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皇——多尔衮》
第5节

作者: 皇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某一个集团成长的过程中,即使是交战双方也总有一些共同的利益,否则便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议和了,或交换战俘,或暂时罢战,或暂时共同对付某一个敌人,在交战双方表面上的枪林弹雨之中,私底下其实都会有一些让人难以想象的交易,同样是三十六计,什么招数都用。只是取得胜利以后,这话就全变了:我们怎么可能跟当时的政敌有过什么私底下的交易!我们是天命所归,一路势如破竹、横扫千军,对方是逆天而动,拼命恳求我们放他们一马。把自己的领袖和将领标榜得跟神仙似的,而把对方的领袖和将领说得跟白痴差不多。

  对于“七大恨”的原文,差不多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了,个人感觉孟森先生的考证比较接近真相,大意是:我有七恨,但是没有地方去申诉,辽东都司的长官们置之不理,万历皇帝,如隔天渊,百般无奈之下,我才兴兵,希望可以引起万历皇帝的重视,可以让我的冤屈得到申诉。
  我觉得这段话才比较符合史实,你看这话,基本上保持了君臣之礼。尽管努尔哈赤也知道一旦起兵,是没有退路的,但总不能把话说得太死,万一打僵掉了,还能够找一个台阶跟明廷商量退兵的事情,或者到时候需要议和了,或者形成了对峙需要讨价还价,双方也都能找一个台阶下,说不定还能被封个“辽东王”之类的爵位。这个才是努尔哈赤心中的真实写照:犹犹豫豫、举棋不定,想打又不敢打,敢打又怕输,总之是多种情绪汇集在一起。就在这种情绪之下,最终他自己被推到了前线。

  日期:2012-09-21 00:12:08
  明朝辽东都司的治所在辽阳,辽阳是当时明朝在东北的政治、军事中心,辽阳正北稍偏东有沈阳。辽阳之东是清河,大致就是今天的本溪,沈阳之东是抚顺,沈阳东北有开原、铁岭。开原、铁岭、抚顺、清河四个军事重城自北至南成扇形拱卫辽、沈,防备女真人。这些地方都是明朝的直属地区。
  努尔哈赤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抚顺,换而言之,之前努尔哈赤所攻掠的地方都不是明廷的直属地盘,因而双方实际上并没有直接交火,而此次进攻抚顺,才真正拉开了明清数十年混战的序幕。抚顺此前经常开放马市,努尔哈赤曾多次前往抚顺,对抚顺的各方面都了如指掌。之所以选择抚顺,一方面是因为努尔哈赤对这里相当熟悉,另一方面抚顺位于开源、铁岭以南,清河以北,一旦拿下,无异于拦腰一刀,完全打破了四城联防的状态。

  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焚“七大恨”表告天,当天就兵分两路,直取抚顺,谁知在半路遇上了漂泊大雨,这对攻城是非常不利的,努尔哈赤有意退兵。这就是了嘛!在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实际上面还是有犹豫的,其子贝勒代善劝说:“这种天气虽说对我方攻城不利,但我们现在还带着攻城器械和雨具,而且这种天气会令对方更没有防备。再者,我们已经宣布兴兵,此时的明军还没有防备,如果再晚,明军就有了防备,仗就更难打了。”这些道理,努尔哈赤未必不明白吧?在代善的劝说下,努尔哈赤才继续进兵。

  但是,后金兵并不打算强攻。此前努尔哈赤已经差人告知抚顺守将李永芳,说是来进行马市交易的,好让明军放松警惕。而且派出了一队人马进入抚顺,攻城之时,里应外合,袭取抚顺。
  四月十五日,努尔哈赤兵临城下,一面写信招降李永芳,一面攻城,明军毫无防备,城内奸细又乘机作乱,不到一个时辰,后金军就拿下了抚顺,守备王命印等战死(看来这位军爷的“命”不够“硬”),李永芳投降,这是第一位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因此,努尔哈赤给予了他很高的地位和待遇,将其子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他,招为“额驸”。随后又将抚顺城捣毁,并迅速分兵掠地,拿下周边小城、村屯五百余个,掠“人、畜三十余万”。女真人这回可是开了荤了,这帮人加在一块都没见过这么多东西。战利品整整分了五天都还没有分完,只能打包带回去再分。

  抚顺失陷,辽东震动,辽东巡抚李维翰急檄总兵张承胤等兵分五路迅速出战。此时,努尔哈赤正陶醉于数量巨大的俘虏和物资,听说明军追来,无意迎击,其子代善和皇太极劝说:“如果现在我们不打击他们,他们会认为我们害怕,战端既开,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努尔哈赤同意,于是分兵,一部分继续护送俘虏、物资回赫图阿拉,另一部分迎击明军。

  明军分营扎寨,后金兵摆开阵势,连续冲锋,总兵张承胤等将领战死,部队军心瓦解,很快分崩离析。击溃明军以后,努尔哈赤返回赫图阿拉,于四月二十六日到达。
  明清(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以后国号金,史称后金,到皇太极继位后的1636年才改国号为清,这里就不详细划分了,反正大家也知道就这么一帮人;1636年以前国君称为大汗,之后国君才称为皇帝,也不详细划分了,反正就是指君主。)双方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以努尔哈赤的完胜结束,这让后金大致了解到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原来如此不堪一击,而大量的财富又大大刺激了满兵的贪欲。

  于是努尔哈赤马不停蹄,在五月再次出兵,攻取铁岭以南,抚顺以北的抚安堡等十一座城堡,一路之上望风而降。又于七月再陷清河,至此,明朝辽东地区对女真人的防御体系被撕得稀烂,而后金则扫清了从赫图阿拉至沈阳、辽阳之间的障碍。
  明廷这里,在得知了抚顺失陷以后举朝震惊,对东北地区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有力”统治一夜之间被击得粉碎,边门告急。二十多年不上朝,不好好干活的万历皇帝,也如同打了强心针一般突然来了劲头,亲自操刀部署,摆出一付不平辽东誓不罢休的架势。首先启用了“熟谙辽事”的杨镐为辽东经略,爱钱如命的万历也下了血本,拨出兵饷20万两白银,并在当年加派辽饷三百万,后来又持续加派。四处调集大军,当时明朝的名将多齐集于辽东,并令属国朝鲜和叶赫出兵相助(这个援助有什么用嘛!钱少人寡不说,还是抱着观望的心态去的),朝鲜派遣元帅姜弘立统兵一万三千人,叶赫助兵两千。

  杨镐这个总指挥曾经参加过援朝抗击日本的战争,但是因为战败并谎报军功被罢免,如今辽东事急,才再次被提拔上来,不过这个人确实不怎么样。首先他本身就不想打,他把自己这一方的行军路线、时间和各路将帅都告诉了努尔哈赤,实际上面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虚张声势,恐吓一下努尔哈赤:我不打你,你也别打我,咱们俩人演场戏,杀几个人,我拿去报功,糊弄一下朝廷,你也稍微讨个饶,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算了,从抚顺、清河抢去的东西你也拿着吧,两下不都挺好嘛!可惜努尔哈赤不这么想,既然都走到了这一步,除了开打别无他路。

  经过十个月的紧张筹备,兵马钱粮枪炮甲都已准备妥当,各路将领也都到达了辽东。不过杨镐也知道自己那点三脚猫功夫能不能搞定努尔哈赤是很成问题的,所以一拖再拖,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他跟大伙一合计,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