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真相揭秘》
第3节

作者: 高山水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时,契丹遣其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即杨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马数万,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遭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
  可以说,这是一条万全之策。从当时的形势看,北汉本身地方狭小,它的北方是强大的契丹,南方是新兴起的宋,北汉本身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随时有灭亡的危险。从长远来看,北汉或者灭亡于辽,或者灭亡于宋,二者必居其一。相比较而言,契丹是野蛮和落后的一方,宋是文明和先进的一方,而且,宋与北汉血浓于水,而和契丹则语言风俗均不相同。所以,杨继业的这个建议可谓一举三得。第一,从民族利益出发,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反抗契丹的侵略,也可使山西的百姓免遭战争之苦,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第二,对刘氏王族也是有利的,主动投诚,刘氏王族可以获得宋朝相对优厚的待遇,长享富贵,而一旦城破被俘,则只能成为阶下囚。第三,对于杨继业个人来讲,既可以兄弟团聚,又可以完成他抗击契丹的宿愿。

  可能有人会说,契丹兵强马壮,杨继业的这条计策不过是纸上谈兵,听起来很好,却没有什么可行性。其实,这种怀疑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正因为“北汉难于自顾,契丹兵强马壮”,所以契丹兵才会“骄而无备”,为突然袭击创造条件。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原城被宋军攻破的情况下,北汉的降兵仍有三万之众,杨继业建议降宋的时候北汉的部队应该更多。而且,契丹的优势在于骑兵的突击作战,如果在夜间发动突袭,契丹骑兵的优势便无法发挥。北汉发倾国之兵,加上由“老于边事,洞晓敌情”的杨继业率领,取得胜利应该是有把握的。他知己知彼有勇有谋,后来在雁门关,就曾以数百骑兵,突击契丹大军,获得大胜,就是最好的证明(具体情况在以后章节中有专门论述)。

  但是,权力使人迷恋而疯狂,北汉皇帝刘继元却断然拒绝了杨继业的建议,他明知北汉政府已经危如累卵,却仍然驱使杨继业继续与强大的宋军交战。
  可以说,杨继业的内心是非常不愿意与宋军交战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又受北汉厚恩,他只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出生入死,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与宋军交战。所以,虽然杨继业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史书中仍然有很多他与宋军交战的记载:
  公元968年(宋开宝元年)8月,北宋大将李继勋率军攻北汉,杨继业率军与之战于洞涡河。(《资治通鉴》第5卷)
  公元969年(宋开宝二年)3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围太原城。这时,“刘(杨)继业复以突骑数百犯东寨,党进挺身逐继业,麾下数人随之,继业走匿壕中,北汉兵出援之,继业缒入城获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这次杨继业差一点送了性命。
  同年五月,太原被久围,北汉主让杨继业选精兵千人突袭宋军。“刘继业以马伤足,先收所部兵入城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
  公元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杨继业率军追击宋军,在洪洞县被田钦祚击败,死伤千余,损失战马数百。(《宋史•田钦祚传》)

  从这些记录上看,杨继业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是尽职尽责,甚至可以说是置生死于度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北汉政府使用杨继业,一般多是利用他的勇猛无敌,让他只带领一小部分部队,去突击人数众多的宋军。所以,此中虽然也有“杀伤宋师甚众”的记录,但总战绩却是负多胜少。
  赵匡胤亲征北汉,后来由于契丹兵的牵制,不得不退兵还朝。然而,弱小的北汉终究还是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公元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基本统一了全国之后,亲征北汉。面对来势凶猛的宋军,杨继业虽然并不害怕,然而,他从大局出发,再次向刘继元建议降宋。可是很遗憾,后汉皇帝仍然心存侥幸,寄希望于契丹援兵,拒绝了这一合理化建议。3月,宋军在白马岭击败了来援的数万辽兵。4月,对太原城形成了合围。劝降不成后,杨继业虽然手握重兵,但是他却并没有单独策划献城投降的行动,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视死如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太原保卫战中。他负责太原城的东南面的防守,英勇作战,大量杀伤了宋军。

  但是,北汉军中毕竟只有一个杨继业,很快,宋军就其他方向攻入城中。此时,北汉另一位大臣马峰再次向刘继元提出降宋的建议,“入见继元,流涕以兴亡谕之,继元乃降太宗”。
  此时,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被杨继业劝降的刘继元虽然已经投降了,可是由于没有得到确切的命令,劝刘继元投降的杨继业却仍在继续率领孤军与宋军血战到底,据城苦战,坚决不降。
  后来,在刘继元亲自派人向杨继业说明了自己已经投降后,杨继业才率领部队投降了宋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此事时说:
  刘继业为继元捍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素知其勇,欲生致之,令中使谕继元,使招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
  在整个太原保卫战中,杨继业的谋略、人品、武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首先,从大局观上讲,在太原城破之前,他就权衡局势,认识到降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向刘继元提出建议,这说明他绝对不仅仅是一介武夫,而是具有很好的审时度势的能力。其次,从人品方面讲,他也绝对不是贪生怕死、卖主求荣的小人,他“定策乞降”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皇帝和同僚、百姓找一条出路,而不是仅仅为了苟活自己。在刘继元拒绝了自己的建议后,他不但没有卖主求荣,而是舍生忘死,奋力抗敌,他的表现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无愧于一名模范军人的称号。再次,从武功上来看,杨继业奉命戍守太原城东南面,给攻城的宋军以大量的杀伤,始终没有丢失自己的阵地。在宋军已经攻入城中时,面对已经形成合围的宋军,他一直坚持战斗,据城苦战,说明他确实是勇武过人。

  可能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宋太宗在听说杨业降宋后,大喜过望,《宋史•杨业传》中记载:“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上喜,慰抚之甚厚,复姓杨氏止名业,寻授左领军卫大将军。”宋太宗赵光义为杨继业起的这个新名字很有意思。首先,赵光义为了让他忘记在北汉的辉煌,很快就为他改回了原来的姓——杨。而且,为了怕他藕断丝连,还联想起“干殿下”的身份,故把继字也去掉了,“止名业”。但是,不知为什么,赵光义只恢复了杨继业的姓,却没有完全恢复杨继业原来的名字——杨崇贵,这是不是也怕他不忘麟州的地盘呢,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在宋朝的史书中称杨继业为杨业,但是在民间,大概是因为对杨继业在宋朝的遭遇不满,所以人们并不买赵光义的帐,仍然称他为杨继业。

  作为刚刚“杀伤宋师甚众”的北汉降将,赵光义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还让他“复姓杨氏”,表面上看,应该说是“慰抚之甚厚”了。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功夫,在实际给杨继业授予官职的时候,却只是给了他一个领军卫大将军的虚衔。领军卫大将军,类似于侍卫官,名字虽然好听,但实际山上却无兵无权又无上司,职责是在重要的庆典场合充当仪仗队,很象《西游记》中被封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名字好听,但充其量不过是个看桃园的。

  从年轻时作为人质来到北汉,到北汉灭亡,杨继业已经从一名弱冠少年变成了一名年近五十的老将。这一年,他的儿子杨延昭也已经22岁了。可以说,这三十年来,他一直是在矛盾中度过的。一方面,他对北汉媚事契丹祸乱中原人民的政策非常不满,企盼祖国统一;另一方面,他却又受到北汉皇室的特别优待和重用,受封建忠君思想的影响,他却不能不替北汉小朝廷卖命。

  可能,在他降宋的那个残阳如血的清晨,他会有这样的感觉:天,终于亮了。他终于可以为了黎民百姓,与残暴的契丹放手一搏了。然而,老将军可能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更加坎坷、更加辛酸。夜,更深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