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北宋——历史并不遥远》
第29节

作者: 在你心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11-14 16:37:23
  出发前,赵匡胤对众人说出了他入京的最后条件。正是这道命令,给他的人生和这次政变增添了最为亮丽的一抹颜色。
  “自唐末以来,战乱频起,无数人为了能当上皇帝沾满鲜血,滥杀无辜,我入京之后,你们不得这样做。太后、主上对我有恩,朝廷大臣皆与我比肩,你们不能进犯宫廷,欺凌朝贵、百姓,更不得抢劫府库钱财”。
  “你们能做到吗?”
  “诺”
  跪在四周的将士郑重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五代以来,每逢政权更替都有一个极为残酷的潜规则,那就是军队进入京城后将士都会肆虐的抢劫,滥杀一番。在胜利者的背后,是无数悲惨的故事,是用人命、哀嚎和破碎堆积而成的,这里面有老实的农民,勤奋的商人,无助的女人孩子,还有那些深宫中不为人知的哭泣。
  一帝功成,又何止是万骨枯!
  但赵匡胤没有这样做,他制止了这样惨剧的发生,此前的人都是为了权而夺位,从不管他人的死活,赵匡胤不是,虽然他也是为了权力,甚至说是私欲,但他同时还具备了其他人不能具备的一点,理解他人的痛苦,了解生存的不易。
  他没有忘记童年时期石敬瑭、耶律德光等人的军队入城后的烧杀抢掠,更没有忘记母亲、妻子恐惧的神情和无助的叹息。他也亲眼见证过郭威领兵入京后,京城的黑暗,这些经历让他深刻的明白人平庸的耻辱,也知道了身为弱者想要在这乱世生存下去的艰难。可事实是这些无辜的人并没有做错什么啊。
  就让这一切结束吧,虽然这样做会打消很多将士的激情,会让很多人不再积极,但我依旧会坚持这样做,因为我相信这样做对的。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无辜夺去他人的生命和做人的尊严。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命令,在我看来就已经将赵匡胤与历史上他人的政变、夺权、篡位区分开来。

  历史已经证明,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历史选择了赵匡胤,这是当时无数生命的幸运,这更是历史的幸运。
  日期:2020-11-15 19:50:10
  大宋
  所谓时穷节乃现,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急的关头体现出来,它代表着一个人的骨气与信念。
  骨气是对民族大义的忠诚和天下为公的坚守,信念则是对传统文化的浸润与培植继而对精神的追求。
  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如近百年前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在国家最危难关头,在抗日战场前线留下绝笔,写下了他人生最后的遗言:“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绝不致亡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大义凛然,绝笔写完,张自忠随后支身加入战场,浴血奋战直至战死。这种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这样的气节也使之成为我们后人的精神偶像。
  行动与结果是气节最好的证明,但往往它还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那就是在很多人的嘴里,这类人整日高谈论阔,满口的仁义道德,时常把气节当作棍棒去挥打他人,但往往需要他们挺身而出做出表率的时候,他们却对自己又是做不到的,这种人是让我们鄙视的,对于此刻身为后周宰臣的范质、王溥等人而言更是如此。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陈桥兵变的消息一经传至京城宫廷,朝臣一片哗然。宰臣范质呆坐在宫中,这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道晴天霹雳,三天前,正是他让赵匡胤带兵出征,但他对此一切却毫无察觉,确切地说,这是他政治上的失败。
  此时的王溥就在他的身边,他几乎掐着王溥的手快要出血,说出了对这次错误人事安排深感懊悔的话:
  “吾辈仓促遣将,这是我们的过错啊”。
  但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来追究埋怨这些了,贯彻大殿的是所有人的惊恐与不安。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斥责谁都已经没有意义了,该来的始终会来,还是想想该如何应对这一刻的到来吧。
  到底范质等人是受过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随即当场陈说大义,表示要与赵匡胤这样的小人不共戴天,誓不妥协,群臣也深受感染,慷慨激昂,纷纷表示要为正义以身许国。

  但此刻在朝堂之中,还有一个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他没有惊慌,也没有表态,听到这样的消息,他选择了沉默。
  这样的行为,让他在众人的队伍里多少显得有点不合群,有人开始说他贪生怕死,有人说他没有气节,他没有回应,他只是默默的退出了朝堂,去做他认为该做的事,这个人就是被他人所看不起的武将韩瞪眼,韩通。
  这一天的早朝上,有一群为正义发声的人,和一个沉默不语的人,然而他们最后的结局分别如下:
  范质与王溥在赵匡胤入城之后第一时间去见了他,一番对话之后,侍立在赵匡胤身边的将领罗彦环拔刀而出,呵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面对刀剑的威胁,他们退而拜首,大呼万岁。
  信誓旦旦口称要以一己之力拯救朝廷危亡的他们,妥协了,仍官居原位直至退休。
  韩通从早朝上退下来并不是想要逃跑,这些文臣低估了他的气节,他决心力挽狂澜拯救危局。

  韩通第一时间去了他所属的侍卫司调兵,却发现大多数侍卫司士兵都已被赵匡胤抽调出去,无奈之下他只得赶回府邸组织家兵准备做出最后的抵抗,虽然他知道这并不能真正拯救国家,他也明白这一去必死无疑,但他知道,履行诺言,尽到职责的意义要远大于苟且偷生。虽然最终结果无济于事,但他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兑现了自己对柴荣的诺言。
  韩通在回家的路上撞见了赵匡胤的先头部将王彦升,并被王彦升追杀至其府邸,全家老小葬身于刀下,宁死不从。
  他成为了后周唯一的殉节者,但无论如何,他在泉下也无愧于柴荣。
  这是一个有气节有真正勇气的人,是值得我们所尊敬的人。因为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敢于在刀剑面前体现自己的气节,无谓生死。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忠良之节。诺言与谎言只在顷刻之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