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平三藩始末》
第2节

作者: 攀登者ABC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户部的官员也抱怨:三藩用于养兵、行政和生活开支,朝廷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但还是经常不够用,因欠饷而发生兵士逃亡、暴动的事时有发生,每有饷不足,他们就连章告急。有了剩余,又隐匿不报告,支用情况也不叫户部核查。三藩需求浩大,常使各省为难,也使负责钱粮的户部疲于奔命,整个财政为此陷入困难境地。
  圣祖明白,三藩的存在,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成为朝廷的巨大隐患,在经济上,也已成为国家的巨大负担。因此,圣祖十分关注三藩尤其是云贵的动向,开始有目的地进行人事变动,想尽办法笼络、分化吴三桂的部属。
  日期:2021-03-07 19:04:00
  二

  吴三桂部下有个总兵名叫王辅臣,四十多岁年纪,原属明末农民起义军,善骑射,马上如飞,很会带兵打仗,是员猛将。跟清兵作战时,几乎没有人敢跟他敌对,所以清军给他起了诨号:“马鹞子”。后来跟从上级降清,几经辗转,又随吴三桂镇守云南。
  本来王辅臣很受吴三桂器重,但因一件小事与吴三桂闹了点矛盾,竟赌气瞒着吴三桂,秘密向朝廷申请将自己调离云南。圣祖马上同意,还将他提升为陕西提督(从一品武职),驻平凉。朝廷的任命下至昆明,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如失左右手,叹息说:“王辅臣这小子花了多少家私,竟这么胡干。”王辅臣接到任命后向吴三桂辞行,吴三桂拉着他的手,留着眼泪说:“你到了平凉,不要忘了老夫。你家里穷,人口多,万里迢迢,怎么受得了?”说罢,当即令人取出两万两白银,赠给王辅臣做路费。

  王辅臣进京述职时觐见了圣祖,圣祖见他身长七尺有余,面白少须,眉如卧蚕,外貌很像世人描绘的三国名将吕布,且又久闻其勇武之名,圣祖很是欣赏。对他说:“朕很想把你留在朝中,朝夕接见。但平凉边庭重地,又非你去不可。”圣祖特命钦天监为他选择一个好日子动身。到临行这一天,圣祖接见他,温言细语,谈了很久。御座前有蟠龙豹尾枪一对,圣祖指着枪说:“此枪是先帝留给朕的。朕每次外出,必把此枪列于马前,为的是不忘先帝。你是先帝之臣,朕是先帝之子,他物不足珍贵,唯把此枪赐给你,你持此枪往镇平凉,见此枪就如见到朕,朕想到留给你的这支枪就如见到你一样。”

  王辅臣感动的拜伏于地,久久不起,涕泣说:“圣恩深重,臣即使肝脑涂地,也不能稍报万一,敢不竭股肱之力,以效涓埃!”

  除了王辅臣,圣祖还把吴三桂藩下参将(正三品武职)张足法破格提拔为云南援剿右镇总兵(正二品武职),并在京城接见了他。同时,还提拔吴三桂藩下参将王永清、副将(副总兵,从二品武职)王景等,分别晋升为贵州黔西镇、云南援巢右镇总兵。
  过去,凡是吴三桂提请的官吏人选,吏部、兵部直至皇帝无不应允,自圣祖亲政起,吴三桂提补各官,朝廷多不批准。吴三桂的女婿胡国柱、幕僚方光琛向吴三桂进言:“朝廷已经怀疑王,王应当想个自全之计。”
  吴三桂以退为进,上疏朝廷:自感“两目昏瞀,精力日减”,请求辞去总管云贵两省事务。清圣祖毫无挽留之意,马上来了个顺水推舟,在对吴三桂的赞扬声中,批准了他的请求,趁机又把他选任大小官员权收回吏部。
  可没过三个月,云贵总督卞三元、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忽然联合上奏,力陈吴三桂的功劳,请求朝廷仍命吴三桂总管云贵事务。
  本来,朝廷把吴三桂掌管的权利归还云贵总督、巡抚、提督等文武将官,照理,他们应该高兴,可是,他们却一反常理,居然不肯接受应得的权利,宁愿让给吴三桂。可见,他们跟吴三桂的关系密切。他们三人的反常举动,应该是得到了吴三桂的授意和默许。
  按理说,张国柱等人的疏言有忤皇帝意旨,但是,圣祖并没有动怒,还特作解释:“吴藩以精力日减奏请,故照所请允行。今地方已平,若令王复理事务,恐其过劳,以致精力大损。”圣祖的口气相当平和,丝毫没有责备之意,解释也合乎情理,因为圣祖很清楚,他没有必要在此时激化矛盾。当然,圣祖在削去吴三桂权利的同时,也担心引起吴三桂的疑虑,便马上进行安抚,提升吴三桂留在京城的儿子和硕额驸吴应熊为太子太傅。

  之后,圣祖有意把自己亲信之人派往云贵。圣祖先后把吏部右侍郎曹申吉简派为贵州巡抚,调原任贵州巡抚出任河南巡抚。同年,云南巡抚李天溶请求告老还乡,圣祖批准,另派原任江宁巡抚朱国治为云南巡抚。原任云贵总督卞三元是吴三桂的老乡,他自感夹在吴三桂与朝廷之间左右为难,便效仿李天溶请求告老还乡,回辽东终养老母,圣祖也不挽留,马上提升直隶巡抚甘文焜为云贵总督,然后,又提升陕西陇右道李兴元为云南按察使。

  以上凡属云贵军政大员调进调出,提升罢免,都出自吏兵两部铨选,由圣祖钦命,吴三桂无从插手。同时,还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特权,规定:凡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吴三桂已窥见朝廷正在逐步削弱他的权力,他当然不希望大权旁落,便寻找时机,希图夺回某些权力。

  吴三桂生平最看重兵权,他当年征伐云贵时,清世祖授予他大将军印,执掌征伐大权,按规定,事平后,就应该上缴大将军印,但是吴三桂迟迟不交。朝廷授意一位内大臣对留在京师的额驸、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说:“以前,永历在缅甸,边疆事多,所以才给你父亲将军印,为的是重事权,便于集中号令。如今天下大定,还据有不还,这是为什么?”
  吴应熊明白了朝廷意图,这是要他父亲主动把大将军印交上来,免得由皇帝亲自下诏索要大将军印,有失吴三桂的颜面。吴应熊赶紧向他父亲通报了情况。吴三桂不得已,这才上疏,把大将军印交回朝廷,心里却不舒服。
  吴三桂上交了大将军印,并不意味着他失去兵权,云贵两省的兵权仍然牢牢控制在他手中。他要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自从他降清二十多年以来,跟随他出生入死的一大批将领,多已战死、病死,现在所剩无几。吴三桂不能坐视自己的力量被削弱,于是,他大量启用诸将子弟和外招来的有用之才加以训练。吴三桂以《黄石素书》《武侯阵法》等兵书为军事教材,让他们学习掌握军事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以备将来将帅之选。

  当时,云贵一带的“苗蛮”等族,以相互仇杀为寻常,治理之道,不能不与内地有别。当地有见识的官员都认为,只有聚众劫杀,侵犯地方的,才可以兴兵镇压。其余因内部争财或私人有仇而互相攻杀的,不必兴兵,只按旧列处罚一方,即可消除冲突。他们认为,这才是安定边疆的正确方法和长久之道。但是,吴三桂却不取此治边之道,动辄出兵,兴师动众,耗费粮饷,在所不顾。他想利用战场实战提高藩属子弟的军事经验,还可借此巩固自己在云南的独尊地位。同时,又给朝廷造成一个映像:云贵粗野之地难以治理,非常需要他这个强人来镇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