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明王朝1566》
第13节

作者: linyuan_f
收藏本书TXT下载

  政治斗争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录《奇葩说》,靠着嘴皮子利索,嗓门大会诡辩就能赢,那是要刺刀见红人头落地的勾当,靠的是硬实力。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海大人嘴再快也没有蒋千户的刀快。此刻的海瑞说话办事都极为欠妥,思考问题也不够全面,不过作为一枚弃子,海瑞的命本来就是一次性消耗品,用来发动自杀式袭击正合适,从这个角度去看,他在会议室的作死行为也就合理了,按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没打算活着离开淳安,既然选择了自爆怎么能多炸几个人才是海瑞在乎的。

  日期:2020-06-28 11:19:15
  (二十二)隐秘的谍网与幕后的算计(上)
  织造局买田的大戏即将开始,这一段暗线埋的很深,电视剧拍摄时又故意欲盖弥彰干扰观众视线,重要的情节都是几幕戏一带而过,看不懂的话根本无法了解各方的布局,内容及其庞杂,按照海大人的原话,浙江的局势波诡云谲。
  一、杭州码头
  沈一石的一百条粮船停泊在码头,全都挂上了织造局的灯笼,郑泌昌与何茂才在等沈一石,二人身边全是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士兵。沈老板不见踪影何大人很着急,嚷嚷去找人,郑大人一脸云淡风轻,说自己要去找高翰文,让何大人回家去给严世蕃写信,报告因为倭情被迫立刻买田的事儿,注意信里只说倭情和买田可没提织造局的事。
  问几个问题:
  1、织造局的灯笼哪来的,谁挂上去的?古时候没有防伪认证技术,找几个黑作坊弄几百个灯笼印上字就可以,郑大人拉何大人下水为的就是织造局买田这步险棋吗,一切都是蓄谋已久早有谋划,甚至在沈一石安排仙人跳之前灯笼就已经在准备了,几百个灯笼自然是何大人的兵挂上去的,这一幕就是告诉大家为什么何茂才是关键先生,有这些全副武装的兵负责看管粮船和灯笼,谁能把灯笼摘下来。

  2、沈一石是否出现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高翰文不签字、海瑞不配合、沈一石不出现都无所谓,织造局照样能去淳安买田。织造局买田这事核心三个环节,沈老板出粮、何大人出兵、灯笼挂好,完美。按计划船队开到淳安赈灾粮就该断了,地方政府配合与否也不重要,百姓不想饿死就只能卖田,毕竟是市场交易行为不需要县长、市长盯着也能成交。

  所以沈一石玩失踪郑大人压根儿不着急,自己去找高翰文聊天让何茂才回家写信,就派几个下人去找,反正这边到点儿开船,沈老板来不来自便。话不妨再说直白些,沈老板唯一的作用就是出粮食,粮船到了码头何大人的兵就接管了,此刻沈老板的历史任务也完成了,在家等着被追责就好了。从这个角度看,沈老板仙人跳高翰文纯属无用功,高翰文签字与否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一点儿影响没有。所以说前面拍那么多的对手戏,除了塑造人物形象,给男女感情线做铺垫外,一点卵用没有。

  3、打着织造局买田的事何时泄露出去的?船队是宣言书,船队是宣传队,船队是播种机,一百条船打着灯笼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的招摇过市,就是要把道长廉价兼并百姓田地这事大肆宣传,制造舆论攻势带风向,在灾区以及整个浙江人民心中埋下仇恨与反抗的种子。船队启航便不可能保密,关键是时间差,如果船队启航后消息才从杭州送去苏州,一来一回谭伦是怎么拍马及时赶到淳安的?还记得海瑞问蒋千户的话吗“淳安到杭州二百余里,你们的禀报是插着翅膀飞去的?”这就是导演给观众的提示,谭伦的出现证明了消息一早就泄露了。

  查了下百度地图,杭州位于淳安和苏州中间,苏州在杭州东北相距320余里,淳安在杭州西南相距200余里。算一道小学生应用题,消息从杭州到苏州路程300里,谭伦从苏州赶到淳安500里,这一趟赶800里路骑马带着兵需要多少时间?高翰文连夜被押解去淳安凭什么在五狮山遇见800里外赶来的谭伦,谭大人开了传送门吗,时间差怎么解释?所以说剧中的时间线根本不是线性的,导演有意为之打乱时间线掩盖真想为的就是迷惑观众,后面会详细讲。

  郑大人的总督府就如同楼主的电脑一样,千疮百孔堪称各类木马的集散地,连业余玩家胡总督的卧底都能摸到郑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就更别说杨金水这种情报头子了。总之巡抚衙门里就特么没有秘密,打着织造局名义买田的事,最有可能的就是准备那几百个灯笼的时候走了风声,人多嘴杂不好控制。从时间点上推断,织造局买田的事郑大人早就做好了谋划与准备工作,在拉何大人下水前就在准备灯笼了,总之消息一早便泄露了否则无论如何来不及救援。当然这些内容导演都没有拍,一切都是推测否则无法解释时间差的逻辑漏洞。另外也能看出来,郑大人早就处心积虑的准备织造局买田的事,何大人不过是被当枪使而已。

  4、杨金水到底在哪里?杨金水给郑泌昌信中说自己在北京,从北京到杭州高翰文紧赶慢赶走了半个月,凭什么织造局的灯笼挂到粮船上杨公公掐着时间就进了织造局的后门。直接说结论,杨公公那封信是瞒天过海暗度陈仓,他人一直在杭州,可能比高翰文到的还早,只不过一直潜伏在暗处观察局势。
  三方会谈后,道长怕严党一伙狗急跳墙特意叮嘱吕芳要盯紧严世蕃那帮子人,北京这边自有安排,杨金水名义上是织造局一把手,实际上军统浙江站站长,浙江郑泌昌、何茂才一干人自然是他负责盯着,货真价实的情报头子。这种情况下,杨站长怎么可能在北京消极怠工远程遥控,之所以不露面一方面在暗中更方便观察,最主要的是怕郑泌昌狗急跳墙连累到自己,毕竟毁堤淹田的事大家都有份。这一篇先写到这里,楼主卖个关子,问两个问题,杨金水写信给吕芳说自己有办法把织造局的灯笼摘下来,这个办法到底是什么?杨金水为什么不亲自去码头摘灯笼?仔细想一想,绝对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日期:2020-06-28 16:21:38
  (二十三)隐秘的谍网与幕后的算计(中)
  二、沈一石府邸
  沈一石是个商人,可骨子里是个爱音乐的艺术家,此刻在自家院子里,沈老板自己动手把心爱的琴劈了烧火,和芸娘正式告别,自焚前打的架子鼓摆好了,几箱子账本和信也准备就绪,后事安排的差不多了,可以安心上路了。据说艺术家大都是一半浪漫一半疯狂,临死前沈老板决心化身成一个行为艺术家,焚琴煮鹤不过是接下来一系列行为艺术表演的开始。一生唯一一次穿丝绸,带着正六品的工装,顺便去青楼点了四个小姐姐,沈老板上了船。一路载歌载舞,又是放生锦鲤,又是和小姐姐们搞诗词大会,不知道晚上有没有组织多人运动,导演没拍,不过按照艺术家的尿性,应该是有的吧。

  装疯的杨金水说吕芳在一百年前死掉了,按这个逻辑沈一石在第一集改稻为桑花落浙江的时候就死掉了。沈老板区区一介商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改稻为桑选在浙江,他领的任务是每年要多织30万匹丝绸。改稻为桑成了百姓造反,他是廉价兼并50万亩田地逼反百姓的元凶巨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改稻为桑黄了,就是他自己说的,国库亏空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抄家杀头补亏空,横竖难逃一死。至于说打着织造局名义买田这事,就好比背着领导开着公车停在某些三的场所门口炫耀一样,影响极差。织造局买田这事要是办成了,道长原话是要把织造局一把手杨金水的头挂在粮船上去,至于那个提供100船粮食的沈老板会怎么样,各位可以发挥下想象力,反正大明朝是可以诛十族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