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眸成都三千年》
第26节

作者: 盗帅点蚊香
收藏本书TXT下载
  “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弥望,郁乎青葱,沃壄千里。上稽干度,则井络储精;下案地纪,则巛宫奠位。东有巴賨,绵亘百濮。铜梁金堂,火井龙湫……俎飞脍沈,单然后别。”

  当然,今天的吃货朋友也能找到旧时蜀都美食的影子,“甘甜之和,芍药之羹。陇西牛羊,粜米肥猪……水游之腴,蜂豚应雁……五肉七菜,朦厌腥臊……”
  此文两千余字,言辞极尽流畅华丽,扬雄笔下的成都壮美而秀丽,成为了扬雄一生的代表作。东汉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南都赋》,东晋左思《三都赋》中《蜀赋》的创作也颇受其影响。
  日期:2020-07-08 10:20:04
  写完《蜀都赋》之后,扬雄准备继续游学长安。从成都去长安,素有两条道,一条是秦惠王时期蜀王开凿的金牛道,一条是得名于米仓山的米仓道。然而,米仓道不仅一路峭壁峻岭,还有猛兽出没。扬雄一路循着有关秦入古蜀的传说,选择走金牛道去了长安。
  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前后,时年41岁的扬雄来到了长安,见到了其好友杨庄。杨庄此时在皇宫任“值宿郎”(即负责皇宫警卫),杨庄深知扬雄的文才,便举荐给侍中王音,在其府下做了一名私人幕僚。
  王音是太后王政君的堂弟。当时,正是成帝刘骜在位,王氏外戚势力(王政君及王莽一脉)此时在朝廷的权势正如日中天。京兆尹(相当于今天西安市长)王章曾被王音的堂兄王凤举荐,但是王章十分不满王凤专权,密陈成帝刘骜,请求诛杀王凤,任用贤良。刘骜不忍杀害自己的亲舅舅,正犹豫不决。王音偷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忙报告王凤。王凤震怒,对王章的“忘恩负义”非常怨恨,于是在成帝面前大肆诬陷王章。王音由于告密有功,因此得到王凤的信任,被擢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显赫。成帝阳朔三年(前22年),王凤病逝,死前推荐王音代替自己的职位。王音于是被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封安阳侯,成为一代权臣。

  王音不仅深得王凤信任,也是皇帝的近密之臣,还是一位正直的学者,他对扬雄的才华非常赏识。此后,扬雄有幸结识了非常仰慕的京师名儒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刘向是汉高祖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博学多才,青年时期就被宣帝提拔为谏议大夫、给事中。他不仅最早接受《榖梁春秋》,还在未央宫石渠阁给大臣讲论“五经”。在朝廷,刘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馆长的职务。刘歆呢,协助父亲做“领校秘书”,相当于做父亲的助手,主要领校“五经”。

  日期:2020-07-08 10:21:25
  再后来,扬雄经王音、杨庄举荐,进入了未央宫做了皇帝的“待诏”。此时,扬雄终于实现了以写作文章安身立命的生活状态。要知道,为帝王写作,这也正是偶像司马相如当年的工作,此时的扬雄在这方面颇感知足。
  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正月,扬雄随成帝前往甘泉宫,作有《甘泉赋》,扬雄目睹帝王在甘泉宫的诸多铺张和奢侈,但又不好直白反对和讽刺,只有通过隐晦的方法劝谏成帝。这些现实,在扬雄心中,或许隐藏着一丝无奈和痛苦。后来,又随成帝去黄河之滨的汾阴后土,祭祀地皇,祈求赐子,扬雄作《河东赋》。此赋扬雄颇费心思,他用晋文公发愤图强的故事、大禹凿山治水的精神、虞舜勤政爱民的事迹,还有前朝开创的盛世,勉励成帝刘骜做一位令人敬仰的明君。

  后来扬雄跟随成帝巡游狩猎,作有狩猎主题相关的《羽猎赋》、《长杨赋》,此二赋从形式到内容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难蜀父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构和遣词用句方面神形俱似,但在命意、文章的气势以及意境上又大不相同,自成新意,透过隐喻,对帝王的奢侈和铺张进行善意的劝谏。当然,成帝对于“贤良忠臣”扬雄的文章仍然是十分热爱,对扬雄也大加赞赏,将他从“待诏”转封为“黄门侍郎”。

  扬雄长期跟随成帝身边,耳濡目染,深感帝王的奢靡,这与扬雄的初心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他自知人微言轻,自己只不过是随皇帝身边写写文章的跟班而已,他逐渐认识到再多的劝谏也无法改变现实世界,他的内心无疑是孤独与无助的。此时,他开始认为再华丽的辞赋也不过是“雕虫篆刻”,是“壮夫不为”之举,转而打算退居二线,做一个技术官僚,潜心研究哲学。

  日期:2020-07-08 10:22:27
  于是,扬雄向汉成帝请示,朝中也罢,地方也罢,他都不愿意去做官,他只愿意在朝廷中做个专门做学问的人。汉成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下令对他“永不夺俸”,特许他在国家档案馆天禄阁读书、写文。如此,扬雄也与刘歆等人成为了同僚。
  自此,扬雄开始过着“归隐于朝”的工作与生活模式,潜心研究哲学。后来,扬雄曾仿《论语》作《法言》,模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有人笑他,于是他写了一篇《解嘲》。为了宽慰自己,又写了一篇《逐贫赋》。
  西汉末年,随着朝政的日趋腐败,西汉王朝中后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成帝时期,与宣帝、武帝时期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政治黑暗、腐败横行,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极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尤其以太后王政君为代表的外戚集团专权,以及皇亲国戚、官僚之间的政治斗争与利益冲突与日俱增,直接导致皇权弱化、社会两极分化。此时朝廷的政治格局,也为太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一步步进入中央政治权力核心埋下伏笔。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38岁的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王莽执政后,克己奉公,招聘贤良,生活比任大司马之前反倒更加俭约,活脱脱的成为了当时全国的人民公仆、道德完人、行为楷模,受到全国上下极力尊崇。甚至连扬雄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了歌颂王莽的行列:“周公以来,未有汉公之懿也,勤劳则过于阿衡。”
  公元9年,西汉王朝似乎已经到了无法继续负重前行的地步,王莽在举国之众的左拥右簇、半推半就之下,假藉众人献符命(天命之符),废孺子婴(刘婴)自立,称国号为“新”,史称“新莽”,西汉王朝宣告灭亡。王莽上位后,针对前期的政治弊病,着力进行着“王莽改制”。已年过六旬的扬雄作《剧秦美新》,对“新朝新气象”进行了一番大力赞扬,同时力劝王莽吸取秦朝暴政的教训,开创新政,惠泽于民。

  王莽称帝后,由于自己曾经通过假藉符命自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便下令禁绝这种做法。甄丰、刘歆曾经作为王莽心腹,甄丰儿子甄寻向来垂涎王莽之女王嬿,便与刘歆的儿子刘棻一起奏献符瑞之事,以博取王莽好感。然而他们却低估了王莽的“正直”,王莽为了树立新政形象和杀鸡儆猴,一怒之下,杀了甄丰父子,流放刘棻到四裔,并下令继续追查相关同党。刘歆与扬雄曾为同僚,刘歆一向敬佩扬雄的学问,曾让其子刘棻拜扬雄学习辨识古文奇字。因此,扬雄也被审查人员纳入了追查名单。当时扬雄正在天禄阁上校书,办案的使者来到这里,准备抓捕扬雄。扬雄惊惧,担心不能逃脱,便从阁上跳下,几乎丧命。王莽听到此事后说道:“扬雄一向不爱与人合流,不可能参与其事,为什么在此案中呢?”于是暗中查问其原因,原来刘棻曾跟扬雄学写过奇字,而扬雄对于献符之事并不知情,因此下诏不再追究扬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