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文学时代》
第16节

作者: 海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昌敏一直盯着于东在看,当见到于东眼中惊讶的表情时,他松了口气,看来于东是不知道海子没有出版诗集,而不是知道自己有整理诗集。
  刚才去拿本子的时候,刘昌敏一直在想,如果于东真的知道自己有整理诗集,那可太恐怖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跟人说过这个事情。
  于东翻了翻刘昌敏的本子,里面是钢笔手写的诗,字体很工整,看得出来刘昌敏在写的时候非常小心认真。
  这本手写诗集于东上一世见到过,但那是跟刘昌敏认识了好几年后的事情了,没想到这一世这么快就见到了它。
  要整理这样一本诗集并非易事,现如今没有网络,不是什么东西一搜就能出来,海子的很多诗又未见于知名刊物,所以要花费很多心思去搜集资料。
  还有些小报上会出现一些仿诗,也多署上海子的名字,这样一来就需要刘昌敏仔细甄别。还有些诗歌确实是海子所写,但是没有公开出版,只是由其他人以口相传,中间难免有错漏,又需要比较好几个版本。

  于东用手轻轻抚摸着本子,感受着其中浸润着的刘昌敏的心血,最终还是把本子还给了刘昌敏:“这本子太过珍贵,你还是好好收藏起来,免得在我手上受些破损,那我罪过就大了。”
  “嗐,不过是闲暇无聊时随手抄的一些诗,哪有你说得那么夸张。”刘昌敏笑着说道。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手却已经不由自主地捏住了本子。
  见他这忸怩样子,于东暗自觉得好笑,也不忍心再逗他,松开本子还给了他。
  “我再去找一本其他人的诗集给你吧,或者弄两本诗刊。”刘昌敏说道。
  于东摆了摆手,表示不用:“我脑子里面还算记了些诗,实在不行就用你带的那本。”
  “也好。”刘昌敏点了点头,他其实也觉得无所谓。
  他们这个读诗会,也不过是空闲时交流感情用的,没有那么多讲究,今天于东过去,即便只是听别人说也没什么。
  等刘昌敏回去把本子放好之后,二人去了一号教学楼。
  到地方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到了,有六个人。
  于东扫了一眼,都是些熟面孔。
  工美三年级辅导员何煜,油画系的刘美琴、朱钰两位女老师,表演系的林珲,声乐系的吴爱媛以及学校的体育老师冯明。
  这六个人加上刘昌敏算是他们这个读诗会的核心成员,还有其他人,却没有他们七个人来得勤快。比如于东,上一世就是刘昌敏带他来的读诗会,只不过他一般情况都是一两个月来那么一次。
  见到有新人过来,正在聊天的六人都目光灼灼地看了过来。
  特别是刘美琴和吴爱媛,她们两个还没有对象,现在看到刘昌敏带着这么一个帅哥过来,免不得多看了几眼。
  只不过于东这样年轻却又让她们有些失望。
  之前刘昌敏说要带个人过来,也说了于东比较年轻,但是她们没想到年轻到这个地步,看起来比学校的学生还要年轻。

  体育老师冯明身材高大,长着一张硬朗的黑脸,他声音爽朗地笑道:“咱们这读诗会也算是来了个新人,不过这也长得忒漂亮了点,我这读诗会第一美男的宝座怕是要丢。”
  一个男人被另一个男人夸奖长得漂亮,总让人感觉怪怪的。
  朱钰瞥了一眼冯明,对于东说道:“于老师,不用理他,这人就是嘴上没把门。”
  冯明嘿嘿一笑:“嘴上有把门那不是人,是神兽椒图。”
  于东知道冯明是爱开玩笑的性格,是个自来熟的人,所以于东也就主动跟他们打起招呼:“大家好,我叫于东,是工美一年级的政治辅导员,很高兴认识各位。”
  见于东主动介绍自己,其他人也都上来通了姓名,这样大家算是认识了。
  等到三点钟的时候,确定没有其他人会来,冯明站了起来,走上教室的讲台,说道:“我先抛砖引玉了啊。”

  看到自告奋勇上台的冯明,其他几人,包括于东在内都大感不妙。
  这家伙肯定又要念那首诗!
  果不其然,冯明没有让大家失望,他挺起胸膛,做出高昂的姿态,朗声道: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是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这是一首来自于汪国甄的《热爱生命》,1988年发表,至今已经过去三年。
  在现在的文学青年中间,不仅仅流行着顾城、海子这样的诗人,同时也流行着汪国甄这样的诗人。
  汪国甄的诗,总是积极向上,充满热情,一读起来就能感觉到一种由内而外的蓬勃之气。

  与顾城、海子不同,汪国甄的诗中总是能见到一个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勇士形象。
  有的人说汪国甄的诗没有深刻意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太少,像是一碗鸡汤。但是不得不说,即便汪国甄的诗是鸡汤,那也是一碗五星大厨精心调制出来的鸡汤,让人回味无穷。
  只不过……
  再回味无穷的诗,也架不住冯明每次都读。
  冯明是汪国甄的忠实粉丝,而且他常常跟人说,在汪国甄还不怎么有名的时候他就已经喜欢他的诗,他是那种资格很老的诗友。
  作为一个体育老师,他喜欢在体育课正式开始之前,让同学们跟着他一起读一遍《热爱生命》。
  学生们一开始觉得挺有趣,毕竟在体育课上朗读诗歌这种事情不可谓不稀奇。但是时间长了,学生们又都产生疑惑:冯老师难道就会这一首诗么?
  不过不管怎么说,冯明对汪国甄诗歌的传播是有了很大贡献的,毕竟学校里面体育老师很少,但是每个学生却都要上体育课。
  现在学校里面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朗读过这首诗,如果有人到金陵艺术学院来做个调查,看哪首诗在学校传诵最多,那《热爱生命》必然高居榜首。

  讲台上冯明朝下面几人抱了抱拳,然后往台下走。
  吴爱媛打趣道:“这世界就是怎么怪,明明是一首我从来没有看过的诗,现在已然能够全文背诵下来了。”
  其他几人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朱钰说道:“李老师要去做政治辅导员,肯定非常优秀。”
  冯明哈哈一笑:“多谢夸奖。”
  吴爱媛见他这样子,小声嘀咕道:“没羞没臊。”

  于东就坐在吴爱媛旁边,能够听到她说什么。这倒不免让他想起吴爱媛和冯明的故事,这两人一直对彼此有意,只是冯明家庭条件一般,不是本地人,而且还只是个体育老师,所以吴爱媛父母那边就不太满意。
  吴爱媛没有拗过父母的意愿,最后经家里人介绍嫁给了国营企业的一个高管,这高管对吴爱媛不太好,在外面沾花惹草不说,还经常动手打吴爱媛。
  一直到二十年后,他们都快五十岁的时候,企业高管出了车祸死了,冯明跟吴爱媛又重新在一起,那时候冯明一直都没有结婚。
  于东在病床上听人说了这个事情,也是不免唏嘘,虽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这中间的波折却让人几乎失去希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