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比教科书精彩好看》
第35节

作者: 月映长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01 10:55:08

  --184--
  匈奴人终于消停了,河套收复了,河西走廊回来了,西域不再是传说,成了大汉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这里叫做新疆,匈奴人上面唱的那首歌,就是怀念西域这块宝地的。唐朝有位著名的高僧也去了西域,不过更早一些的是汉朝的张骞,为了打通这块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他经历了九死一生,西域这块地方能够成为华厦族的一员,此人居功甚伟。
  西域在战国时代就是一个传说,是一块神话般的梦幻之地,屈原曾在《招魂》一文中用天才的笔法诉说了自己瑰丽的想像:
  魂兮归来!

  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
  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翻译成现代文的话,也是很美妙的:
  归来吧,魂啊!
  西方的大灾害,
  是那流沙千里平铺。
  被流沙卷进雷渊,
  糜烂溃散不可遏制。
  侥幸摆脱出来,
  四外又是空旷死寂之域。

  红蚂蚁大得像巨象,
  黑蜂儿大得像葫芦。
  那里五谷不能好好生长,
  只有丛丛茅草可充食物。
  沙土能把人烤烂,

  想要喝水却点滴皆无。
  榜徨怅惘没有依靠,
  广漠荒凉无极限。
  中国版图的形成,其实是一个扩散的过程,先是黄河流域,然后是长江流域,中原和江南一直是核心,力量强大之后,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就向四周扩散,农耕文明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保境安民是国家政权的一个基本职能,重创了匈奴之后,汉武帝把武功转移到其他方向,先后征服南越,西南夷,朝鲜,设为郡县,董仲舒说的大一统在汉武帝手里终于变成了帝国的荣耀。
  汉武帝全称是“汉世宗孝武皇帝”,汉世宗是庙号,孝武是谥号,简称汉武帝。也就是说,刘彻的一生,如果要用进行一个归纳总结的话,“武”字正是他的关键词。
  这个荣誉称号是有说法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先来把有关皇帝称呼的常识简单梳理一下。后面还有很多地方要用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否则很容易闹笑话。
日期:2012-04-03 13:47:52

  
  --185--
  15.皇帝内涵之丰富可以开一门课程,叫做“皇帝学”
  皇帝是中国文化中最为特殊的文化符号之一,其含义之广泛,可以开设一门专门的“皇帝学”。就称呼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自称,他称。
  自称的创始人是秦始皇,有朕、孤、寡人,等等。秦始皇以前,每个人都可以自称朕,此后就成了皇帝的专利产品,其他人要这么称呼自己也行,除非是活得不耐烦了。孤和寡人在秦始皇以前国君的自称,表示独一无二,现在还有孤家寡人这个称呼,意思就是这样。
  朕成大众自称变成皇帝专称,体现了皇帝独一无二的权威,孤和寡人我以为是最恰当不过的称呼。越接近权力中心,朋友就会越来越少,敌人就会越来越多,作为权力巅峰的皇帝,当然不会再有朋友,甚至连爱情也不会有,所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才会在长恨歌中为后世所称道。
  有得必有失,得到最高权力,并不代表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甚至连普通人拥有的你也将可能失去,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多少人梦寐以求登上皇帝宝座,可是又有多少人感叹可惜生在帝王家!
  相对自称而言,他称要复杂得多。因为复杂,再加上工作人员不愿意花功夫去弄明白,所以在电视影片中常常闹出一些低级笑话。
日期:2012-04-03 15:57:11

  --186--
  加诸皇帝的“他称”主要有四种:尊号、谥号、庙号、年号。
  按加封时间来说,尊号是皇帝在世或者去世以后的荣誉称号,年号在皇帝在世时候的荣誉称号,谥号和庙号则都是死后才能享受的荣誉称号,细说起来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先说尊号。

  第一个被提议出来的尊号是秦始皇,李斯等人受命为赢政拟称号,他们认为可以上泰皇这个称号,结果秦始皇不满意,枪毙了,自己改为皇帝,所以皇帝是第一个使用的尊号,由于这个尊号太牛,以后历朝历代都用它。比较简单的尊号出现于汉朝,老皇帝退休了,新皇帝接班,称老皇帝为太上皇,就是皇帝他爹,一般情况下,能享受到这个荣誉称号的并不多,总结起来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个别英明的皇帝主动废除终生制,在生时候就把龙椅给了儿子,比如唐高祖李渊,唐明皇李隆基。

  作为一个皇帝,最幸福的事情当然是混个自然死亡,如果被乱臣贼子或者子孙后代暗算活剐,那是最不划算的,所以皇帝一般来说都不会在见阎王之前就把皇位让出去。
  至于唐高祖李渊,恐怕也是玄武门之变让他心灰意冷,同时也感受到潜在的危险。唐明皇李隆基则是因为儿子唐肃宗已经另立中央,被迫做了太上皇。所以太上皇这个称号,并没有多少皇帝对它感兴趣。而被部将杀死的隋炀帝更是非自然死亡的典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