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第24节

作者: 含笑看吴钩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22 22:05:33
  多谢楼上二位的留言,我唯有鞠躬致谢了。

  nclpjw兄一直关注帖子,还能时不时聊上两句,让我在写作时没有感到孤独,实在令人感动。
  诚如赵二兄所言,开帖以来我一直没有歇息过什么,一直在努力地写,但即便如此,一天顶多也只能写个3000字左右,而且加上修改斟酌的时间,现在已经是我的极限速度了。
  当然,这些总归也不是借口,只要大家爱看,努力写是理所当然的,我也会多想想办法,让大家觉着满意。
  鞠躬再谢!

  日期:2015-04-23 09:07:54
  到了秦汉相交时,随着骑兵作为一个独立军种的出现,以战马为载体的“骑将”应运而生,使单挑这门古老的战斗方式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这时候的战争,已不再象春秋战国时对阵型有着异常严格的要求(最严格的时候,每前进五步就要停一步,用以对齐阵列,每挥动五次长戟就要后撤一步,用以保持队型),混战中的双方士兵往往呈犬牙交错状,这也为突将们的纵意驰骋提供了条件(对比春秋时,那些以个体出现的武将,哪怕武艺再高强,想要突破排得整整齐齐的枪林剑海,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且战马相较于战车来说,也有着优秀的机动性及灵活的可操控性(不像战车,调个车头也得预留相当大的空间,以免和邻车发生碰撞),使双方的突将或主将在战场上相遇的机率比过去大了很多(这主要还是因为作战思想的改变)。
  这个时期,有一人是不得不再次提及的,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位单挑学的泰斗,斗殴界的至尊。
  他每一回上战场,无不勇字当头,战必亲突对方中军心腹,巨鹿一战,生擒王离(大秦名将王翦之孙),击杀苏角(混战中的单挑),连续九战九胜,把号称“百战之将”的章邯杀得失魂落魄,每每见到楚军大旗就自动弃军而逃(颇有觉悟),遂一战而定天下。

  三年后的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骁骑对阵刘邦马步军五十八万,尽管兵力悬殊之极,但他仍将痞子刘打得哭爹喊娘,逃命时连老婆孩子都踢下战车不要了,一心只求轻装跑路。总而言之,楞没见过有谁在阵前见了霸王的面敢战而不走的(不走不行啊,有气的时候不走,呆会儿就变成没气的了)。
  真有道是:平生不识楚霸王,便称英雄也枉然。
  日期:2015-04-23 10:45:38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进入到了西汉,虽然也同样不乏名将,甚至出现过如卫青、霍去病这类不世出的天纵之才,但二人的突出特点更多是通过发挥自身出色的统率力和超人的决断力去指挥和调控大兵团作战,而并非阵前的单挑,所以史书中(如《史记》或《汉书》)对汉军在单挑方面的记录近乎于零。
  当然再深入分析一下,也许还有下面几点缘由:
  一、匈奴是一个马背民族,他们的强项是骑射(具体地说,匈奴人的优点在于擅长运用弓箭的杀伤力和战马的机动性),虽然民风一贯剽悍,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与汉军展开近战或肉搏战的,或者说,他们很少和敌人面对面的硬扛,这倒也不是出于胆怯,而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罢了。
  千多年后,远征欧洲的蒙古大军,就极好地秉承了北方游牧民族这一固有的战术原则,对付人高马大的欧洲人,蒙古骑士根本不屑于和对方正儿八经地列阵厮杀,而是利用娴熟的马术灵活地打穿插,袭身后,且全程一直在放箭,这才是最恐怖的作战手段,哪怕那些欧洲重装甲士的阵型布得再紧密,盾牌再坚硬,也会被铺天盖地的利箭射成刺猬。
  二、语言不通,退一步说,就算交战的双方都有单挑意愿,也会因此而无法达成共识。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只要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就能明白。这么说吧,操汉语的我方大将即便是想单挑,可出阵后壮志激昂地嚷上老半天,也不见对方理会,因为人家一直在摸着脑袋,努力揣摩着他在那儿咿咿呀呀地叫什么,耗到最后不耐烦了,索性就招呼左右:“众安达,亮马刀,并肩子上呀!”,如此了事(同学们,由此可见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了吧?)。

  三、大汉的军纪极严,非经允许,胆敢擅自出阵者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的出现,再说两汉治世,均选择以儒为纲,加之各种兵法韬略盛行于时,也客观上导致了国家多产谋将而鲜出勇将的局面(东汉初年的“云台二十八将”就有大半人是以谋略见长的,武力却并非他们的强项)。

  日期:2015-04-23 13:03:54
  之所以提了一笔东汉,倒不是它有什么格外值得一书之处,而是因为在它咽气前那数十年间,曾出现过不少令后世如雷贯耳的文臣武将。
  不可否认,他们的名气多是拜罗老先生所赐,只不过可惜的是,一部《三国演义》,楞是把其中一些有想法,懂策略的武将塑造成了纯粹的单挑机器。
  例如吕布,在濮阳他派遣细作劫持夏侯惇,同时策动曹操的新兵哗变;在徐州,他明白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营门射戟化解刘备与袁术之争。这些表现足以证明此人绝非只是演义中那个没脑子的莽撞武夫。
  当然话又说回来,若是没有演义的艺术深加工,这些武将的名字也许会如同尘埃,继续沉睡于历史长河的底部,而无法为后人知晓。
  所以,尽管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虚构的,战长沙(关公战黄忠)也是虚构的,葭萌关(张飞战马超)还是虚构的,可这些单挑故事作为后世的评书、戏剧等表演艺术的经典桥段,早已经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了,试问又有谁能否定它们的精彩之处呢?
  三国,本就是一个属于热血英雄的时代!

  三国,也应当是一个逢敌必单挑的时代!
  日期:2015-04-23 15:41:43
  【孙策VS太史慈】
  神亭,是曲阿城外一处呈东西走向的小山脉,寻常并不显山露水,但驻足山顶却可以俯瞰不远的整个县城。孙策率黄盖、韩当等将领一行十三人登顶后,曲阿全城便尽收眼底。
  这时,太史慈也与一名骑卒同期来到了此地,他原本只想绕至山后,侦察孙策军的兵马驻扎情况,却意外地发现山顶处,一伙脸庞异常陌生的将官正聚拢成团,时而指指点点,时而偶起争执,这一不同寻常的情景,令太史慈不禁勒马静观。
  这伙人显然不属于刘繇的部属,既然不是自己人,又正好在刘孙交恶之际出现在城外的某一制高点上,那么毋庸置疑就是敌人!尤其望着他们所围绕的那名少年,更是坚定了太史慈的想法。
  那少年体型矫健匀称,相貌英俊潇洒,虽貌似只有弱冠之龄,但举手投足间尽显成熟男子特有的豁达与通透,称得上是风度翩翩而不矫揉造作,机敏风趣而不呆板木讷,练达人情而不圆滑世故,他置身于那些五大三粗的随员中间,竟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实在叫人不得不另眼相待,并由衷叹服不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