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文学时代》
第45节

作者: 海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昌敏笑着回道:“何煜他已经先一步去了,对于这次读诗会,他积极性很高,说是怕有其他人提前到了见到没人会尴尬,所以就先去了。”
  朱钰看了看手表:“现在才两点半不到,人家能去多早,他就瞎操心。”
  说话间,六人已经走到301教室门口。
  何煜已经在教室里面待着了,不过也就只看到何煜一个人,朱钰笑着调侃道:“何老师,你来早了吧,一个人都没有。”
  “咳咳。”何煜轻咳了一声,朝着侧后方使了个眼神。

  六人一开始不明所以,进到教室里面才看到原来不止何煜一人,在靠后的墙边还坐着一个人,只是因为角度问题,刚才他们在门外没看到。
  见到墙边那人,于东有些意外,正想跟对方打招呼,吴爱媛已经提前一步开口:“程老师,你怎么来了?”
  程砚秋抬头先看了看于东,然后再看向跟她说话的吴爱媛,“今天下午不是有读诗会么?”
  听到程砚秋的回答,吴爱媛瘪了瘪嘴,她其实想问程砚秋为什么会来参加读诗会,因为在她的印象中,程砚秋可不太喜欢这种场合。
  不过吴爱媛也没再说什么,程砚秋这个样子她已经习惯了。
  同是声乐系的老师,又都是女老师,吴爱媛和程砚秋接触很多,所以对她也要比在场座的其他人了解一些。
  这位程砚秋老师是声乐系出了名的美女老师,当时程砚秋刚到声乐系的时候,可有不少男老师追求她。
  只不过后来这些追求她的老师无一例外的都碰了壁,关于程砚秋是座冰山的说法就传了出来。
  而且程砚秋不仅仅不搭理男老师,跟女老师也不怎么接触,也因此得罪的不少人,传了很多话出来。
  “程老师,来得挺早啊。”于东也跟程砚秋打了声招呼。
  不过旁人却都觉得意外。
  刘昌敏他们自然也都认识程砚秋,但也仅限于知道名字见过人,从来没有过交集。
  他们没想到于东刚来没多久,竟然跟程砚秋认识了。

  “下午没什么事情,所以就早来了一会儿,你们不是也来得挺早么?”程砚秋说道。
  于东又说道:“程老师你要不往前坐坐,大家凑近点先聊会儿。”
  程砚秋咬着嘴唇想了想,最终点头,“好。”
  看着程砚秋往这边走,其他几个人都感觉有些意外。冯明盯着于东,心里面直嘀咕:于东这家伙牛啊,那晚就不应该跟他请教什么诗歌的事情,应该和他请教怎么跟女孩子打交道啊。

  于东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他叫程砚秋坐近一点,完全是正常人出于本能做出的邀请。
  而对方接受邀请,在于东看来也是再正常不过。
  如果换一个人,而不是程砚秋,可能刘昌敏他们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了。
  “我们也找地方坐吧。”刘美琴忽然招呼大家坐下。
  其实是因为刘美琴怕程砚秋跟于东坐在一起,所以提前招呼,趁着程砚秋人还没过来,就先把座位安排好。
  等她看到于东旁边都坐了人之后,才算放下心来。
  都落座之后,何煜主动开口,“哈哈,如果是从前,咱们的读诗会现在已经能够开始了,因为人也应该都到齐了。不过今天不一样,一会儿应该还有不少人会到……”
  何煜这话刚说一半,就有几个人走了进来,都是各系的老师,他们基本都认识。
  大家又忙着打招呼,安排座位。

  这边一波刚安排好,另一波又来了,一直到三点钟,陆陆续续来了四五十人,而且还不全是老师,其中一多半都是学生。
  读诗会比于东想象中要顺利,他也成功地做了一回看客。
  原本他还准备给大家读一首《门前》,却因看到参与读诗会的众人热情高涨,所以他干脆把机会让出来,留给更想要分享诗歌的人。
  之所以选《门前》,是因为这是顾城的所有诗中,于东最喜欢的几首之一。
  其实原本他也想选《一代人》,因为够短。但是后来想了想,这诗又短得有点过分,拢共就两句,他自己也十分不好意思。

  读诗会上,大家都在读别人的诗,只有冯明那一首是原创。
  冯明读诗的时候,于东特意观察了吴爱媛的表情,发现她刚听到“我爱你”三个字,头就低到了桌面,脸上红了一片,一直延伸到耳后根。
  她肯定知道冯明这诗是送给她的了。
  而心里明白的也不只是吴爱媛这个当事人,刘昌敏、朱钰他们跟两人都很熟,自然也清楚。
  大家带着同样的,看好戏的心态观察着两人。
  等到冯明一首诗读完之后,鼓掌最起劲的就是于东。
  “好诗,好诗!”
  于东都快要把手掌给拍红了,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想让冯明的这首诗业在学校变火,那以后就不用他一个承受被捧杀的痛苦了。
  下次大家来参加读诗会的焦点也都能分到冯明身上。
  冯明看到于东拼了命的鼓掌,心里十分感动,于东这个兄弟真捧场,值得处。屋里茶叶还剩不少,回头再送几两给他。

  于东的捧场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大家虽然也都跟着鼓掌,但是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对这首诗并不推崇。
  其实冯明原创的这首诗也算不错了,但是奈何在立意上就输了一大半。
  这诗全篇都是在讲爱情,而且还是那种甜得发腻的爱情,这可怎么行。
  诗歌要探寻,要表现,要追问生命的真谛。
  即便是舒婷的爱情诗,人家表达的也是更有追求的爱情,是坚贞,是相互成就,是含蓄的热烈。至少也得含蓄,《致橡树》里,我爱你三个字中间还加了个如果呢。
  现在很多人读诗,还就偏偏喜欢《树》那种乍听起来有些不太明白的诗歌,那不叫故弄玄虚,那叫回味绵长。
  于东见众人对冯明的诗反响不热烈,又盼着后面还能有好的原创作品,但是直到结束,再也没有一首原创出来。
  因为参加的人多,所以读诗会一直持续到了傍晚六点钟。
  天已经开始黑了,于是众人纷纷作辞,化整为零吃饭去了。
  于东他们几个元老留在最后——只有吴爱媛先回去了,大概是因为冯明的情诗而不好意思。
  这场读诗会让何煜的兴头比较足,等人都走了之后,他还一脸潮红,“今天氛围很好啊,我没想到咱们金艺还能组织这么多人参加的读诗会。冯明表现也很好,竟然还写了原创作品。我们回去都加把劲,争取以后每次读诗会都能出现原创作品。”
  冯明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就是随便写着玩。”
  “嗨,不用谦虚。”何煜哈哈一笑,又提议道:“你们说,咱们这个读诗会要不要取个什么名字。以前咱们人少随意些,现在人多了,那不得师出有名哇。”
  其他人对何煜这个提议都挺感兴趣的,刘美琴歪着脑袋想了会儿,眼睛一亮,“就叫以树为名读诗会怎么样?咱们都是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名字跟我们身份贴合。大树呢,又枝桠繁多,寓意我们读诗会开枝散叶,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最后,以树为名,谐音就是艺术为名,三重含义,多好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