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三个菜鸟的销售通关之路》
第25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02 13:51:53

  会议室里一下变得热闹起来,连古政农都跑来了,古政农来的原因是朱弘毅到了自己的地盘,他这个领导不能不出面。另一方面,他也要在朱弘毅面前表示一下对销售的关心。
  虽然有心理准备,不过John的身材还是让李渔吃了一惊,这哥们足足有两米高。连朱弘毅在他面前都矮了大半头。琳达更是连他的肩膀都够不到。
  今天琳达还在承担着翻译的职责。说是翻译,NEO这边也就John一个老外,其他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同胞。
  一阵寒暄之后,正戏开场了。按照李渔的设想,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介绍公司,介绍产品,介绍服务,最后听听John的想法,再见机行事。
  不过John想得好像与李渔不一样,听完一通客气话之后,John清了清了清嗓子,开诚布公地说道:“感谢各位先生对我们采购的帮助,特别感谢李先生前期所做的努力,我们这次来是希望与瑞和公司共同落实一下我们的相关需求,我们准备了一份需求清单,请琳达小姐分发给各位,我们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不知道是否合适?”
  李渔不用听琳达翻译,也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听到这赶忙站起来,接过琳达手里的资料,以便让她集中精力给大家翻译。其实瑞和这边真正需要翻译的也只有刘卫东一个,古政农的外语也不错,听懂问题不大,朱弘毅更不用说。
  这份清单足足列了20多页。写的非常详细,李渔一看倒是很熟,没有超出从前的范畴。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到哗啦哗啦翻纸的声音。John一行似乎对此早有准备,静静的等待着。
  打破沉寂的是朱弘毅,他看得也很快,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语不错,更重要是这些东西大部分没有超出李渔先前给的资料。他大致看了看就明白了。
  “John先生,我可以问几个问题吗?”朱弘毅道。
  大概是没想到朱弘毅的外语如此流利,John微微愣了一下,注意力转向了朱弘毅,冲他微微点了点头道:“当然可以。”
  “这份清单中,谈的最多是如何搞清成本问题,我能知道是什么原因阻碍了NEO公司对成本的掌控吗?”朱弘毅直接用英语道。
  “这是行业特色所决定的,我们是复杂机械设备,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一直是我们头疼的问题。”回答朱弘毅并不是John,而是财务部的于总监。这是她进会议室第一次说话。用的是汉语。

  李渔有了一丝想说话的冲动,他熟悉软件,知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过还是犹豫了一下,他觉得由朱弘毅回答似乎更好。
  但是朱弘毅根本没有回答的意思,他把目光转向于总监,用探寻的语气问道:“听起来周期长、产品机构复杂是两个重要的阻碍因素,还有呢?”
  于总想了想,说道:“软件工具也是个重要的问题,这种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使用手工算法。”
  朱弘毅点了点头,接着道:“我能理解于总的难处,大型装备行业这些问题在所难免。从我们瑞和的研究来看,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个行业的特点,紧、散、险、严、悬、拖、难、慢。
  紧就是产品更新频繁、要求较强的研发试制能力,一旦接单从技术到生产都处于紧张状态。散就是订单驱动生产,多品种单件、多单混合生产模式,采购、外协、生产、工装都处在相对散乱状态。险就是制造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质量、缺件、漏件、设备、工装等因素很难面面俱到,稍不留意就会影响订单。严就是客户需求多样化、订单复杂、要求交货严格,关注价格、新规格新配置要求快速准确报价。悬就是存在能力瓶颈,如加工中心。制造过程诸多问题等使企业不接单不甘心,接单不放心,心悬空中。 拖:就是众多因素造成生产拖、外协拖。最后是订单交货拖期,影响效益和信誉。 难就是接单难、排产难调度难、成本核算难、分析控制难。慢就是销售信息,外协过程信息,制造过程反馈,工模夹具状态,物料有效性等信息反馈慢,获取后已没有时间采取措施。

  除了你刚才所谈的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等因素外,从瑞和的研究结果看,还有两个障碍阻碍了管理者对成本的掌握,一是大型设备生产是边设计、边修改。这给成本的计算带来了难度,由静态成本变成了动态成本。其次是生产中的用料不规范。由于大型设备往往现场管理混乱,工人们经常会就地取材,不按照整体设计进行。这最终都影响了成本的核算。不知道这两个原因在NEO是否也存在?”这次朱弘毅跟于总说话一直用的是汉语。琳达赶忙翻译给John。

  李渔听的入迷,他搞不懂这些东西朱弘毅从哪知道的。但是他清楚这些东西比产品更吸引NEO的客户。听到最后李渔不由得心中一动。他似乎模模糊糊听出了朱弘毅的弦外之音,但是又一时说不清楚。不由得两眼死盯着于总。
  听完翻译J,ohn接口了:“朱先生,听起来贵公司对我们的行业很熟悉,不过,你说的两个因素中,第二个在我们公司不存在,第一个确实是造成我们困难的原因。你理解的很正确。”
  朱弘毅在本子上记了几笔,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朱弘毅抬起头,接着道:“让我们一起核对一下,从John和于先生的分析来看,准确的计算成本对NEO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核心问题,而阻碍我们准确计算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产品生产周期长、二是产品结构复杂,三是工具不适应,四是生产过程中反复修改设计。不知道我是否理解了两位的观点?”这次朱弘毅仍然用的英语,他确信于总监英语也应该不错。

  John和于总监点了点头,于总监又道:“我再补充一条,客户不断增加要求也是成本不断变动的原因。”
  朱弘毅点了点头,缓缓的说道:“好,这作为第五条。”然后低头记了几笔。接着道:“请问这五条,哪条是关键?”
  于总监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回答道:“还是第四条,反复的修改设计实在让人头疼。”
  包括John在内的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表示对这个观点的赞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