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爆炸 衍生品市场疯狂史》
第1节

作者: 乃甄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15 1:59:00
  金融大爆炸 衍生品市场疯狂史
  著名金融家伯纳德?巴鲁克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是没有风险的或不带有赌博性质的”。
  第一章 金融新大陆——500米华尔街
  美国。曼哈顿岛,长约12英里,最宽处不足2英里。从国家贸易的角度来看,新阿姆斯特丹的自然条件是非常好的。一位法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在十七世纪中叶走访了这座城市,发现这座城市的居民来自十八个国家。使荷兰共和国成为四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国际账房”的那种“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的原则,在美洲殖民地似乎也非常流行。当时荷兰共和国的情况是,旧的土地寡头政治早在与西班牙的长期战争中消失了,所以再也没有了财富和土地的过分集中。运输业、工业的不断把发展和从西印度群岛香料贸易中获得的巨大利润,带来的高度、普遍的富裕,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人愿意到外国去。没有长住的殖民者,没有农夫、没有愿意定居的工匠、面包师,能做什么呢?这是何属西印度公司的新阿姆斯特丹,注定失败的原因。

  十七世纪初,荷兰总督沿着新阿姆斯特丹北部边界,用尖木桩修筑了一道屏障,以防止猪牛的走失;当然也为了防御北面杀气腾腾的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的进攻。但是这道屏障却没有能阻止英国的船队在1664年驶入曼蛤吨港口。在那以后不久,英国人沿着这道屏障的一部分原址,铺筑了一条新街,也就是从东河旁比之贯通至圣三一教堂的那条街,这就是著名的华尔街。传说著名的海盗基德十七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在这里住过,他在离开以前埋下了一大笔财宝。可是这笔财宝,至今还没有被人发现。伊斯特河沿着曼哈顿岛的一边顺流而下,注入到相距不到半英里的顶端港口。站在这个港口,背水而立,面朝内陆,眺望那举世闻名的华尔街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圣三一教堂那巍然耸立的尖塔以及传入耳中的阵阵钟声,圣三一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穿过华尔街,美国金融中心那现代化建筑所形成的峡谷,圣三一天主教堂所代表的那种古老精神似乎并没有衰退,仍然对现代有着深刻的影响。

  日期:2012-01-15 16:38:35
  圣三一教堂的门口,沿着华尔街伸向河边的大路往东,乔治.华盛顿的巨型铸像就屹立在那儿。
  早期的商人主要经营香料、皮毛、烟草等,并从事货币交易、货物保险、土地投机,当时还没有正式投机股票和债券。事实上,美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789年,地点是在宾夕法尼亚的费城。
  1789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在位于华尔街的联邦大厅召开,当年早些时候也在这儿举行了华盛顿的就职典礼。这届国会在财经方面通过第一项决议就是发行8000万美元的政府债券以支付战争费用。两年后时任财政部长的汉米尔顿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银行——美国银行,并公开发行股票。这样在市面上流通的证券除了政府债券外又增加了银行股票。

  尽管此时可以交易的证券已经达到了相当数量,但华尔街还不是一个组织有序的市场。投资者只能在华尔街的咖啡厅里或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来表达他们对某些证券的兴趣。随着更多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不断地发行股票,证券的数量大幅增加,人们迫切的需要一个有序的市场来服务。1792年初,华尔街迎来了第一个牛市。很多的商人在交易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他们也想兑现他们持有证券的溢价。于是他们想对待其他货物一样保留一定数量的存底,将其他的股票拿到柜台外去交易。这种交易在当时非常兴旺,甚至有时多达100多只银行股成交。这当然不够,华尔街的商人于是安排了股票和证券的拍卖,他们在每天固定的时间,交易所就是华尔街22号,客户或其代理人将证券交给拍卖人,后者对每笔交易售出的股票和证券提取佣金。客户和经纪人也会对购入的股票和债券收取佣金。一些精明的商人也到证券拍卖场打探消息,他们记下各种证券的成交价格,拍卖结束以后迅速以优惠的佣金,提供相同的股票以供交易,许多正式的拍卖会员也参加这种场外交易。

  日期:2012-01-16 19:16:34
  这种混乱的局面,极易造成错误。1972年3月21日,对此深表关注的华尔街领袖们在考乐酒店聚会,寻找建立一个完善的拍卖市场以维护自身的利益。1792年5月17日,24名人士签署了一份被称为“梧桐树协议”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他们规定只能在彼此之间买卖证券,维系固定的佣金制度,并不得参加其他证券的拍卖活动。这24人士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原是会员。

  有一段时间,这个新成立的经纪人协会,经常在一颗正对着华尔街68号的老梧桐树下聚会,不过当1793年位于华尔街西北角的唐提尼咖啡馆落成以后,他们的聚会就赚到了咖啡馆以内。这个集团的会员逐渐增多,这种非正规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随后搬到了如今的华尔街40号内更大的场所。1817年3月8日,会员们通过了正式的章程,创建了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每天的上午将所有准备拍卖的证券公布给聚集在一起的委员会会员,有他们在所属的席位上报出双向的买单和卖单以供交易。只有会员才有资格进行交易,并且还要花费25个美元才能获得拍卖会上的交易席位。这笔费用后来提高到400美元。时至今日,人们仍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拥有一“席位”,尽管他们并不是坐在席位上进行交易。

  委员会几次搬迁,最后于1863年落户在现今的地址。同年,正式启用了如今的名称——《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楼正是在当年的位置上建成,这是一座俯瞰华尔街和布劳德大街西南角的庞大建筑,于1903年完工。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会员们不再参加“晚间的场外交易”。
  日期:2012-01-17 19:31:33
  无力支付交易所席位费用的经纪人或是被交易所拒之门外的经纪人,通常都难以为生。市况不好的时候,他们甚至会破产。有些人在别处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等到市场转暖的时候,再重整旗鼓。
  十九世纪中叶,华尔街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加福利亚洲发现了金矿,全国的注意力随之转向了西部。铁路和矿业类的股票受到追捧,许多在交易委员会认为过度投机的股票迫不及待地在非会员之间流通起来。由于他们很少能支付办公室租金,往往在大街上交易。到了十九世纪末,威廉街和比弗街的角落每天都充满了许多不停叫嚷买卖股票的经纪人,这种形式被称为“路边市场”,而这些人被叫做“路边经纪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