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风云——让我们一起回望这最坏的也是最好的时代》
第54节

作者: 佟佳明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后梁贝州(今河北南宫东南)刺史张德源已据州抗晋逾一年。张德源见到河北诸州皆为晋国所有,至此亦有降意。张德源召集将士商议,众人认为此时已经穷途末路,现在穷而后降恐不能免死,于是共杀张源德,仍婴城拒守。直至城中粮尽、以人为食,方请求携械出降,并约定事定后再释甲兵,解除武装。晋国假意许之,其众三千出降,俟其释甲后,围而杀之,三千人尽死。晋王以毛璋为贝州刺史。至此,后梁河北州县尽入晋国版图,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尚为后梁所守,梁晋形成夹河(黄河)对峙的局面。围绕着争夺魏博镇的这场战争,以晋军全胜后梁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梁末帝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哀叹说:“吾大事去矣!”

  4、吴越绕道入贡于梁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后梁嘉奖吴越王钱镠贡献之勤,特加钱谬为诸道兵马元帅。吴越与后梁之间隔有淮南杨吴(杨吴不附后梁,且是吴越敌国),钱镠召人出使后梁,人皆视如畏途,无人敢应召。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五月,钱镠以浙西安抚判官皮光亚为使,假道闽之建州(今福建建瓯)、汀州(今福建长汀),跨虔州(今江西赣州),然后假道楚之郴州,经潭州(今湖南长沙)、岳州(今湖南岳阳),仍假道荆南入贡于梁。至贞明四年虔州为吴攻取,吴越遂改由水路出海,经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登陆始达大梁(今河南开封)。钱镠因为国小力弱,自知实力不足,为了能在群雄割据的乱世中生存,遂采用了向中原朝廷称臣纳贡的“事大政策”,以牵制邻国,尤其是杨吴和之后的南唐,从唐朝末年历五代而至北宋,这种政策始终未变。

  5、蜀取岐之宝鸡、陇州
  前蜀通正元年(916年)、后梁贞明二年八月,蜀以王宗绾等帅十万兵自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攻岐国宝鸡,以王宗播等领兵十二万出秦州(今甘肃秦安北)取岐之陇州(今陕西陇县)。十月,王宗绾等出大散关,破岐兵,取宝鸡;王宗播等出故关,攻陇州,岐保胜节度使李继岌(桑宏志)弃州降蜀。两军又会同攻凤翔(岐国大本营),恰逢天降大雪,蜀撤军。
  6、契丹寇晋(天皇王阿保机)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丹神册二年八月,契丹王耶律亿(阿保机)帅诸部兵马三十万,号称百万军取道麟州(今陕西神木北)、胜州(今内蒙托克托西南),乘晋不备,攻陷河东蔚州(今河北蔚县),虏振武节度使李嗣本,转而又攻云州(今山西大同),晋大同防御使李存璋全力拒敌。九月,晋王李存勖亲自领兵救云州,行至代州,契丹闻讯撤军,晋王亦班师返回。晋王遂升任李存璋为大同节度使。

  7、契丹称帝建元
  辽神册元年(916年)十二月,契丹王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契丹国人称他为天皇王(即辽太祖)。
  契丹原为胡服骑射之族,部落众多,各部落为了疆域、猎物等争夺不断。耶律阿保机以良策治军,所在部落日见昌盛,终于统一契丹八部。塞外物资匮乏,契丹族便开始了南下侵扰。而此时的中原之地也是群雄逐鹿,于是中原河北的地方势力亦时常勾引契丹以为外援,契丹则从中获利。在互相的利用与被利用中,契丹族加强了与中原的接触,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给阿保机以巨大的震撼。阿保机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于是仿效汉制,以妻述律氏为后,备置百官,又在城南别建汉城,以汉人居之。阿保机自此之后野心更盛,“颇有窥中国之志”。

  8、契丹的汉人宰相韩延徽
  韩延徽(882年—959年),字藏明。幽州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辽开国功臣。韩延徽原来是刘守光手下的参军,在晋王李存勖攻略燕国时,燕王刘守光派韩延徽赴契丹求援。阿保机因燕主刘守光无信而不肯发兵救燕。在面见耶律阿保机的时候,韩延徽坚持不肯向阿保机行跪拜之礼,惹得阿保机大怒,将他扣留下来,命韩延徽牧马于野。
  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劝谏说:“此人守节不屈,乃今之贤者,为什么要让他去放马,让他受窘迫和侮辱呢?应该礼而用之啊!”
  阿保机觉得述律平的话很有道理,就召见韩延徽并与他谈论军国大事,韩延徽应对如流,深合阿保机心意。阿保机大喜,当下就下令让韩延徽参与军政谋划,韩延徽从此成为阿保机的谋主。
  契丹在进攻党项、室韦,征服各部落的战争中,韩延徽筹划出力最大,深得阿保机信任。接着韩延徽又奏请阿保机建牙开府,建立城郭,对城乡加以分别,又建造汉城让被降服的汉人居住下来,并为这些汉人择定配偶,让他们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韩延徽出力甚大。
  韩延徽毕竟思念汉地,有一次偷偷跑回幽州探视家人,乘便到了晋阳,拜见晋王李存勖。晋王李存勖想将韩延徽留在幕府,命他掌管文书。晋王手下的掌书记王缄妒嫉韩延徽的才能,于是秘密向李存勖告状,说韩延徽反复无常,先为燕国做事,又称臣于契丹,现在又来到晋国,不可信赖。韩延徽惧祸,东归幽州省母后,复归契丹。
  阿保机失去韩延徽,如失臂膀,现在韩延徽复归,阿保机喜出望外,拍着韩延徽的后背说:“这段时间你到那里去了?”(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韩延徽说:“我思念母亲,想回乡探母,怕您不允许,我就自己偷偷地跑回去了。”(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阿保机又问他去而复来的缘故。韩延徽说:“忘弃父母称为不孝,背弃君王乃是不忠,臣尽管斗胆逃走,臣的心却是在陛下这里。所以臣又回来了。”

  (太祖问故。延徽曰:“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阿保机听了他的话,大喜,给他赐名为”匣列“,“匣列”在契丹语中是“复来”的意思。而且当下任命韩延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信用如故,中外事悉令参决。
  契丹建国之初,百事草创,营都城,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有序,史称皆韩延徽之力。辽太祖与韩延徽这种君臣间的信任和配合,古来可贵,在中原王朝也是并不多见的。阿保机称帝,即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当初,韩延徽南奔,耶律阿保机梦见有一白鹤从帐中飞出;而韩延徽快回来的时候,耶律阿保机又梦见白鹤飞入帐中。第二天早晨,耶律阿保机就对侍臣说:“延徽来了。”不久,韩延徽果真回来了。

  后来李存勖派人出使契丹,韩延徽借机给李存勖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北上契丹的原因,他在信中说:“不是我不留恋英主(指晋王李存勖),不是我不思念故乡,我之所以不留在您那里,是因为害怕王缄陷害我,因此我把老母亲托付给您,请您照顾她。”韩延徽还在信中向李存勖保证:“只要我韩延徽在契丹,就保证契丹不会南侵。”晋王李存勖时常命幽州长官去看望韩延徽的母亲,让她丰衣足食、安享晚年。韩延徽感晋王知己,劝契丹勿深入为寇,故终后唐庄宗之世,二国无大战,契丹不深入为寇,韩延徽亦有力焉。(《契丹国志》记载,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南牧,延徽之力也。”)

  9、闽浙联姻、晋楚通好
  后梁贞明二年(916)十二月,吴越王钱镠为其子钱传瓘迎娶闽王王审知次女,自是,闽与吴越通好。楚王马殷听闻晋王李存勖平河北,遣使通好,晋王亦遣使报之。
  10、前蜀改元天汉,改国号大汉
  前蜀通正元年(916年)、后梁贞明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蜀大赦,改次年为天汉元年,国号“大汉”。

  11、闽铸铅钱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闽铸铅钱,与铜钱同时流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