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旁边的客栈》
第8节

作者: 扎文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墨昂听到这话,知道老乡是为了自己着想。他是中宁乡派出所的指导员,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一年之中最起码得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条公路边上做检查,对于路上的情况自然是了若指掌。
  而且刘墨昂知道自己的这个老乡说的确实没错。别说是在高原了,就算是在东山,一家新开的路边店要想在短时间内打开名气吸引大量的司机来这里就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可老刘不怕。那口神奇的泉眼给了老刘莫大的信心,而且围绕着那口神奇的泉眼,老刘也做好了一系列的构思,他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把客栈的名气打开。

  可即便是有极大的信心,老刘还是对王朝阳的提醒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又聊了一会儿,王朝阳主要是给这位小老乡交待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尤其是如何和藏胞相处以及如何对待过往司机、游客方面,更是做了着重的叮嘱。
  “……好啦,小刘,等有时间我到你那里坐坐,咱爷儿俩好好的聊一聊。我这边要继续检查了,我就不陪你多聊了。嗯,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什么困难就直接给我打电话。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一定不要慌乱,也不要冲动,给我打电话。”
  “王叔,谢谢您了。顿珠大哥、德勒大哥,等我的客栈具备营业条件了,你俩和王叔一定要来我的客栈坐坐啊。”

  两位年轻的民警笑着点头答应,王朝阳则冲着刘墨昂摆了摆手,整了整衣帽,拿起检查牌领着两个年轻的民警准备开始工作。
  看到人家工作了,刘墨昂很识趣的离开了这里,继续向东转悠。
  这一带属于堆灵村的管辖,虽然这里海拔超过了四千五,但七月末八月初正是高原一年之中最漂亮的时节,除了那些海拔超过五千五的大山上因为万年不化的冰川而一直保持白色之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绿色的。
  白色的冰川和绿色的草原之间有一条极为明显的分界线,那条分界线就是雪线!
  其实这种绿色在堆灵这里存在的时间也极短,只有区区三四个月的时间。
  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那些永远也长不高的草甸依然爆发出了生命中最灿烂的光芒,用让人迷醉的绿色来宣扬它们的存在。

  天空是那种纯粹的让人心醉的蓝,白云是那种纯粹的让人沉迷的白,一眼看不到边的的绿色,自然也是让人心旷神怡。
  一头头体型巨大的牦牛在草原上悠闲的啃食着鲜嫩的牧草,仿佛镶嵌在绿地毯上的黑珍珠。数量相对少很多的羊同样在争分夺秒的进食,这个季节正是养膘的最佳时节。
  一旦进入到九月中下旬,这里的气温就会迅速下降,草场中草就会开始变黄枯萎,那时候这牧草就没有什么营养了。
  所以,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多吃一点,漫长的冬季是很难捱的……
  这里距离太阳的距离要比东山那边近了四千多米。这个距离相比于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但架不住这里的空气条件极佳,几乎没有任何的污染,东山那边的霾这里根本就看不到,所以这里的日照强度极大。
  哪怕这里夏季的最高温度也不过二十来度,可只要你处在太阳光下,一会儿你就能体会到酷热难当是什么意思。
  来到高原已经超过二十天的刘墨昂当然知道这一点了。就算是在日光城的时候,白天只要处在太阳光下,那温度也会让人受不了的。
  高原就是这样,哪怕是在冬季,白天的温度只有几摄氏度,可如果你处在一个避风同时阳光直射的地方,那么你根本就不会感觉到冷的。二大爷还说冬季的白天如果坐在车里,只穿一件衬衣你都不会觉得冷。
  检查站的旁边就是一个大型双面广告牌,上面是日光城啤酒的广告,老刘瞅了两眼,决定中午弄点日光城啤酒喝喝……

  过了检查站在路北边就是那个杂货铺了。
  其实这片建筑规模也不小了,从地图上看,这里原本应该是中宁乡修建的“民族风情园”,可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变成这副模样了。
  继续再向东走,就能看到一块足有两米高的不规则大石头耸立在一座大约一米半高的水泥台上。这种巨石是高原常见的东西,很多风景区包括很多高山垭口上,都会有这种石碑。
  这块巨石大体呈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上面有一个圆形的铜牌,已经有些黑乎乎的了。凑近了看还是能看出这个铜牌是干嘛的。

  圆形的铜牌中间刻有一座山峰的样子,外圈是麦穗,有点像国徽的样式。最外圈的上面是“NATIONLPARKOFCHINA”,下面则是翻译过来的汉字——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铜牌的下面从右到左有五列竖着雕刻的字,最右边一列是“国X院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审定”的字样,中间两列则是大了许多的“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国家级风景名胜”字样,最左边则是“住房和建设部二零零九年十月”的字样。
  老刘点了点头,知道这块由天然巨石雕刻而成的石碑,就是国家对于这个风景名胜区的背书!
  石碑的东边和北边,就是三座大小不等的大型的经幡塔,最大的那座经幡塔刘墨昂目测直径最起码也得在六十米!

  三座经幡塔上面挂满了五彩的风马旗,在山风的吹拂下,这些风马旗发出欢快的“哗哗”声。
  而在石碑的周围,则堆满了大小不一的玛尼堆。
  这些藏胞用石头堆起来的玛尼堆和那些经幡塔、风马旗一样,都寄托着藏胞的祈祷和祝福。
  站在这里环目四周,刘墨昂才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磅礴和大气。

  身后和对面十公里之外就是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山,向东向西都是一眼看不到边、起伏平缓的草场。
  数不清的牦牛在草场中悠闲地吃着草,偶尔响起一两声藏獒那独有的、低沉的叫声。
  这里虽然没有内蒙大草原那么广袤,也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魅力,但站在这里,老刘却能模糊的感受到一种叫做“天人合一”的境界……
  好吧,那是老刘自我膨胀了……
  别以为你站的高,你就真的能够摸到天,你就真能和太阳肩并肩!
  醒醒吧……
  于是老刘晃了晃脑袋,开始向回走。
  不过老刘并没有沿着国道原路返回,他先是向北走了一段距离,真正的进入到了草场之后,这才往回走。
  这一片草场中的牦牛并不多,养的山羊和绵羊的数量看起来也不多,偶尔还能看到几匹藏马。

  和远处的草场比起来,这块草场养的牦牛和羊的数量要少的多。
  但老刘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块围栏草场就是二大爷家的草场。
  二大爷得病之前回老家的时候,经常会说起高原这边的事情,其中就有他家的草场。
  藏北牧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食物来源就是牦牛和羊。当年二大爷落户到堆灵的俄八措小队时,政府就给他分了一片草场用来养牛养羊。
  二十多年前的时候,这里的牧民人均可以分到大约四千亩的天然草场,二大爷当时一家两口人,加起来就是八千多亩的草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