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第55节

作者: 含笑看吴钩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29 11:30:50
  第十二章 诛戮英豪
  孙策的应对方法很简单,态度也很明确。
  没商量!坚决予以镇压!
  成功解决了豫章的问题,又将周瑜、孙贲、太史慈等人逐一部署在了对荆州的边界地带,当自认为扬州西面疆土已无纰漏之处后,孙策马不停蹄直返吴郡,开始调动兵力对郡内反抗势力展开清剿。

  其实,江东境内的匪乱之所以屡剿不止,除了受外部因素的挑唆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就是——始终有当地的世家大族在背后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这一点之于新生的江东政权,才是比陈瑀或陈登的挑唆更为致命的伤害,对此孙策早已是备感忧虑,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应该说,孙氏的政权与江东地方大族间的关系,从孙策的东渡开基,到孙权的正式建国,期间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而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东吴政权在江东的地域化(即本土化)。不过这个话题的涉及面太广,如果现在就提及,似乎过早了些,我觉得不妨先回顾一下,孙氏这些年来是如何处理与江东大族的关系的。
  日期:2015-05-29 15:16:02
  【东渡的背景】

  先说说孙坚吧,作为孙氏崛起的领路人,他早年就离开江东,受朝廷之命于扰壤之际征战南北,沙场之上,屡创佳绩。
  后期虽然一度受到袁术的牵掣,但对汉室总归是有战功的,和江东大族亦不曾有过大的嫌隙。
  而到了孙策继业后,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先是孙策用先父旧部攻打庐江太守陆康,致使陆氏宗族百余口人在此役中死伤过半,这绝对是一起足以震动整个江东的大事件,它作为一个导火索,引发的后果就是,直接使江东各郡大族开始对孙策产生了疑惧和戒备的心理,同时也造成了刘繇的反目,导致刘繇进一步作出了逼迫吴景、孙贲至江北历阳,继而独揽丹阳全郡及吴郡北境,并屯兵当利等沿江渡口,紧防袁术和孙策进攻等一系列过激举动.

  从此,江东的平静气氛被打破,两个扬州并存的局面也无法继续维持。更不利的是,此后的江东大族便把孙策视为了入侵之敌,这无疑对他日后的统治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兴平二年,孙策正式于历阳起兵,挥师东渡,发动夺取江东之战。期间先是击破刘繇,再逐走许贡,最后俘虏王朗,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整场战事进行得顺风顺水。
  然而,与军事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这次东进却在道义上缺乏有力的支持,因为在江东大族看来,原籍吴郡富春的孙策,已经不能算成是同乡或自己人了,他代表的是寿春的袁术,身份是袁术的帐中之将,想想袁术在南阳时的种种劣迹,当时的江东士人(包括普通民众),又有谁会对孙策的返乡抱以欢迎的态度呢?
  而且他率领的渡江部队,也缺少必要的本土色彩,毕竟这支军队明着说是孙氏旧部,但经过孙坚、孙策两代人二十多年的辗转征战,其中的江东旧人早已所剩无几,孙策从袁术处索得的那千余人,实际上都是以后陆陆续续召募补充进来的淮泗籍精勇,其统兵将领除了吴景和孙贲等少数的孙氏老人之外,也多半为淮泗人氏。
  所以当孙策和刘繇作战时,每攻克一处地方,当地百姓最初的反应不是夹道欢迎,而是“皆失魂魄”,若非孙策为此格外地强调纪律,使得“军令整肃”,恐怕往后遇到的各种难题将会更加突出。

  日期:2015-05-29 16:54:51
  再者,挂着袁术部曲名分东渡的孙策,所逐走的刺史及郡守,都是些名正言顺得到大汉天子正式诏拜的地方行政官员。
  这其中既包括刘繇、许贡和王朗,还包括华歆,他们的身份无疑都要比没名没份的孙策正统得多,所以当孙策南下会稽时,王朗才会振振有词地道出“身为汉吏,宜保城邑”这样听起来无比大义凛然的话,可见孙策的江东攻略,明显缺乏足够的道义支持,他的军事行动,在性质上属于谮越,或者说根本就是入侵.
  此举也等于是对东汉政府在江东统治地位的一种挑战和颠覆,这就无怪乎当孙策完全占据江东三郡后,那些本地大族们仍坚持对其抱以排斥和敌视的态度,毕竟在他们的心目中,孙策始终是一个外来户。
  再往后,当不知天高地厚的袁术正式在寿春称帝后,江东各界对孙策的反感程度就更加强烈了!

  连许多流寓到此的北方士人,都纷纷选择了离开,如后来在蜀国担任司徒的许靖,以及名士桓晔、袁忠等人,就不惜泛海向南,遁走交州,他们的想法无非是这样的——宁愿溺死或饿死,也不愿留下来屈从于逆贼袁术的爪牙.
  而难以做到全体迁徙的江东大族,则既怀着家仇国恨,又深感自身危殆,所以他们是绝不会率自己的族人去支持孙策的,当然也不会贸然离弃家园,他们或静观待变,或聚众自保,使得孙策在江东的这数年间,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敌意。
  日期:2015-05-29 17:20:23
  也许,军事上的占领,战场上的决斗,对于孙策来说都算不上什么难事,可是要让江东本土势力打心眼里改变态度,放弃反抗而向新政权靠拢,继而融为一体,难度却要大上许多!
  所以在万般复杂的形势下,孙策时常会深感忧虑,觉得处境艰难。
  终于,经过一番患得患失的斟酌后,他作出了一个叫人震惊的决定:
  杀一批人,杀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杀一批有影响力却不愿意与新政权合作的人!
  孙策希望先通过铁腕政策,警示那些江东大族,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树立个人权威,以此维护自己(以及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地位。
  很努力地更了这节,觉得也有所交待了,今晚是周末,和老婆说好吃饭以后去看场电影,回来再更了。
  祝大家周末快乐!
  对了,还有,已为人父人母的朋友别忘了六一儿童节带家里的
  ____

  .-`&  `-.
  /  
  :  o  o  ;
  (  (_  )
  :  ;
    __  /
  `-._____.-`

  /`"""`
  /  , 
  /|/// _
  (_|///\__)
  |_______|
  __)_ |_ (__
  (_____|_____)
  去公园、游乐园之类的地方玩哦!
  下一节——【屠刀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