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生之我见——拿什么打动你的面试官?》
第6节

作者: 盛开198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20 16:57:27

  【第六,面试时,要注意几个细节】
  这一点其实我不说大家可能都知道,但真正懂得什么是面试仪表和职场仪表、去注意这些细节的却没有多少人,我这么说是因为见过太多不注意仪表的人。我面试过N多人,有的穿着拖鞋、短裤、超短裙、甚至一些奇装异服的就直接来面试,这都是不合适的。除非面试的这个岗位就是要展现你青春、时尚、性感的一面,比如模特、演员、歌手等,否则千万不要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
  还有一些人满头大汗、衣衫不整的就来面试了。可能是为了赶时间挤公交挤地铁,所以风急火燎地赶过来,来了之后,也不稍作调整,就匆忙进去面试,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和对面试官的不尊重。为了不出现这种情况,求职者应该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然后提前出发,如果早到一会儿,就有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状态了。
  需要注意的是,你的穿着打扮与你想要应聘的这个岗位是相符合的。比如你应聘的是管理层,那么穿着就要显得大方得体,可以穿像西服、中山装这样比较大方、稳重的服饰。穿西服最好打领带,不打的话,衬衣的领扣一定要解开,否则,会显得很呆板。选择穿西服,就一定要穿衬衣,有些求职者喜欢西服里面直接穿个毛衣或者T恤,这样显得就不是那么严肃和庄重了。
  对于女士来说,最好不要穿得太过幼稚或性感,不要佩戴耳环、戒指和项链,最好不要喷洒气味浓重的香水,这样可能会给面试官一种浮躁的感觉。
  此外,你的穿着一定要和你的身份、收入相符合。比如你打算应聘一个普通的销售业务员,你却穿了一身的高档名牌去面试,那么面试官是不会对你留下好印象的。
  进去面试之前,最好照照镜子,看看头发和肩上是否有头皮屑,脸上是否有油光,衣服的扣子是否扣好,等等。只有注意了这些细节,你自己准备充分了,你才能从容面对你的面试官,进去面试的时候才会更有自信。
日期:2011-05-27 09:37:28

  【接第六点,继续更新】

  面试中,除了自己要注意仪表之外,还要防止HR“以貌取人”。
  一次,我受邀协助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面试客户经理。那天来了很多求职者,经过近两小时的面试,HR和别的部门的主管选出10个他们认为比较优秀的人才,然后征求我这个在他们看来还比较专业的人士的意见。我觉得有个高个子戴眼睛的小伙子不错,可是那家证券公司的HR说:“他虽然看上去比较精明,表达能力也不错,但是戴个眼睛,出去跑业务终归不方便。”我不解,对方继续说道:“天热或者下雨,眼镜会被汗或者雨水打湿,要不停地去擦,这不耽误工夫吗?”我直接无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还有一个女士,我觉得她的经验很丰富,可是HR说:“她有孩子了,肯定会分心。”这是什么道理?我再次无语。还有一个小伙子,各方面条件我觉得都不错,但是HR说:“他开车来的,生活应该不错,那就不会像其他什么都还没有的人那样去拼尽全力的工作!”听到这里,我连声说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我今天长见识了。”然后,我就离开了。什么逻辑,什么道理,如果是这样的公司,这样的企业文化,面试不上也罢。

  其实,在面试的时候放平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要还没有见到面试官,你就开始紧张开始不知所措。求职者之所以会紧张,主要是自信心不足和把结果看得看重造成的。自信心是来自你的内在,不要还没有去做就开始把事情往坏处想,你要知道,你参加的仅仅是一次面试而已,这是无数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参加面试总比参加高考轻松和容易吧?你是去证明自己而不是看低自己的。
  还有一些求职者迫于种种原因,迫切地想得到这份工作,故而在原本可以正常发挥的情形之下因为紧张和自我的压抑而发挥失常。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面试者,看他的简历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显得有些局促,他跟我说他天天面试,都面试累了,不想整天这样,想尽快结束这些没完没了的面试安排。我递给他一张报纸,让他随便读一段文字,目的是让他放松下来。他却理解为这是面试的一个环节,于是他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断断续续,甚至还读错了字。尽管我给了他机会,但是他没有把握好。我说:“你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回去等通知吧。”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给他机会的,毕竟他还是不错的。

  一般情况下,求职者听到我这么说,就会回答说:好的,谢谢,再见!这个求职者却问道:“您可以现在告诉我,我是否能被聘用吗?”我说:“我还要从这几十份简历里进行一下筛选,现在不能答复你。”他继续说:“我真的想现在知道,能给我一个机会吗?”虽然他很真诚,但是我的确不能马上去答复他。他走后我就想,这样一个太急躁的人公司是不会需要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