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两宋》
第38节

作者: 海历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试问:长此以往,中央政府的一号首长、当今朝堂之上的第一人赵普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好你个小破孩!当初你妈妈叫我带你出去玩时,你嘴上的毛都还没长几根,没想到现在居然这么膨胀了,竟然把手伸得这么长。你仗着有你哥哥给你撑腰就可以有恃无恐了吗?别忘了,你哥哥还管我叫大哥呢!既然你这么没规矩,那我就让你懂点规矩。

  在另一头,面对实力和野心都极具膨胀甚至还主动去跟朝廷内外的大臣和禁军殿前司控鹤军指挥使暗中勾联的这位亲弟弟,赵匡胤又会怎么想?事实上,他才是这“三兄弟”里面最难做的那一个,他被夹在了中间好不难受。一边是雄心勃勃且小动作不断的弟弟,一边是大权独揽且嚣张跋扈外加总是被人告发贪赃敛财的大哥,这两边都不是省油的灯,但他对两边都不忍心下手。
  想当初这赵氏三兄弟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可如今却因为各自所处的位置而变得心生嫌隙,可这就是权力场的真实写照。没办法,权力这个东西是会侵蚀人性的,也是根本就不认人的,别说关系好的兄弟好友,就连父子骨肉都逃脱不了被权力左右的这个铁律。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好戏是不是就该正式开场了?很遗憾,我们在前面就已经说过这场党争牵扯到了未来的太宗陛下且光义兄还是主角之一,因此如今的我们没法在史书里看到这场持续了很多年的争斗究竟达到了怎么样的激烈程度,也不知道这中间的过程有多么的惊心动魄,更不知道双方具体都用了哪些手段相互扔砖头。因为太宗陛下是伟光正,史书里怎么可以有那些会玷污其伟光正形象的内容呢?因此,如今的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在史书中所记录下来的看似毫无关联时则暗藏玄机的碎片信息去感受当年的那场宋朝顶级权力场的龙争虎斗。

  日期:2020-11-06 08:03:47

  我们在这里先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一些事实,然后再试着从中去给赵光义和赵普之间的这场明争暗斗做出某个定义或是整体性的结论。
  乾德四年(公元966年)8月,川东重镇梓州的官场发生了一场超级地震:梓州的一、二、三号首脑人物枢密直学士兼知梓州冯瓒、梓州通判兼殿中侍御史李檝、梓州监军兼绫锦副使李美一同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而且宰相赵普极力主张将此三人处死,赵匡胤不同意,赵普执意劝谏,但这一次赵匡胤没有屈服。
  这里想多说几句。
  作为在唐宋时期仅次于成都的蜀川第二重镇,梓州可谓是风*一时,曾经旅居梓州的杜甫曾经用诗歌记录了梓州的繁华和美丽: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奉送崔都水翁下峡》,夜深露气轻,江月满江城——《玩月呈汉中王》,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望牛头山亭子》。杜甫当时为避战祸跑到了四川,而在如今的四川有两座杜甫草堂,一座在成都,另一座就在梓州,但愿蜀地的安宁让这位人生坎坷又亲眼见证自己国家由盛转衰的诗人获得了心灵上的抚慰与慰藉吧!

  如今的梓州早已不复其往日的荣光,而它现在的名字叫做三台,在全国范围内这只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小县城。这里面的原因太多,但对比一下曾经让天下人趋之若鹜心心向往的洛阳、开封甚至是西安如今的境遇,梓州或许也就会平衡很多,即使是名字变得低矮挫,可再对比一下常山和兰陵如今的名字想必也会瞬间释然而笑。
  如今的三台早已经没有了梓州当年的贵族气息,其在川蜀的地位更是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唯一能够依稀看到一点当年影子的就是环城而流的一条水面宽阔的大河,虽然深度不及成都的府南河,但宽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有它还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在陆上和水路的繁华和沧桑。不过,这个地方在当代倒是出了两个共和国的上将,原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和原国防部长梁光烈都是这里出生的人。这二人都不是什么当地名门望族出身,而是生长于遍地丘陵的平民之家。

  回过头再来说乾德四年梓州官场的这场地震。这三人最后的结局是冯瓒削籍罢官并流放沙门岛,李美削籍罢官流放海门岛,而且是逢恩不赦,等同于是犯了十恶不赦之罪。至于这个李檝,与他的两位同事相比,他几乎就是啥事没有,只是罢官,但后来又当上了御史。为啥?因为这个人曾经是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孝明皇后的老爸王饶的幕僚,也就是赵匡胤老丈人王饶手底下的一个的宾客,而且在当皇帝之前赵匡胤与此人颇有交情。

  是不是有点黑色幽默?不必讳言,从古至今,人脉都是行走江湖的第一大杀器或者护身符。
  冯瓒到底干了啥会被如此严重地处罚?他可是朝廷的高官且主政一方的要员,而且赵匡胤对他非常欣赏并有意将他派到地方上去锻炼准备将来让其进入宰执大臣的行列。另外,赵普为何会执意要杀掉冯瓒?要知道,当初平定后蜀之后可是他推荐冯瓒去镇守川东重镇梓州的。
  按照宋史白纸黑字的官方说法,赵匡胤对冯瓒毫不掩饰地欣赏和夸赞让赵普大为嫉妒,于是就想着法子整冯瓒,但大人物出手收拾人怎么能像瘪三打架或是泼妇骂街呢?于是,赵普就想着来点高明的、有点技术含量的。
  先声明一下,对于宋史中说赵普嫉妒冯瓒受宠这种说法我是有些怀疑的,在理论上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皇后因为皇帝老儿在她面前夸了某个妃子,于是皇后娘娘就想着搞死这个可恶的女人。不过,我不认为赵普会这么的没身价,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决定要向冯瓒动刀子一定是另有原因,比如冯瓒跟那位“伟光正”的开封府尹赵光义同志之间有些什么故事。

  来看过程:就在冯瓒刚在梓州以数百士兵打退三千匪兵外加万余被其裹挟的流民对梓州城的进攻之后,一个赵普之前安插在冯瓒身边的卧底跑回了开封,然后敲响了登闻鼓。这个登闻鼓一敲可是会把皇帝直接给震起来的,若非有非常之事是不能乱敲的。
  这个人见了赵匡胤之后就说了冯瓒、李美和李檝三人在梓州的种种不法之事,具体是啥不清楚,反正就是各种贪赃枉法。赵匡胤急召这三人回京对质,而冯瓒等人当然是拒绝认罪,于是赵匡胤开始走司法程序。告状的这人尽管口若悬河但却苦于没有证据,这案子就陷入了僵局。眼看快要煮熟的鸭子要飞,赵普急了,他派人千里跃进到潼关去翻冯瓒等人的行囊。结果是,他们在冯瓒的行囊里找到了价值不菲的金银细软,而这些都是打包封好的,上面的封条上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刘嶅。

  那么这个刘嶅是谁?这人是开封府的判官,是赵光义的重要幕僚,也就是说赵普的这个千里查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冯瓒事败决定向刘嶅行贿,希望通过刘嶅向赵光义讲情,然后让赵光义去向他的皇帝哥哥说情。最后,在赵普的“证据”面前,冯瓒认罪了。这件事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这情节太熟悉了,这不就是宫廷斗争剧里常用的栽赃嫁祸大法吗?没错,因为这事涉及到了未来的太宗陛下,所以宋史里的官方说法就是将这事定性为赵普陷赃冯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