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暗格——双鱼玉佩始末》
第1节

作者: 秦州老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8 17:17:16
  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虽是寥寥几语,然则妙意颇多,禅机处处。
  我年纪尚轻时,总以为诸如此类的因果业报无非是佛教导人向善的故伎,所谓轮回一说,倘若真正深究起来,恐怕要归于飘渺了。
  人的生死,终究不似朵花,岂能荣而转枯,枯而复荣!
  相信所有唯物论者都作如是想,自然地,我也不会例外。只是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事实摆在面前,我在这个立场上不得不开始动摇。

  日期:2015-05-08 17:27:00
  时至今下,我可以毫无忌讳地讲,业报轮回,虽不可尽信,但不可不信。譬如,那些活在我们中间且拥有前世记忆的再生人,即是不可否认的铁证。
  日期:2015-05-08 19:40:00
  我第一次接触到“再生人”这个概念,应该要追溯到几年前的一档纪录片里,片中记者对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的多位再生人进行了采访,其中有一位叫石爽人的老太太令我印象非常时刻,她向记者说起自己的前世,简直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
  日期:2015-05-08 19:59:00

  那时我的西北采风之旅恰好接近尾声,正在踌躇下一站采风地点之际偶然看到了这则骇人听闻的怪事,尽管我年事趋高,可对于新奇事物往往抱有一颗未泯的童心。经过几天的休整,待到结束了西北之旅,我便收拾行囊决定亲自去坪阳乡考查一番。
  日期:2015-05-08 20:27:00
  据实而论,这次坪阳之行绝没有深入不毛的艰辛,亦无劈波斩浪的壮阔,我只是在坪阳和部分“再生人”畅聊了一通,仅此而已。其谈话内容大同小异,“再生人”们逐一诉说了他们各自的前世今生。说实在的,有过几个瞬间我甚至怀疑这些人尽皆神棍之流,他们的答复,可信度到底有几成,我的心里不禁划出了问号!尤其是在谱头寨的际遇,更让我讶然。
  日期:2015-05-08 20:43:00

  到坪阳的第六天,我去了谱头寨,在坪阳百十来个再生人中,谱头寨仅占其一角,据我询知,在这里只有三个再生人。其中两个已是年界花甲的老朽,剩余的一个却是个五岁的毛头小子。也正是这个毛头小子说了许多几近疯狂的话,而这些听似难以置信的“疯言疯语”又拨开了层层惊天迷雾,纰漏出诸多真相,乃至于推翻了部分既定的历史。
  日期:2015-05-08 20:57:00
  此子不姓,名上师下古。我当时有点懵圈,心说百家姓里有姓不的吗?不怕各位看官见笑,即便是现在,我也不清楚不姓是何起源,如何分布。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除却不师古一家,再无不姓相识者。
  日期:2015-05-08 21:16:00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从表面上看,不师古与其他正常小男孩并无异样,但一经开口,其措辞之稳健,脾性之成熟,立马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五岁的小孩,说出的话早就超出了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认知。我突然间有种不可抗拒的置信感,像是正和一位饱经世事的老者会晤,那感觉恍如隔世。
  日期:2015-05-08 21:42:00

  我满腹狐疑,再一次重申了早已问过几十遍的老话:“我很好奇,您怎么会有前世记忆?”
  “可能是投胎时没喝孟婆汤吧。”不师古轻描淡写地回复了一嘴,眼波平静如水,俨然一副老态龙钟的架势。
  他见我笑而不语,料想适才那话定是被我当成了戏言,倏忽间,转而又朝我道:“倒是前段时间谱头寨来了一支摄制组,做过再生人的专题,随行的专家说我可能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以至于产生残留前世的记忆的假象。”
  日期:2015-05-08 22:30:00
  未及我搭腔,不师古冷不丁甩来一句:“要是你也和那些专家持相同意见,我想,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继续交流下去。”

  尽管与专家较之,我实在无甚造诣,可是对于专家们这样的解释,真不足以教人信服,至少我不敢苟同,照此推断,难道坪阳百来号再生人都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再者说,据坪阳当地人讲,坪阳的再生人,自古有之,莫不是均患相同症候群所致?转念至此,我对不师古抱之以微笑,说:“这个问题咱们暂且存而不论,留待科学家们慢慢啃吧。”
  日期:2015-05-08 23:18:00
  不师古点头称是,我趁机挑起话茬:“却不晓得您前世是谁?”
  “咸阳的玉匠孙寿。”不师古说:“承蒙父老乡亲抬爱,夸我是玉匠行里的鲁班。”
  “那么现在市面上还能否找到您曾经雕刻的玉器?”我忙不迭问。
  日期:2015-05-08 23:56:00

  不师古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木然道:“够呛,基本上全都掩埋于历史当中,就连给秦始皇雕刻的传国玉玺,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秦始皇?”我瞬间惊惕,整个人分分钟被石化掉,脑袋直如短路一般,一时间根本反应不及。我先前所了解到的再生人,他们距前世短也就数载,长不过百年,可眼前看上去虎头虎脑的不师古竟然离前世足有两千余年。除了天方夜谭,没有更贴切的词语形容我彼时的心情。
  日期:2015-05-09 00:42:00
  “你不必诧异!”不师古面色淡然,眼神大是坚定,随即说:“我的前世之所以在秦朝,那是因为我自秦朝孙寿一世之后,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我先后轮回成各种动物,乃至植物,直到这一世方才托生为人。”
  我听罢为之语塞,隔了半晌才自顾自道:“如此说来,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真是您刻的?”
  不师古轻嗯了一声:“不错。现在回想起来,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日期:2015-05-09 10:09:00
  言至此节,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师古的话决堤之水般将我所有的理性认识冲溃,不得不承认,这话若搁在普通人身上,十有八九会认为那厮铁定病入膏肓,真是胡言一派。可眼下语出再生之人,我却不敢武断否决,寻思:“若不师古真给秦始皇效过力,算起来都快称得上始祖级人物了。”至于此间到底发生过什么,除不师古之外,更有谁能知晓,我顺口道:“可否详细谈谈为始皇帝制玺一事?”

  日期:2015-05-09 10:22:00
  不师古稚嫩的脸上顿显沧桑之容,仰头长长一吁,一举一动和他现世脱节无已,这哪里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恍惚间,我觉得在这张光洁的面皮之下藏着一副皱巴巴的老脸,那似乎才是他的本来面目。
  日期:2015-05-09 10:27:00
  我的思绪忽地被打断,只听不师古慢条斯理地追忆道:“容我整理一下思绪。记得那是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翦攻破邯郸,俘获了赵幽缪王。赵王贪生怕死,为求自保,他把国宝和氏璧献给了秦国,借此来换取赵国暂时的安定。赵王不明白,以珍器重宝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秦始皇最终还是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后来我奉命将和氏璧雕琢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印玺,还在正面刻上了左丞相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