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可不读的90张面孔》
第55节

作者: hys1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事情暂时结案。
  韩安国说:还没完呢,这只能让您暂时活下去。您要长远地活下去,我还得给您支一招。您亲自到长安城,跟皇帝解释清楚,谢罪。

  梁王同意了,但到函谷关的时候,梁王犹豫:跟哥哥沟通,他能信我的话吗?不行,得找姐姐做中间人。
  长公主如何安顿他这个闯了大祸的弟弟呢?一头是她的女婿刘小猪,一头是弟弟,两个都要争太子。但再一想,您都混到现在了,对我女婿没威胁。我干嘛不救弟弟一命啊。
  她给梁王刘武出主意:你啊,长安城门口,午朝门外跪着,我陪你,往那一跪,负荆请罪。
  汉景帝一看,马上出来迎接,三个人啊,就抱在了一起,抱头痛哭。窦太后作为母亲来说,兄弟和解,喜在心上。
  到此,梁王的恐怖活动的后果成功被韩安国化解。
  经过了这场风波之后,窦太后也不说太子的事了,刘武也不提了,争夺太子这事就算过去。
  王娡舒了一口气,这太子啊,只有刘小猪这个人选了。
  一天,景帝把刘小猪抱在膝盖上,问他,儿子,你想不想当皇帝?这小刘彘说:由天不由人,儿愿每天都居住宫里,在父亲面前游戏。

  您说这话讲的,多一个小大人。
  汉景帝也觉得,瞧来瞧去还就是我这个儿子,又聪明又伶俐又会办事儿,就你了吧。
  这些事,历史上,就四个月的时间,正月废刘荣,四月立王美人为王皇后,又过了十二天,立刘彘为太子。
  刘小猪太难听了,汉景帝正在看一本书《庄子》:“心彻为知”他一想“知”“彘”同音,你以后不叫刘彘,刘小猪了,你改叫“刘彻”了。希望太子聪明圣彻。汉武大帝这名字,就被定了下来。
  七岁的刘彻,战胜了所有对手,荣登上太子的宝座。
  待续……
  日期:2012-04-16 17:09:12
  当年朱元璋杀人无数,太子朱标劝他不要再杀了,他就扔给太子一根棘杖,让他捡。他没法捡,扎手。
  朱元璋过去就说,我把这刺儿全给你拔了,你就可以容易地捡起来。
  道理一样。
  景帝为刘彻呢顺利登上皇帝宝座,精心布局和策划。

  最大的一根刺,是周亚夫。(周勃儿子)
  “七国之乱”可以说没有周亚夫就胜不了,周亚夫是头号功臣,声名显赫。
  那个时候皇上想废太子刘荣,他反对,废不了,后来又说,立王皇后,立王美人皇后,他反对,然后紧接着说,让那个王皇后的那个弟弟王信当这个侯,我反对。周亚夫这个一直都反对这个,反对那个,得罪的都是皇亲国戚。(另外一方面则反映出这个人的刚正不阿。)
  景帝就开始琢磨了,这个人在我在的时候还老反对我,到了我儿子的时候。他成了三朝元老了,这还得了啊。

  汉景帝使了一计。
  一天,汉景帝刘彻两个人请周亚夫吃饭。酒宴摆上来,没筷子,周亚夫特别生气,叫太监拿筷子来,武将出身,态度还非常横。
  皇上没下令,旁边太监没人动弹。
  周亚夫那个脾气,火更大。正要发火,汉景帝说话了,我请你,你还这么大的脾气?
  立马,周亚夫明白了,这是皇上给我好看呢,所以马上周亚夫也不敢说话了,就悄没声地开始吃了,但是火还是很大,一边生着气一边吃着饭。
  这个时候刘彻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周亚夫看。周亚夫一看,这让我吃不让我吃了,算了,我吃好了,气哼哼就告辞了,甩门,走了。
  周亚夫刚一走,这景帝就问:你干嘛老这么看着他?
  这个时候小刘彻说了:这人可了不得,您请客,他还这样呢,要我请客,他不把我给吃了?(分量大啊,小家伙厉害!)
  景帝说:放心吧,他不会作为你的臣子。(已经表态了)
  刚好,出事了,不是周亚夫的事,是周亚夫儿子的事。

  他给老爸预备好了一口上好的棺材,金丝楠木棺材。棺材里都准备什么呢?他就想,老爸生前带兵,死后也得带兵啊。就从国库里头买那废旧武器,买了五百套。他私下里买的,怎么会走漏风声?原来他儿子雇一帮人搬运工,但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告了。
  汉景帝马上派人去查。“私藏兵器,图谋造反”!
  派了一个小吏去周亚夫家问。(“吏”和“官”不一样,就连官都不是。一到七品叫“官”,八品以下为“吏”。)
  周亚夫窝囊气啊!周亚夫跑到廷尉那去问。

  这个廷尉,原来跟周亚夫面前,说话都不敢高声的。这回好家伙扬眉吐气的,一拍桌子,你为什么要造反?
  周亚夫:我买的是我陪葬用的东西,叫造反?
  廷尉说:你是生前不造反,死后要造反了?
  莫名其妙的强词夺理,周亚夫没辙了。他非常清楚,廷尉一定是受高人指使了。
  周亚夫要找皇帝去沟通。廷尉大叫:关起来。

  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周亚夫决定自杀:绝食。绝食五天五夜,最后大口吐血而死,一代名将周亚夫就这样死了。
  景帝为儿子拔掉了最大一根刺,同时也想考考这儿子。
  故事很简单:
  有个小伙子叫防年,妈早死,老爸有了后妈。
  防年老爸经常出差,这后妈不规矩,有了婚外恋。防年老爸在外面做生意
  回来,推门一看撞上了。这两人一不做二不休,就把防年老爸弄死了。
  防年知道后,就把继母给宰了。
  按照大汉法律,杀母死罪。
  汉朝的死刑都由皇帝钦定。当汉景帝到这个案子,把这个卷宗给儿子:你看看该怎么判。
  刘彻看完:廷尉判得不对,这个孩子有罪,但罪不当死。这继母,最多只是假母,因为她与儿子并非亲生骨血,而仅仅是由于与父亲有情爱,但是继母已经杀死其父,这就表明这种情爱已绝,而且对防年来说,这女人乃是杀死其父亲的仇人,防年为父复仇,只应以杀人罪追究,而不应以杀母大逆论。
  景帝拍案叫好:哎哟,这么点的小孩,比廷尉说得还好!
  这时刘彻十四岁。从七岁到十四岁,七年的时间,这小刘彻,怎么会这么厉害?他有个好师傅,卫绾。
  卫绾,儒学大家,文武全才,德才兼备。大汉以来崇尚“黄老之学”,怎么选一个儒家来教太子?
  汉景帝,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有自己独立思维的皇帝,他明知道整个大汉的江山,一直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执行的是“黄老”道家思想,但是他仍然给刘彻找大儒来教他,目的就是让这个孩子自己判断,到底这个国家的未来,是需要儒家还是道家?
  换句话说,景帝已经感觉到,在他的江山中,在日后的中国,需要的是儒家思想,而不是道家。
  卫绾这人讲起来是两朝元老,文帝时就是中郎将,学问高、善打仗。

  他的教育成果鼎鼎有名,他曾经教过一孩子:河间献王刘德。这刘德就是那个被废的太子刘荣的一母所生。从小不学好,天天吃喝玩乐,一点正事不干。(毕竟是栗姬的儿子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