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北朝那些朝》
第15节

作者: 旧时艳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03-19 16:19:44
  冯太后正值青春年华,寂寞孤独,自然性战胜了理性,她和宿卫监、美男子李奕等人有了奸情。这事隐约的传入了当今献文帝拓跋弘的耳朵里,这是皇家的大丑闻,又因为冯太后迟迟才把朝政交还给自己,因此拓跋弘对这位嫡母产生怨恨。正在这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拓跋弘找到了打击冯太后及其追随势力的突破口。
  上文说过,相州刺史李䜣向当时临朝听政的冯太后上书,要求设立学校的事,得到了冯太后的批准,加之政绩突出,得到了衣物等赏赐。李䜣又因为是北燕旧部后代,和冯太后有些渊源,从此洋洋得意,不再检点个人行为,他受人财物如同家常便饭,甚至把得到的胡人珍宝拿来卖钱。按说这种事在那时候的官员中也比较常见,因为那时北魏的官员没有俸禄,养家糊口,除了赏赐的土地等物,也是各有高招。李䜣敢这么大胆,还有个原因,朝廷南部尚书(北魏设殿中、乐部、驾部、南部、北部五尚书)李敷和他自小起感情很要好,李䜣认为李敷会给他打掩护。

  日期:2022-03-19 16:20:03
  事实也果真如此,每当揭发李䜣的奏章上报后,李敷就予以扣押。问题就出在李敷的弟弟身上,冯太后的情妇李奕是李敷的弟弟。拓跋弘对李敷袒护李䜣的事情也有耳闻,授意有关部门,对这件事穷追不放。李䜣被用囚车从相州押送到了平城,经过审讯,李䜣交代了自己贪赃枉法的事实,有关部门判处李䜣死刑。
  李䜣被押入大牢,等候处斩。有天夜里,一位官员奉命来到牢房,告诉李䜣道:如果他肯揭发李敷、李奕兄弟的隐私之事,可以免去死刑。李䜣的女婿裴攸来探监,李䜣就对裴攸说道:“我和李敷,情同手足,而今他们却让我这样做事,我感情上实在不忍心,曾经拔下簪子自尽,解下腰带自尽,都没有死成。况且,我怎么会知道人家的私事!我该怎么办?”
  裴攸自然不想岳父死,他对李䜣说道:“因何要为了他人而死呢!有个叫冯阐的,之前被李敷所杀,冯阐的家人对李敷恨之入骨,现今找到冯阐的弟弟,李敷兄弟的私事自然可知。”
  日期:2022-03-19 16:20:17
  好死不如赖活,李䜣同意。裴攸找来冯阐的弟弟,把他收集到的李敷兄弟的材料交给了李䜣,李䜣转交给了有关官员,上报给了拓跋弘。这时候,又有个叫范檦的投机取巧之人,列举了李敷兄弟三十多条罪状,辗转交到了拓跋弘的手上。拓跋弘暴怒,数罪并罚,把李敷、李奕兄弟处死。

  因为检举有功,李䜣获得减刑,被鞭打了数下,剃发,发配去做劳工。不久,拓跋弘任命李䜣为太仓尚书(掌管粮库),监管南部事务。之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后,李䜣又被范檦告发,被冯太后处死,这是后话。
  冯太后得知深爱的情人李奕被拓跋弘处死后,难过了好一阵子,内心和拓跋弘产生了鸿沟。
  拓跋弘命殿中尚书胡莫寒,到投降的西部刺勒(武周塞之西,武周塞在今山西省左云县南。刺勒,又称高车、丁零。)中选择勇武之士到朝廷做禁卫军。但胡莫寒却趁机大肆收受贿赂,激起了刺勒部落的义愤,他们兴兵杀死了胡莫寒和高平镇(今宁夏固原县)假(临时代理)镇将奚陵。
  日期:2022-03-19 16:20:34

  公元471年四月,刺勒部落全部背叛北魏,拓跋弘派拓跋天赐率军剿灭,给事中罗云为先锋。刺勒诈降,罗云轻信,刺勒数千轻骑偷袭罗云,罗云被杀,北魏军大败,拓跋天赐侥幸逃出一命。
  献文帝拓跋弘自小聪明,孝顺仁爱,他喜欢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后世道家奉他们为始祖。)、佛教学说,经常和朝臣及和尚谈论深奥、玄之又玄的道理,对世俗间的荣华富贵并不留恋,也经常流露出出家为僧之心。加之,他诛杀冯太后的情夫李奕之后,和冯太后几乎处于决裂状态,受到冯太后坚定支持者东阳公拓跋丕、任城王拓跋云、宦官赵黑、太尉源贺、尚书陆馛(bó)和中书令高允的处处掣肘,他行事艰难。

  为了避免和冯太后火拼,拓跋弘想到了要把帝位禅让给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拓跋子推是拓跋晃第三个儿子,他性格稳重,文雅有度量,善于人际交往,微信很高。拓跋子推和冯太后是平辈,拓跋弘想以拓跋子推来抑制冯太后及其势力。
  日期:2022-03-19 16:20:51
  公元471年八月,拓跋弘召集文武大臣开会讨论这个事情,大臣对拓跋弘的决定非常震惊,没有人敢带头先发言,大殿内沉默良久。任城王拓跋云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说道:“陛下正值盛年,四海太平,怎么可以上违祖宗,下弃黎民百姓。况且,父子相传,是古往今来的制度,陛下如果实在要放下俗事,皇太子(拓跋宏)是继位合适人选。天下,是祖宗之天下,如果陛下把他随意的传授给旁支,恐怕不是祖先的本意,而且会开启奸人祸乱之心,不可不慎。”

  拓跋云的话很明显是向着冯太后,因为皇太子拓跋宏才五岁,被冯太后控制,传位给太子,等于把权力交给了冯太后。
  太尉源贺接着说道:“陛下今天如果要禅位给皇叔(拓跋子推),臣恐怕会使宗庙顺序发生絮乱,取笑于后世。请陛下对任城王的话进行三思。”源贺也赞成拓跋弘禅让给太子。
  东阳公拓跋丕说道:“皇太子美好的德行已经显现,但年龄太小,陛下正是春秋盛年,刚开始处理朝政,为什么只想着自己,不以天下为心,宗庙该怎么办?天下黎民百姓该怎么办?”
  日期:2022-03-19 16:21:08
  陆馛说道:“如果陛下舍弃太子,传位给各位王爷,我要当场割颈自刎,不敢奉诏!”
  拓跋弘闻听他们四人之言,勃然变色,又征求选部尚书赵黑(宦官)的意见,赵黑回答道:“臣以死拥戴皇太子,没有其他想法。”
  拓跋弘沉默了,其实他又何尝不想传位给自己的亲儿子拓跋宏呢,只是太子年幼,被掌控在冯太后之后,他也怕日后拓跋家皇位不保,所以才有了传位给拓跋子推的想法。
  这时候中书令高允发话了,他说道:“臣不敢多言,愿陛下想一想宗庙托付之重,想一想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

  拓跋弘听众臣强烈支持传位给皇太子,他于是说道:
  “既然如此,传位给皇太子,由诸位爱卿辅佐,又有何不可!”拓跋弘又说:“陆馛,是忠直的大臣,必定能保护我儿的周全。”
  于是,拓跋弘任命陆馛为太保,和太尉源贺持节,手捧皇帝御玺,呈献给皇太子拓跋宏。
  日期:2022-03-19 16:21:25
  这是个双赢的结果,避免了拓跋弘和冯太后的正面冲突,拓跋弘身为太上皇,仍然掌握名义上的最高权力,冯太后控制了当今皇帝,也有了发号施令的权力。二人都有大局意识,避免了北魏的内乱。《魏书》上也说:“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既然皇位禅让给了皇太子,距离拓跋弘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为时也不会太远,但冯太后也还需要时间准备。
  公元471年八月二十日,拓跋宏登基为帝,大赦,改年号为延兴。
  文武百官上奏说:“今皇帝年幼,国家大政,还是需要陛下(拓跋弘)总览。现在恭敬的奉上‘太上皇帝’的尊号。”拓跋弘同意。“太上皇帝”的称号来自于此,有别于“太上皇”。
  拓跋弘搬到了北苑中的崇光宫居住,国家大事,仍需要向他汇报。拓跋弘又命在苑中西山修建了“鹿野浮图”,供僧侣们居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