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眸成都三千年》
第35节

作者: 盗帅点蚊香
收藏本书TXT下载
  (2)“太上老君”相继向张陵传授了“三天正法”,即《正一盟威符箓》,《三清众经》九百三十卷、《符录丹灶秘诀》七十二卷、《太玄经》二百七十卷、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经符和法器物品,并命张陵为“天师”,复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3)老君嘱咐天师,巴蜀之地妖魔盛行,希望天师以后能广行正一之道,利用其传授的经符和法器,扫除妖魔,救护生民,以积累功德。完成之后,再行服下龙虎大丹,自可飞升成仙。

  天师醒来之后,谨记老君之言,并认真消化老君授与的经符与法术,毫无半点怠慢。据说,老君传授给张天师的道法,能集三万六千神灵、千二百之官君,以供驱使。
  日期:2020-07-10 10:40:32
  经过三年的充分准备,汉顺帝汉安四年(公元145年)七月七日,张陵带着王长、赵升等几个得力弟子,以及老君赠送的法器,来到青城山,布下“法阵”。张天师坐于中央琉璃高座之上,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经,立十绝灵幡,鸣钟叩磬,布龙虎神兵,施起法力,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由于张天师法力由太上老君亲自传授,道法深厚可见一斑,诸魔皆被一 一降服,都跪拜于张天师面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人主白昼,鬼行黑夜,阴阳分别,各行其道,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戮。并将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丰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鬼殊途,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张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张天师由于道法深厚,再加上是道教的创始人,于是大家在其名字中间加了一个“道”字,名曰张道陵。

  后来张天师与弟子王长、赵升往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云台山继续修炼。
  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张陵等人盛装侍立,等待“飞仙”时刻。顷刻之后,一群使者在紫云围绕之中,从天而降,来者正是由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正式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命服下龙虎大丹后,即刻启程上入天界。张陵将剩余的龙虎大丹,以及符录、印、剑、都功等老君所传“天师”教物传授给其子张衡(非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曰:“我遇上太上老君亲自传授道法,此文总领三万都功,正一教的核心枢要都在这里,将我的教主身份按照一代一人的方式传下去。但是天师之位绝不能外传,只能传给我的嫡亲子孙。”然后,张天师将龙虎大丹分给弟子王长、赵升、夫人雍氏服下,于今四川省苍溪县境的云台山峰乘云而升,其在人间共123岁,女儿文姬、文光、贤姬、芳芝皆得道升仙。张陵所说的天师承袭制度,其实就是世袭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了下来。

  日期:2020-07-10 10:41:22
  关于张天师的这段传说,不乏神话传奇色彩,如以严谨的科学眼光来看,当然不可能发生太上老君授书事件。事实上是张陵在道家学说、原始巫术和传统的“巴蜀文化”的基础上,为道教的发展建立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建立了一套“驱鬼除魔”的“行为规范”。张陵奉我国早期道家代表老子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经典,著《灵宝》、《天官章本》、《黄书》等道教书籍24篇,创建了天师道(又称正一道)的道书、教义、教仪和教规,通过教授教义、施法、教武等途径发展了一大批骨干,一时名震巴蜀。即史载的张陵“造作符书,以惑百姓”,这对未来的天师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天师道以“符咒”为主要法术,包括神符、咒语、神水等,是道教早期符箓派的主要形势。多数教众主要是求避邪、驱鬼、治病、保平安,更高一级的以长生、升仙为奋斗目标。当时的符箓有多种形式,如复文符号、各种图像化符号等。这与当地古老的“巴蜀符号”以及民间巫术有一定的渊源,在巴蜀民众中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因此较易推广。

  此外,随着天师道的发展,张陵旗下弟子越来越多,人数达到数万之众。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管理,便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分上品八治、中品八治、下品八治。道徒们定期赴治学道,祭祷。
  二十四治对应的是二十四节令,合的是天上二十八宿。二十四治包括:
  上品八治: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山治、漓沅山治、葛贵山治、庚除治、秦中治、眞多治;
  中品八治:昌利山治、隶上治、涌泉山神治、稠粳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

  下品八治:云台山治、浕口治、后城治、公幕治、平刚治、主薄山治、玉局治、北邙山治。
  此外,还设有八品游治。分别为:峨嵋治、青城治、太华治、黄金治、兹母治、河逢治、平都治、青阳治。
  日期:2020-07-10 10:42:22
  为求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天师道还建立了比较严密的管理组织机构。张陵自称“天师”,自为最高教主,下设治头大祭酒,主要负责管理各个“治”的地方事务。再下有祭酒、奸令、鬼吏等职位,统帅下面的教徒“鬼卒”、“鬼兵”等。“鬼卒”相当于入门级别道徒,近似于军队里的普通士兵。天师道为迎合百姓怕官、厌官、恨官的心理,名义上不设长吏,实际上大祭酒、祭酒、奸令、鬼吏等,便是新的长吏。

  另外,天师道还采用世袭制度,张陵“飞仙”时,便把教主位置传给了其儿子张衡。张衡生于公元96年,其接替张陵时为66岁。张衡少年时博学,性格内敛低调,不太喜欢张扬,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内专注于修道。当上教主后,居住在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专以经箓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据说其说话言简意赅,闻者有感。
  东汉皇帝听说张衡道法深厚,便打算封其为黄门侍郎(皇帝近侍之臣)。皇帝的目的,或许是一方面希望张衡为自己解决“生死之道”以及其他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因为此时天师道在蜀地已具有相当影响力,通过将张衡招入朝廷,防止天师道教徒滋事造乱。对于皇帝的招请,张衡进行了委婉的拒绝。
  日期:2020-07-10 10:43:29

  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正月,享年83岁的张衡逝世,仙去前将祖传印剑和教主之位传给了其儿子张鲁。此时的张鲁相当年轻,不到20岁。
  在张衡生前的天师道内部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张修,后世大多数道家认为张衡死后,天师道的实权曾一度落入张修之手。关于张修出生资料及背景,并无准确的史料记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张修与张衡不是父子关系,而很可能是族内旁亲兄弟关系。张衡在任教主期间,由于潜心修道,很多时候都并不太喜欢亲自露面处理教务,便委任张修主要负责教内日常事务,近似于“副教主”职务,或者可以将张衡理解为董事长,张修则为总经理,由此获得了极大的实权。张衡死后,虽然教主位置传给了张鲁,但一方面由于张鲁年轻,另一方面张修一直作为长辈加副教主身份,天师道的实权自然掌握在张修手里。当然,张鲁内心的“梗”也自然而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