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修天下》
第46节

作者: 金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匠人没有圣人教导,不懂圣人之礼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朱甘棠脾气很好,跟工匠们的关系也很密切,笑着打圆场。

  “哼。”唐县令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还是有得体之人的。”朱甘棠指着下方人群中的一个说道。
  要么打着赤膊,要么衣衫不整的人流里,果然有一个穿得整整齐齐的。
  看得出来,他也是劳累了一天的,衣服上到处都是汗,好几块地方都湿透了。但在出来之前,他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装,在周围这群乱糟糟的人里简直是一股清流。
  “唔?这少年人看着有些眼熟?”唐县令凝目问道。
  “是悦木轩的少东家齐坤,他今年也来参试了。”旁边秦师傅连忙介绍。
  “哦……我记得他四岁就启蒙,七岁就能做诗?”唐县令问。
  “对,就是他。不过商人子弟不能参加科考,只能来徒工试试试。”朱甘棠说。

  这句话意外获得了唐县令的欢心,他抚着胡须笑了两声,说:“经过圣人教导,毕竟还是不同。”
  他们才说了这几句话,又有一个少年走出考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少年看上去比齐坤年纪还要小一点,跟他一样颜容整齐,身姿仪态比他更加出众。
  “好俊秀的少年!”唐县令眼睛一亮。
  朱甘棠看见那少年的脸,也是一怔。旁边秦师傅说:“这不就是那个眼神很好的年轻人?是个讲究人啊!”

  “讲不讲究,还得看手上活计。”宋师傅在旁边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
  唐县令是这里的父母官没错,但宋师傅还是有点不能忍。
  工匠是没什么文化,不像他们读书人处处讲礼仪,热了也要穿得整整齐齐。做得热了,打个赤膊或者只穿个汗衫,都是太常见的事情。
  老师傅这样,年轻学徒有样学样,也跟着这样做。
  宋师傅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天气有多热,做活有多累,是这些坐在高堂里读书写字的“圣人弟子”不知道的。
  凭什么穿得整齐的就是好的,是不是绣花枕头还不知道呢!

  宋师傅语意虽淡,朱甘棠还是听出了里面潜藏的意思。他轻轻睨了他一眼,转移话题道:“考生们都已离场,今天的考试结果已经出来了,不如一起去看看?”
  他一边说一边往楼梯的方向走,意思很明显了。
  宋师傅恭敬地道:“知县大人请。”
  唐县令点点头,跟了上去。
  一行人来到后堂,军吏们已经把所有考生的活计全部收了上来,全部运到这里堆了起来。
  徒工试一共十大门类,每类所有的布袋颜色都不一样。十种颜色分门别类地堆着,看上去还挺赏心悦目的。
  唐县令平时很少接触到这些,这时也有些好奇,问道:“现在就开始判卷吗?”

  朱甘棠征求两位副手的意见:“如何?”
  “也好,早开始早结束。”宋秦两位师傅都没意见。
  朱甘棠派人去准备,没一会儿,笔墨纸砚全部摆上了桌,用来誊写考官们评出的分数。
  “从哪个门类开始?”朱甘棠问。
  两个大师傅都没有马上说话,他们对视一眼,接着秦师傅有点小心地问道:“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是不是要先定个标准?”

  “标准?”朱甘棠疑惑地问。
  “对,我们做木匠活的有句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些徒弟都是各家教出来的,得到的传承都不一样。不定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三个人评起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全是白费工夫。就是各家大人找我们做活,也得要得给个准话,签好字画好押我们才好动工不是?”
  “……有理。”朱甘棠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这个做法跟唐县令习惯的完全不同,不过他思考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这样做的确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这时许问在现场,他肯定马上就会发现,这明明就是文科生和理科生思路的不同啊。

  ”我们平时验收工程都有一些固定的法门,两位大人不妨先听一听?”秦师傅又问。
  “……也好。”朱甘棠再次点头。
  “首先说木工活。木工活分大木和细木两种,大木……”秦师傅非常熟练,开始侃侃而谈。
  宋师傅不擅言辞,说得比较少一点,主要在旁边给他补充。
  朱甘棠一开始只是听,听着听着,就开始提笔把他所讲的记录下来。

  记着记着,一张纸写满了,唐县令主动上前,帮他换了张纸。
  两位大师傅说开始拟标准,就噼哩啪啦开始长篇大论地开始说。
  “二位这是有备而来啊。”两人说到一个段落的时候,唐县令抚须笑道。
  “接到召唤后,就一直在琢磨这事儿,哈哈。”秦师傅笑着说,宋师傅也微微点头。
  有准备总是比没准备要好的,两位大师傅说完自己的意见之后,朱甘棠思忖片刻,也讲了讲自己的看法,三人开始讨论。
  唐县令从头到尾都只是旁听,完全没有插过嘴。听着听着,他的表情不断变化,最后看向两位大师傅的目光,带着深思,已经跟之前完全不同。
  三人讨论得很和谐,很快得出了结论,一共列出了二十条。
  无论什么门类,在本质上都是有相通的部分的。这二十条把徒工试的十大门类全部囊括在了里面,所有门类都可以应用。
  “不错,现在可以开始了。”朱甘棠笑着说。
  这一次,两名大师傅再没有什么意见。

  三人正式开始评分判卷。
  三人各居一处,小吏按顺序把布袋送到他们面前,他们亲手打开看完,评完分数再放回去,送到另一处让另一名考官看。
  评分总分是一百分,按之前判定的二十条依序加减分。
  但按照考试前拟定的标准,满分并不只有一百分。
  木凳之上,每完整实用了一种榫卯结构,就可以加上五分。

  这个加分没有上限,可以无限增加。
  当然,今天在这里考试的都是学徒,能力有限,能掌握四种以上榫卯结构,就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了。普通学徒会的通常就是一到两种最基础最简单的,即使这样也能获得少许加分。
  当然,这五分的前提是“完整实用”。
  这个完整,一方面要看榫卯本身的制作技巧,另一方面也要看它所达到的效果。
  榫卯最基础的功用是连接,连接得牢不牢固,是再直观不过的标准了。
  唐县令正经读书人出身,第一次主持地方百工举,对相关过程其实挺好奇的。
  而且刚才两位大师傅其实是在无形之中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见识了一下工匠也不是他想象中么简单的。
  现在正式评分一开始,他就走到了宋师傅身边坐下,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一个皂衣小吏捧着一个原色的麻布袋上前,唐县令记得这种原色代表的是木工类徒生的作品。
  宋师傅解开袋口活结,把它打开,露出里面的一张木凳。
  唐县令一看这张木凳,立刻皱起了眉。
  “这手艺,也敢来参加徒工试?”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凳,凳面方正,凳腿方正,两/腿之间的横梁也方方正正,一点花巧也没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