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暗语》
第31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我只是这里的过客,这里即便再豪华,再奢侈,也与我无关,我必须回到我自己的世界去。
  吃完饭,我一看时间,刚好五点。掐指一算,如果五点半出发,晚上九点半就能回到成都。我忙请印度侍者去帮我喊黄助理过来,我好要回车钥匙。

  足足过了半小时,那印度侍者才又回来。打着手势对我说:“黄助理……人不在……出去,中午,已经。”
  我简直要疯了,再不赶紧出发,只怕深夜都回不了成都,但我去意已决,又让印度侍者去找福叔。
  又过了半小时,印度侍者终于又回来了:“福爷……人不在……中午,也走已经。”
  “那你们马总呢!或者麻烦直接帮我找马小姐,我要见马小姐!”我真的有些忍无可忍了。
  又是半小时,印度侍者依然像之前那样回来说:“主人……小姐……中午,也都走,已经。”
  “啊!”我简直是想发火却找不到发泄口。如果我钱多一点,此刻我真想连我那车子也不要了,直接出门走人。
  “但是,主人留了话,说他晚上回来找您,请您稍等。”
  印度侍者补充说。
  如此情况下,我显然也只有等着,只好明天出发了。急也没用,不如稍安勿躁。我下了楼,决定在庄园里转一转,像上次那样,我顺着手语指示牌,打算到半山凉亭去坐一坐。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尽管依然是那些牌子,上面的手势符号,却仿佛有了变化,我在迷宫般的小路上反复绕来绕去,竟然怎么也走不到半山那凉亭了。

  乱走一阵,无意中又经过了那片有着圆形塑胶区域的草坪,发现按说应该停在那里的直升飞机,却踪影全无。
  “难道,这庄园里还有其他停机坪?或者,他们的那位‘二当家’,已经离开了?”我疑惑地想。
  由于始终走不到凉亭那里去,我绕来绕去,竟又绕回了寓所的那幢小别墅,我也懒得继续去凉亭了,干脆回客房继续休息。躺在床上,我忽然发现,床脚的印度香炉,似乎略略移动了位置。移动得并不多,如果不仔细,是注意不到的。
  我纳闷地坐起来,弯腰将那印度香炉拿起,仔细查看,这才注意到,里面略有一些灰烬。之前,除了第一天来的时候点过这印度香,之后就一直没再点了,而此刻,虽然看得出有人将灰烬倒掉了,但在香炉圆型凹口处,多了一点点痕迹,这意味着,我上午回来后,之所以睡得那么沉,一觉竟然从上午十点多,睡到了下午四点多,原来,是有人偷偷点了这印度沉眠香。
  由此,我又忽然想起第一天来这里时,那次的那位印度侍者,实际上也并没征求我的同意,就点燃了印度沉眠香,虽然事后黄助理解释说他是用手语询问过我的,我当时也没深想,以为可能是中印手语差异导致的误解。但是此刻,再次发现被印度沉眠香催眠后,我仔细回忆上次彼此的手语交谈,确信那个侍者并未事先询问我需要不需要点香!
  我忽然感到心里一阵惊恐!我有一种模糊的预感:感到自己这次偶然来到这神秘的庄园,也许并不像我起初以为的那么简单。为什么成先生知道我要去重庆玩,就那么热情地一再引见我去马府?为什么庄园里的路如此难行,上一次我却那么顺利地走到了凉亭?是不是当时,他们故意想让我近距离面对马月儿,让我获得一个单独和她交流的机会,然后……让我身不由己地爱上她?
  那么,或许,我进入了某个巨大的圈套?

  又或许,后面还有更大的陷阱在等着我?
  所有这一切,如同一个比马府庄园更大的迷宫,围困了我。
  可是,我是一个如此平凡的普通人,无论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与与他们相差万里,那么,他们究竟看重我哪一点,要处心积虑,将我陷进来呢?
  我实在无法想透彻。
  但是,此刻,主动权已经不在我手上。我唯一能做的,只是反复告戒自己:“冷静,再冷静。”
  在以前当侦察兵时,训练的第一课,教官曾对我们说:“恐惧并不会减少危险,反而会使危险成倍放大。”这句话,对我帮助非常大,每当遇到扑朔迷离的局面,我总会回想起这话,而后让自己平静。
  此刻,我坐在空旷的整个别墅只有我一人的房间里,我知道,除了等待马大哥向我表露他真实的目的,我并无任何其他选择。

  夜晚九点多,印度侍者终于来敲我的门,他说:“主人和小姐,在书房等您。”
  我感到,或许,我进入了某个巨大的圈套?
  又或许,后面还有更大的陷阱在等着我?
  日期:2012-10-11 15:25:22
  34
  孙中山的神秘手势
  只见画中左侧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代伟人孙中山!而右侧,则是一位贤淑的女性。马大哥介绍说,这副画是上海国画家戴敦邦先生根据孙中山与陈粹芬的合影所绘的水墨肖像画的临摹本。

  孙中山,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人,本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在日本时化名为中山樵,在长期奔走革命活动中曾多次改名杜嘉诺、高野长雄、陈文、陈载之、中山二郎、吴仲、高达生、艾斯高野、阿罗哈等。辛亥革命后始称孙中山,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景仰。
  对于他,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熟悉,但对于他右侧的女人,长期以来人们却不曾知晓,直到近年才浮出水面。
  那女人叫陈粹芬,原名香菱,又名瑞芬,人称“陈四姑”。和宋庆龄结婚之前,孙中山曾和这位鲜为人知的女性有过一段十四年之久的恋情,她被“孙家族谱”称为“孙文之妾”。
  在生活中,陈粹芬和孙中山被称为“革命鸳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推翻清朝、创建民国,奔走于香港、日本、檀香山和南洋等地宣传革命。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常有一位女性陪伴其侧,追随襄助他反清斗争。这位女性并非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她叫陈粹芬,是孙中山倡导反清革命时期最亲密的伴侣。孙氏家族所列孙中山配偶中,按与之结合时间及年龄长幼为序,将陈粹芬列为卢慕贞之后、宋庆龄之前。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有关孙中山的著述中,人们根本看不到关于孙中山与陈粹芬的革命故事,更是很少见到有文章全面介绍陈粹芬生平事迹。而事实上,陈粹芬是一位不该被历史遗忘的孙中山的革命伴侣,一位为正义和信仰献出了一切的女杰,一位为爱情奉献了毕生的女人!
  1897年夏末,孙中山从英国伦敦蒙难后到日本,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陈粹芬作为孙中山的革命伴侣,随同他流离转徙,倍尝艰辛。
  在1900年前后那段艰苦的岁月中,孙中山蛰居日本,清政府曾派员诱降,并派遣密探企图加害革命党人。但陈粹芬与孙中山共同生活,以夫妻的名义掩护孙中山,对革命的秘密活动颇为有益。她接待革命同志、照顾大家的生活,无微不至。她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烧饭做菜、洗衣服和袜子等,一切活儿都由她一人承担,任劳任怨。当年如胡汉民、戴季陶、冯自由、廖仲恺、刘成禺、蒋介石、许崇智、陈炯明、陈其美、黄兴、蔡锷、李烈钧、邹鲁、谢持、邓铿等都曾受到陈粹芬的接待与照顾,以至大家都亲热地喊她为“四姑”。然而,陈粹芬却谦称自己只有一点苦劳,实际上只是一个“煮饭婆”、“洗衣婆”,让人听了肃然起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