朝廷对金人之言不可轻信。希望朝廷能一面派兵守备黄河,一面出兵打击已渡河之金寇,使其不得连续而进。京城守备也不能因议和而稍有松驰;
  最后,此次的对金策略,都只是宰执们商议决定,而其它大臣不能参与。建议召集朝廷的文武百官与宰执大臣一起重新认真商议国策。
  秦桧就是秦桧,确有不同常人之处。认真地分析这封奏扎背后的意图,我们就会发现,秦桧将国家大事和个人追求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首先,秦桧向宋钦宗赵桓点明金军的弱点,不要过度示弱,更不要寄希望于和谈,不可让金国知道宋朝内部的隐患,即使要退让也要有限度。
  其次,秦桧的内心深处是主战的,他深知一味妥协退让只会加大金人的胃口,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可是,朝堂之上尤其是宰执集团内部主和派势力强大,坚决主战的李纲在宰执大臣中十分孤立,想要拿下主和的宰相李邦彦等人,在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因此,秦桧建议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对金策略,其实是在暗暗帮助主战的李纲,加强主战派的声势。
  最后,秦桧心里当然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知道如今大批官员弃官而逃,此时上书,正可崭露头角,引起皇帝注意他这个平时不可能被注意的小官,自己可能因此得到重用。
  赵桓没给秦桧答复,生性怯懦的他最终还是采纳李邦彦的建议,派遣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拿着和谈的誓书去了金营。
  赵桓虽然没能给秦桧答复,但秦桧想引起赵桓注意的目的却达到了,很快秦桧就升任职方员外郎(从七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