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鬼一车——古人记录的灵异事件》
第39节

作者: 夏螳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9-23 21:55:45
  104)空心鬼
  杭州的周豹先,家住在东青巷。
  他家的大厅上,每天夜里都出现一个人,红袍乌纱,长髯方脸。旁边还有两个听候使唤的跟班,外形猥琐矮小。他们胸部以下,整个腹部都是透明的,里面看起来空无一物。家里人看过去,还能透过他们肚子看到厅上墙壁所悬挂的画。
  周家孩子十四岁了,卧病在床,看来有点不行了。他经常能看见鬼。
  有一次,这孩子听见戴乌纱帽的那个鬼鬼对两个小鬼跟班商量:“想个什么办法把这小子害死呢?”
  跟班说:“明天,他就会喝卢浩亭开的药,我们两个就变成药渣潜伏在那药碗里,让他把我们连同药一道喝下去,我们就可以在他的身体里抽他的肺肠了。”
  第二天,家人请了那个叫卢浩亭的医生来了。诊脉之后,卢开了药。
  周家孩子怎么也不肯喝那药。
  家人问怎么回事,周家孩子就把他听到的“鬼语”讲了。
  家人就买了一副钟馗的画像挂在厅堂上。
  夜里,周家孩子又听见那鬼嘲笑说:“这个钟先生是个近视眼,眼目昏昏,根本辨不清人与鬼,何足惧哉!”

  原来他家买的这画呀,那画图的画师有点幽默,画了一张小鬼给钟馗掏耳朵的图。
  别人来给你掏耳朵,享受一下就知道,痒得很。
  画中的钟馗就是这样,因为痒,就微闭着双目。画得活灵活现。所以鬼鬼说他“近视眼”。闭着眼的钟馗自然看不见厅堂上的鬼,挂在那儿也没用。
  又过了一个多月,孩子听见小鬼跟班说:“这家人的运气还没有衰,俺们在这里闹来闹去也没用,不如去其它地儿吧?”
  戴乌纱帽的鬼说:“要是就这么放过这一家,将来成了惯例,还怎么捞得着血食(祭品)?”它又掐指一算,说:“俺们在这儿已经一周年了,可以索一个属猪的命去。”
  没几天,果然有一属猪的奴仆死了,而周家孩子痊愈了。
  周家人至今称之为空心鬼。
  ( 出自《子不语》 )
  日期:2020-09-23 22:34:19

  105)豫章人
  豫章人喜欢吃蘑菇。当地有一种黄姑蕈,尤为美味。
  有一人家修建房屋,就煮这种黄姑蕈给工人吃。
  这天有个工人在厨屋的顶部铺设房瓦,正好可以看见下面厨房里的情况。厨房里没有人,只有一口大锅煮着东西,上面盖着一盆子,冒着蒸汽儿。
  不一会儿,又看见一个很小的小人儿,裸着身子啥也没穿,就绕着那大锅一圈一圈地跑。跑着跑着忽然就消失在大锅里了。也不知怎么进去的。
  没多久,主人家招呼大家吃饭,把那一大锅蘑菇汤端出来。
  就这工人觉得不对劲,不吃,也不说原因。
  到了天黑的时候,那些吃了蘑菇的人都死了。

  ( 出自《稽神录》 )
  日期:2020-09-26 22:41:51
  106)画工画僵尸
  以前的人由于没有照相技术,难得留下自己的相貌,年纪大了(或者死后),习惯去请专门的画工给画个像,以留给后人纪念(古人称为传形)。

  杭州的刘以贤,就是干这个的画工,画人像画得特别好。
  邻居有一对父子,这父亲突然死了,儿子就出去买棺材。儿子出门的时候,专门嘱咐其他邻居帮忙去请刘以贤去给他父亲画个像。
  刘以贤接到活儿,就带着工具到了他家。进得家门,发觉里面空无一人,心想死者应该停放在楼上,就踩着楼梯上了楼。
  果然在床上躺着。
  刘以贤就坐在床榻边上,取出工具。刚拿好笔,床上的尸体突然一蹦就起来了。
  刘以贤知道这是成了“走尸”。走尸可能是因为感染了生者的阳气,能够站起来,并且会跟着身边活人的动作而做同样的动作。
  他只能坐着不动。尸体也不动,只是闭着眼睛,嘴张着一动一动的,眉脸之间的肌肉也一撑一缩地做着怪异的表情。
  刘以贤紧张之下想到,自己一动,尸体必定跟着动,不如索性就坐着画像。
  他就摆好纸笔,依照尸体的模样画起来。他的手臂和手指做出的任何动作,尸体都跟着一模一样地做。
  他画了差不多了,实在感觉熬不住了,就大喊有人没~~~快来救救我~~~

  结果无人答应。
  没多久,那家的儿子回来了,看见父亲的尸体已经站立起来,受了一惊,居然晕倒了。
  终于又有个邻居听到了叫喊,上得楼来,看见走尸,被吓得顺着楼梯滚了下去。
  来了两个人,都不顶用。处境艰难的刘以贤只能强行给自己打气,不怕不怕俺不怕~~~~坐着不动,干等下去。

  后来,几个抬棺材的人来了,在下面喊。
  刘以贤稍微放松一点,想起这走尸啊,原来也有个怕处,就是怕笤帚。他就大喊:“你们拿笤帚上来!”
  抬棺材的人有经验,听见楼上这么惊慌的一喊,知道是走尸作祟了,取了墙脚的笤帚,上得楼来,向着那走尸扫过去。
  走尸就倒了。
  大家把先前受惊晕倒的两个人抬起来,灌下姜汤,救醒了,这才把尸体收纳进棺材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