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37节

作者: 九丰山之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10 12:54:07
  四十、巨鹿之战(2)
  司马迁说,项羽此举是“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么说我觉得并不完全对,至少没有说出项羽“破釜沉舟”一计的另一层用意。
  人有一种本能,当身处饥饿或即将面临饥饿威胁时,人类就会用尽自己所有的智慧、精力和勇气去寻找食物,再不顾任何礼义廉耻,甚至可以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项羽利用的就是这一点!他带着三万左右楚军渡江且只带三天干粮,并非为了和秦军硬拼,而是看准了秦军的七寸,直奔他而去——
  甬道!
  这条从巨鹿延伸至漳河的甬道,是秦军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章邯部收集的粮食,每天就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送往王离军中,以保证二十万秦军每天都有充沛的精力作战。而项羽看准的也就是这条脐带,只有把它剪断,他才有击败王离的可能。
  于是项羽就利用饥饿的威胁激发士兵的战斗力。对于楚军士兵而言,只有打破秦军的甬道,才有可能夺取新的粮食补给,否则早晚会饿死,所以大家就小宇宙大爆发。
  秦军当然也不愚蠢,这条重要的运输线是有重兵把守的,而且,甬道本来就是一种很坚固的军事设施——它在一条大路两旁各筑起一道厚实的土墙,墙上驻兵,以保证大路上运输队的安全。这思路有点像后来抗战时日军的交通封锁线。
  不过,这些部署在楚军面前已经成了浮云。在本能的驱使下,楚军士兵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数天之内连续九次与秦军章邯部激烈交锋,重创章邯的辎重部队,最终完成了切断秦军补给线的任务。
  战场形势从这里开始陡然发生了逆转:楚军截获了秦军军粮,可以让他们的战斗力延续数日,而秦军在这几天里,却得面对饿肚子的窘境。

  饿肚子的滋味,我没有体会过,不过或许可以去问问曾试图减肥的女士们,当她们连续数日只吃蔬菜水果,不食米面荤腥之后,整个人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要知道,当时那二十万秦军,是连蔬菜和水果都吃不到的!
  所以,当最后的决战爆发的时候,五万楚军面对的已不是二十万虎狼之师,而是一大群头昏眼花,两腿发软的低血糖患者,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
  这一天,是秦军军史上黑暗的一天,司马迁记载:“当是时,楚兵冠诸侯。……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最后,秦军主帅王离被俘,副将苏角阵亡,涉间不愿投降,赴火自焚,其余死者不计其数。秦军的三大主力之一的塞北军团,就此全军覆灭。
  王离,这个将门虎子,名将之花,最终竟然以一场丢人的惨败,结束了家族的辉煌。

  该怎么评价他呢?
  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在莱芜战败后的一句名言:
  “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我觉得,这就是对王离最好的评价。

  楚军震天的吼声也让驻扎一旁的各路诸侯心惊胆战。当时各路诸侯的救兵在巨鹿周围扎下十余座营盘,但没有一路兵马敢出营助项羽作战,大家都只作壁上观,等着看楚军是如何被秦军消灭的。结果,那一幕让他们终身难忘:数万楚军就如天兵下凡一样杀入秦军阵中,兵锋所向秦军无不披靡,所过之处到处躺着秦军的尸首……数万楚军愣是把数倍于他们的秦军,一举消灭了!
  还能说什么呢?任何语言在这时候都是苍白的。项羽的这一战,不仅击败了秦军,更从心理上摧垮了各路诸侯。于是战斗一结束,诸侯们纷纷到楚军大营中去拜码头,入营,下跪,膝行向前,进帐后莫敢仰视,都愿认项羽做大哥。
  于是,项羽由楚国的上将军,升任为全体诸侯的上将军,从此成为反秦斗争的最高领导人。
  日期:2013-07-11 15:36:35

  四十、巨鹿之战(3)
  胜利之后,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灰头土脸的张耳终于从巨鹿城中走了出来,他憋了一肚子气,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陈馀大营,要去和陈馀拍桌子。
  陈馀也早料到张耳一定会来,所以毫不介意,耐下性子向张耳解释,自己并非见死不救,只是实力不济云云。

  但那陈馀所说的张耳一概不信,他觉得陈馀对自己隐瞒了真相,他要找自己的部下问个明白,于是他问陈馀张黡和陈泽的下落。
  陈馀告诉他,两人带五千兵援救,不幸已经阵亡。
  这也太巧了吧!直觉告诉张耳:这不是真相!陈馀手下那么多将军都没有阵亡,怎么就偏偏自己的爱将都阵亡了?这两个人死得很蹊跷,一定是被某人灭了口!于是张耳否认了陈馀的说法,他继续要求知道真相。
  陈馀说,这就是真相,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张耳还是不信:我要的不是托辞,是真相!真相!
  陈馀也生气了,他接下腰间的将军印信丢给张耳,说:不料你会这么不信任我!这颗印有什么了不起,老子不干了!
  张耳有些错愕:他原本只想要讨个说法,没想要解除陈馀的职务,这小子还先急上了。所以一开始他没有接受陈馀辞职。不料有一个不太厚道的门客去挑拨离间: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
  张耳一想也对,身为赵国大将军,关键时刻竟不肯出手援救,要你这将军干什么?你也该引咎辞职!于是他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陈馀的大印,吞并了他的人马。
  陈馀一气之下带着百余名亲随出走,跑到漳河上游打猎逍遥去了。
  从此,这哥俩心存芥蒂,不再是刎颈之交了。
  日期:2013-07-11 15:37:54
  四十一、章邯降楚(1)
  张耳和陈馀在吵架,项羽则带着队伍向棘原扑去,那里是秦将章邯的指挥部。
  这时候章邯刚刚接到王离兵败的报告,大感震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拥兵二十万的王离居然这么快就被区区五六万楚军击败了,而且是全军覆没!这弄得他极其被动。此时,章邯的部队正负责后勤工作,征粮的征粮,运输的运输,都处于大面积分散状态,手头能拉起来就能打的部队少得可怜,于是他命令部队迅速收缩,后撤,避免与项羽交锋。
  这是战场上最常见不过的战术性后撤,在当时的情况下无可指责。但是,中国官场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视事实。同样一件事,全凭奏事的人一张嘴去说,你可以说成是章邯避敌锋芒,转进XX地;也可以说成是他望风而逃,一溃XX里!

  显然,以赵高和秦二世为首的朝廷是以后一种方式去看待章邯的撤退的,他们非但没有派出援兵,反而派出使者“让”章邯,质问他到底行不行,不行就下课,换人!
  章邯害怕了,他知道这几句话是什么分量。所以他立刻派别将司马欣连夜前往咸阳,向朝廷汇报工作,说明问题。
  不料,司马欣跑到咸阳后,却一连吃了三天的闭门羹,赵高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给他。
  司马欣心里跟明镜似的:赵高闭门不见这就正说明朝廷对章邯的事已经有了结论,不需要再听什么工作汇报,只等着执行就是了。所以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从小路返回前线,把情况告知章邯。之所以选择走小路是因为他害怕赵高会对自己下毒手。
  果然,赵高很快就派人追杀司马欣,但杀手们走了大路,与司马欣擦肩而过。
  司马欣回到前线,把他在京城的遭遇告诉了章邯,并且劝章邯:只要赵高把持朝政,咱底下的人就很难办事:你打了胜仗,他嫉妒,早晚弄死你;你吃败仗,他更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横竖是个死,您考虑考虑吧。
  另一个副将董翳也是一样的意思。
  章邯没有表态,因为他毕竟是手握数十万重兵的秦军上将,不可能随意说些不负责任的话,所以他只能沉默。
  你不表态不要紧,自有高人接着跟你论道。没几天,诸侯阵营中的陈馀派人送来一封信——《敦促章邯等投降书》。
  在信中,陈馀首先和章邯聊了聊秦朝的历史:秦朝名将如云,比如白起,攻城略地不可胜计;比如蒙恬,北击匈奴,开榆中之地数千里。结果两人都被自己人弄死了,为啥呢?“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可见自己人整自己人是帝国的优良传统,秦朝的将军难做人啊!

  接着,陈馀又和章邯说了说政治:章将军征战多年,军队损失很大,局面又越来越无法控制,这个责任谁来承担呢?显然赵高是不会主动背黑锅的。不是他,那就是您了!到那时,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啊!
  最后,陈馀给章邯展望了一下未来:认清形势,尽早投向人民的怀抱,尚可“分地而王,南面称孤”;若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则不免“身伏鈇质,妻子为僇”。多说无益,请君三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