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之中的渔夫》
第6节

作者: 寒表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鉴于昨天桶带小了,今天两个人特地带了两个桶。
  骑着小电驴,迎着朝霞,轻柔的海风拂面而来。
  骑了20多分钟,到了地方一看,海滩上果然没什么人!
  啥也不说,准备赶海吧。
  下海滩之前,刘雪霞还特地叮嘱李晓峰要注意脚下安全,如果感觉到腿疼就赶快上来。
  李晓峰只能连连的点头同意。

  今天带了两个桶,正好一人一个,李晓峰拎了个小桶,刘雪霞拎着稍微大一点的桶。
  刚下滩涂,刘雪霞眼疾手快的一钳子下去,把一条一米长,七八两重的鳗鱼夹入桶中。
  又往前走了几步,一只皮皮虾进入视野,李晓峰刚要拿起钳子,刘雪霞眼疾手快的,一下子又夹了起来,放入桶中。
  接着往前走,一个大肉螺正吸在一个小水坑的大石头上,估计得有二三两重。

  李晓峰正准备过去把它掰下来,又被刘雪霞一个快步走过去,掰下来,放入了桶中。
  这熟练的动作,李晓峰看的瞠目结舌。
  老妈,不愧是老赶海人!
  这眼神,这动作,都太厉害了。
  不能跟着她,跟着她,自己都没有多少出手的机会了。
  “妈,我们两分开赶海吧!你这动作太快了,和你在一起,我都没有多少出手的机会了!”李晓峰无奈的对刘雪霞说。

  “行,那我们就分开!不过你可要注意脚下安全!”刘雪霞笑着,看了一眼李晓峰说。
  “妈你放心,我的腿已经好了!”
  不知道怎么的,李晓峰总感觉老妈的眼神,有点看自己笑话的意思。
  这是觉得自己第一次独立赶海,抓不到东西?
  可不能让老妈小看了,李晓峰在心里默默的说。
  既然决定分开了,两个人就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往滩涂的深处前进。
  这个时候,李晓峰又默默的开始作弊,打开了他的地图。

  下面就是枯燥的按图抓鱼时间。
  一钳子下去,一个泥螺进入小桶。
  路一个小水坑,李晓峰一个抄网下去,一条3两左右的泥勐鱼入手。
  李晓峰连忙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水坑打了点浑浊的海水,放在桶里。
  没走两步,又看到1条3,4两重的尤鱼,正在往石头下挤。
  李晓峰鄙视的看了它一眼,想啥呢,不知道咱有高科技啊,哪里是你能躲的掉的。
  又往前走了几米,一只一斤左右的青蟹正藏身在礁石底下,浑浊的海水中。
  藏得再好,也没用,上来吧你!
  一钳子下去,把它夹了出来,放入桶中,又是100多块钱到手。
  接着往前走,路过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水坑。

  表面上看水坑风平浪静,没有一点有鱼获的迹象。
  但是李晓峰知道,一条半斤左右的黑鲷和一条1斤多的鲈鱼正趴在水坑底下。
  没啥可说的,直接上抄网。
  看着桶中游着的鲈鱼和黑鲷,李晓峰心里美滋滋的,又是至少150块钱入手。
  正常的赶海人可没有这效率。
  就说这些浑浊的水坑,你不知道哪个坑里有鱼,总不能一个一个的试过去吧,这要花多少时间!
  哪有像他这样的,一抓一个准。
  随手又抓了只石头蟹,这个时候李晓峰无意之中又朝着地图看了一眼。
  这是什么?

  啊!
  这是要发财了啊!
  原来地图上显示,前方的小河里,有着密密麻麻的红点。
  李晓峰放大一看,全都是马交鱼。

  这是遇到马交鱼群了啊!
  之前看的时候还没有,这群鱼应该是刚刚从大海里,沿着小河游上来的。
  李晓峰粗略估计一下,怎么也得有2000条以上啊!
  其实几千条的马交鱼群,在马交鱼群中只能算是小鱼群了罢了。

  大的马交鱼群几十万的都有,它们正是靠着相互抱团,来抵御捕食者的捕食。
  这个时候,李晓峰也顾不得找别的海货了。
  提着小桶,就往小河的河沿上跑。
  到了河沿上,往河里一看,河里密密麻麻都是体长大概在25—50厘米,呈纺锤形,背部呈蓝黑色的鱼。
  这正是他们这里称为串乌子的马交鱼。
  马交鱼是一种洄游性的鱼类,现在9月份正是他们最肥美的季节。

  这应该是一群刚刚误入了小河道的鱼群,刚进入滩涂,李晓峰看地图的时候,河里可没有这群鱼。
  由于马交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他们这边人的喜爱。
  在他们这里素有“山食鹧鸪獐,海食马交鲳”说法。
  平常马交鱼在他们这里也就四十多块钱一斤。
  但是现在要知道,现在可是禁渔期啊,尤其是到了禁渔期的末期了,冷库里的鱼也都基本上卖完了。
  各种海鲜的价格都是水涨船高。
  现在市面上野生的马交鱼,已经卖到了80多块钱一斤了。

  这下真的发财了!
  李晓峰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边往小河的出海口方向跑,一边大声的呼喊着刘雪霞。
  “妈,妈!你快过来啊!”
  听到儿子的呼喊,远处的刘雪霞还以为儿子受伤了呢,桶都没拎,就匆匆忙忙,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妈,你快看河里!”李晓峰焦急的说。
  刘雪霞往河里一看,也是瞬间惊呆了。
  不宽的河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串乌子,这得有多少啊!

  “妈,你赶快给我爸打个电话,让他请假,把船开过来!这么多鱼,靠我们两个可抓不完,也没地方放啊!”李晓峰焦急的说。
  刘雪霞这时候才如梦初醒,慌忙拿出电话,给李永林打了过去。
  电话刚接通,刘雪霞就焦急的说:“你赶快和李老板请个假,开船往东滩涂方向来!嗯,就是那个有条连着海小河的滩涂。你儿子在河里发现了一个串乌子群,河里密密麻麻全是鱼,估计有几千条!”
  电话那头的李永林,听到这个话,也是倒吸了口凉气,果断的说:“行,你们在那里等着,我马上请假过去!”
  看到母亲挂断电话,李晓峰连忙说:“妈!我们两赶快在这里垒个坝,防止它们再游回海里!”
  “对,得赶快垒个坝子,要是它们再游回海里,就白忙活了!”刘雪霞焦急的回答道。
  两个人慌忙的下到小河里,幸好河水只有1米多深,靠近海边浅的地方甚至都只有50~60厘米深。
  不然只依靠他们两个人,可真的没办法把坝子垒起来。
  先是挑了一个河道相对比较窄的地方。
  两个人开始先搬来了一些石头,又挖了一些岸边的泥沙,开始匆匆忙忙的垒起了坝子。
  等到半个小时以后,坝子终于垒起来以后,这下两个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下鱼跑不了了。
  这时候,刘雪霞才意识到,自己的桶还在刚刚跑过来的地方呢。
  “峰崽,你在这里看着,妈过去把桶拎过来!”刘雪霞对着李晓峰说。
  “行,妈,你赶快去把桶拎过来,我拿着抄网先捞着!”

  就这样,等半个多小时以后,李永林到的时候,家里带来的两个桶都已经装满了鱼,还有一些实在放不下的,都扔在滩涂的小水坑里,活蹦乱跳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