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两宋》
第6节

作者: 海历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有说法是他把这两人都给杀了,但我认为他不可能杀惠璘,尽管这会让他暂时性地更安全,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从这件事中也不难看出在这段时间里郭无为的权利和地位以及他在刘继元那里所受到的信任是多么的令他人遥不可及,甚至连作为枢密使这种高官的马峰都不敢违逆他郭无为的意志,如此也可以说明刘继元这人还真的是知恩图报。
  事实上,郭无为这是一步险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尽管他权势熏天可他想把所有知情者都杀了显然不太现实,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事就被刘继元身边的亲信太监卫德贵给知道了。但是,卫德贵并没有轻举妄动,郭无为在这次的灭口行动中具体都干了什么无从查证,但应该是没有留下什么对他明显不利的把柄,也正是因为如此卫德贵才没有采取行动打倒郭无为,原因很简单,郭无为现在是刘继元的第一大红人,他卫德贵还不至于只是凭借一点的蛛丝马迹就向郭无为公开叫板。

  对于郭无为来说,虚惊一场之后他现在又可以放松一下神经了,尽管现在大宋的军队现在已经攻进来了。
  何继筠的大军到达太原地界后马上就又跟北汉军队干架了。也许是见宋军的前锋兵力不怎么多,北汉人出城主动来找何继筠干架,但结果仍然和上次一样,甚至是比上次败得更惨,他们不但在家门口被击败了,而且连他们的带头大哥张环和石赟都被宋军给活捉了,宋军打扫战场还收获了北汉人留下的五百余匹战马。
  此战北汉军被何继筠打得大败而逃,宋军趁势直追,但北汉人打仗不怎么行可运动神经却很发达,他们一顿猛跑进了城,宋军竟然没有追上。太原城的城门就此给关上了,宋军的大兵们在脑袋被碰了一头的大包后怒不可遏,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他们一把火把太原城的延夏门给点燃了。当然,这门最后肯定是没烧坏,顶多就是点了一堆火,要不然宋军就已经进去杀人了。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何继筠在这一路上所发生的战斗,无论是在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还是在明代陈桱的《资治通鉴续编》以及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里边都有这样的一句话: 马峰至洞过河,与李继勋等遇,何继筠以先锋击破之,斩首二千馀级,擒其将张环、石斌,遂夺汾河桥,傅太原城下,焚延夏门。也就是说,张环和石赟是在之前的洞过河之战里面被俘虏的,但在《宋史.何继筠传》里又有这样的一句话:至涡河,与并人遇,击走之,夺汾河桥,败其众于城下,获马五百匹,擒其将张环、石赟以献。也就是说,这二人是在太原城下被俘虏的,而我选择相信后者。

  可能有人也发现了,在三部《通鉴》里面,姓石的北汉军官叫石斌,而《宋史.何继筠传》里那个人叫石赟。这就是文字记录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有些真相永远都不会得知。

  刘继元听到宋军杀退了北汉兵,他大怒,于是决定派遣自己的皇宫禁卫军出去让何继筠见识一下他的厉害。北汉的殿直都知郭守斌领内直兵出战,这群旌旗鲜明、衣甲耀眼的仪仗部队跟着郭守斌就出城了。何继筠手下的这群宋兵正在气头上无处发泄,眼看这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北汉禁军出来了顿时两眼大冒火星,他们就像饿狼一样向北汉禁军扑了上去。北汉的仪仗队哪里见过这样的敌人,但老大郭守斌亲自督阵肯定是要打一场的。

  两军就此杀成了一片,短兵相接之后双方陷入缠斗,眼看自己这边快要顶不住了,郭守斌于是亲自上阵冲了上去,但悲催的是他这次头上没有带主角光环,一支流箭飞过来正好扎在他的身上,他是否落马不得而知,但北汉禁军这边就此军心浮动。老大都挂彩了,咱们还打什么打?郭守斌也是没奈何,他又不是夏侯渊或者韩常那样的猛男,这个时候他只知道自己好疼,最后他只好带着自己的弟兄往城里跑。郭大人倒是跑了,可后面为他挡枪眼的弟兄们却死在了太原城下。

  太原城的大门又关上了。何继筠只是先锋,他只能野战不能野蛮地攻城,况且他也没有攻城的器械,这边北汉人把大门一关,他就只能在下面干瞪眼。不过,很快李继勋率领的庞大军团就来了,太原城上空就此战云密布,而则城下则是如蚂蚁一般的宋军。
  宋军并没有马上攻城,因为赵匡胤不想蛮干,他想智取,李继勋的大军只是要起到一种威慑作用而已。至于如何智取,赵匡胤早就想好了——不知道他通过什么途径把四十多份的官爵委任状送到了郭无为手里。这是赵匡胤给北汉的四十多位高官的委任书,包括北汉的皇帝刘继元在内。赵匡胤封郭无为为安国节度使,封刘继元为平卢节度使,而包括北汉枢密使马峰在内的其余高官也都被封为大官。

  看上去皇帝和宰相居然是一个级别的官职,实际上并非如此,同样是当市长,上海和铁岭能一样吗?刘继元的平卢节度使比郭无为的安国节度使肥多了!
  赵匡胤的意思很明显,只要你们投降,从此一生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日期:2020-10-14 22:16:14
  面对赵匡胤派人送来的这一大堆册封诏书,郭无为陷入到了长久的沉默和思考之中。
  宋军终于是杀到太原了,而赵匡胤的封官诏书这时候也到手了,如他郭无为所料,赵匡胤没有亏待他,而且这个安国节度使也可谓是名副其实——但前提是北汉真的就此投降了。对于赵匡胤给自己的官职他没有意见,赵匡胤给刘继元的官职他也没有意见,可对于其余的那一大堆封官诏书他不但有意见,而且意见很大。
  赵匡胤的意思很明确,他希望郭无为能把这些诏书分别送到北汉的高官们手里,如此就会彻底瓦解北汉朝廷的这帮大佬们死硬到底的斗志和决心。大宋和北汉的实力对比只要是个脑子健全的人就都知道孰弱孰强,而北汉被大宋吞并也是迟早的事,与其死扛和大宋打生打死还不如乖乖地投降还能就此为华夏的统一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而且还能继续当大官,对于北汉的这些公卿大臣来说就此投降宋朝是有大利而无小害的。至于所谓的忠义名节,很抱歉,恕我孤陋寡闻,我实在是不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是像杨业那样忠于自己君王的硬汉。

  郭无为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做了一个决定,他只把自己和刘继元的封官诏书留下了,其余的都被他藏了起来,但我怀疑他不是藏,很有可能是直接把那些诏书给扔垃圾桶了,甚至是毁了。
  贫道我一把年纪辛辛苦苦地整日担惊受怕地给大宋皇帝当奸细,到头来大功告成却还要便宜你们这帮什么也没干的人,真是岂有此理!凭什么啊?我和刘继元吃肉你们喝汤也就算了,可你们竟然也要跟着吃肉,做梦!
  这就是郭无为,这就是道行高深的武当山道长,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郭无为的行为生动地诠释和演绎了这句话。吝啬?小气?或许都有,但我觉得在郭无为的行为真的体现了一个人视野和格局大小的重要性,他能做到宰相实在是天赐之福,如果是在大宋他绝无可能成为国之宰辅。我甚至可以说,郭无为的这个行为在根源上决定了北宋此次征伐北汉的成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