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眸成都三千年》
第13节

作者: 盗帅点蚊香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鱼嘴分流处开始,内江入水口处河岸呈凹型,外江入水口处河岸呈凸型,整体形成一个弯道。由于弯道的水力学作用,大部分带有泥沙的主流进入外江,而内江水流则比较清澈,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分沙作用。这样的设计被称为“二八分沙”。
  图2-2-1 秦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作为人工导流的内江,河床修得狭窄,且河床较外江更深,而外江河床宽阔且较浅。如此,枯水季节,百分之六十的江水流入河床更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供水量。当水量充沛季节,因为弯道动力学作用,水流大量冲向弯道内侧(外江一侧),大部分水从外江排走。通过如此巧妙的安排,无论枯水还是丰水季节,皆达到了自动分配内江、外江的水量,被称为“四六分水”。
  为了更好的起到泄洪排沙的作用,李冰等人又在分水堰尾部与离堆之间修了一条长约200米的溢洪道,溢洪道河心修了一道“飞沙堰”,多余的内江水通过溢洪道流入外江。一方面,在洪水较大时,溢洪道可以自动泄洪,使多余的内江水流入外江主流;另一方面,利用江水直冲内江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旋涡离心力,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从而避免泥沙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飞沙堰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剩余的沙石会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沉积,到时候再用人工将其疏浚。当时修建飞沙堰,也是采用竹笼装卵石堆填的办法,如今的飞沙堰已改为混凝土浇筑。

  此外,李冰在工程处制作了专门的水位观察设施,即三个人形石桩,安置于水中,按照“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的标准确定水位高低。这三个石人据传一直保存到清末,但今已不存在。另外,李冰等人还凿制了石马置于江心,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疏浚河道淤沙的标准。
  公元前256年,李冰带领蜀郡老百姓,经过约18年的艰辛和努力,集合了无数的经验智慧,终于建成了这一闻名于世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从此让成都平原远离频繁的洪水泛滥,也让成都平原成为川西粮仓与千里沃土。自此,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蜀川之地也成为了丰饶富庶的天府之国。直到2300年后的今天,都江堰工程仍在发挥着其作用,灌溉着这片丰饶的土地,造福着世世代代的蜀川人民。

  日期:2020-07-02 10:18:30
  都江堰工程的伟大,更体现在其设计的精巧与智慧,整个工程并没有通过修建一道大型水坝对原有水势进行“围”、“堵”,而是利用自然的“地利”优势,进行“疏”、“导”,从而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平衡,这种平衡体现了中华名族的传统的“道”家思想及智慧,即“天人合一”,道即永恒,道即无形。
  1940年代,日军曾准备炸毁都江堰,以截断成都乃至四川的生命线。于是,派出了最优秀的飞行员驾着战斗机飞至都江堰的上空。然而日军飞行员看到的只是无数条奔涌的河流,却没有找到一条想象中拦截江水的大坝。几枚丨炸丨弹投下去,看到的只不过是岷江的几朵浪花,最后日军只得失望而去。1943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冯玉祥将军的陪同下参观都江堰时,他激动地说道:“都江堰是中国的骄傲,它为我们共同战胜法西斯起了支持性的作用。”

  修成都江堰后,李冰父子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万分感念和拥戴。父子两站在玉垒山上,看着岷江之水,心理涌起无限欣慰和感慨,李冰似乎兑现了年轻时建立丰功伟绩、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满而停下脚步,他时刻激励自己,只要生命还在,就让其继续发光发热,继续照亮这个世界,照亮一方水土与百姓。或许对于他来说,不停地做事,是一种习惯,只要活着,这种习惯就不会被打破,这或许就是一种根植于心深处的信仰。这个世界,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让坚持到最后,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做成伟大的事业!

  在未来的郡守期间,李冰继续带领当地百姓完成一些列水利及民生工程,直至晚年。这些工程主要包括:
  (1)疏通笮道文井江、穿羊摩江等疏导工程。这一工程沟通了成都平原文井江、武阳江、岷江的水路交通,开通了羊摩江等疏导与灌溉工程。

  (2)穿两江入成都、建七星桥。该工程疏浚了郫江与检江(府河、南河前生),使府河、南河水量大增,成为成都稳定而充沛的水源,同时也使府河、南河经成都直接汇入长江,从而使成都成为长江中上游水路交通枢纽,让“门泊东吴万里船”成为现实。此外,在检江上建有万里桥、笮桥;郫江上有市桥、江桥、冲治桥、长升桥、永平桥,形似北斗七星状,故而得名七星桥。
  (3)导洛水。这是李冰晚年的一次大型水利工程,疏通了洛水(今什邡石亭江一带,沱江上游河流)泄入沱江的障碍。
  (4)治绵水。李冰晚年工程,治理了绵水(今绵远河,沱江上游河流,流经绵竹、德阳市中心)的引水灌溉工程。
  (5)凿广都盐井。李冰在治水过程中发现了地下浅层卤水,受到启发,于是带领百姓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今成都双流),解决了成都平原百姓缺盐的历史。
  (6)修筑僰人道。李冰在治水之后,带领蜀人采用与修筑都江堰类似的“积薪烧岩”办法,继续修筑僰人道。起自僰人道县,末至宜宾。秦朝末年,秦将常頞接僰人道继续开凿“五尺道”,经过传说中蜀帝杜宇的故乡朱提(今昭通),至云南曲靖,成为连通四川盆地至云贵高原的重要官道。
  以上皆是李冰在蜀郡期间完成的一系列重要的工程。据说李冰是在导洛、治绵时期因劳累过度而逝世于今什邡。

  1979年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林公社出土了一件秦国铜戈,铭文有“二年,上郡守冰造”。有人推测是公元前245年(秦王政二年)的器件。“冰”作为冷僻字,在郡守级别中极少人使用,很可能是李冰的名字。因此,李冰很可能在公元前245年之前(即公元前251年左右)离开蜀川,调任至上郡守。另外,内蒙准格尔旗瓦尔吐沟秦墓还曾出土一件青铜戈,上有“十二年,上郡守寿造”,说明公元前235年(秦王政十二年)上郡守已不是李冰。因此推测,李冰约公元前235年已退休或离世。假如,其首任蜀郡守时为30岁左右,此时李冰大约为70岁。

  不管李冰是否逝世于蜀川,还是后来转任至上郡,无可否认,其在蜀郡守期间,从未停止过解决民生的工作,从未放弃过其最初的信念和坚守,如果用一组词概括其一生,或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为合适吧!
  李冰逝世后被后人尊为“川主”,四川各地修有不少川主庙,尤其都江堰东畔的二王庙名气最大,祭祀最盛,这或许是寄托了蜀川人民对李冰父子最深的爱戴和敬仰之情。
  或许,对于李冰的最好纪念,是玉垒山前那一江横贯千古的清流之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