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的暗语》
第50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海漫山遍野找棒槌,可是一棵也没采到,并且迷了山,身上带的粮早就吃光了,在一条小河里,好不容易抓了一条大蛤蟆吃了,最后爬到一块大卧台石旁,咬破手指,留下一首绝命诗:
  家住西方本姓刘,飘洋过海来寻参。
  三天吃个癞蛤蟆,你说伤心不伤心。

  如果有人来找我,顺着蛄河往上寻。
  过了若干年,努尔哈赤少年时,被明朝的辽阳总兵赶进了长白山,迷了路,眼看饿得不行了,正在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来了一个长相怪异的老头,对他说:“小伙子,前面的山洞里有一洞的金子。”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一个黄澄澄的窝窝头,递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急忙去接,手烫了一下,醒来才知道做了一个梦,睁眼一看,面前虽没有那怪老头,但梦境却异常清晰,他按照梦中老头的指点,果真在前面山洞中找到一堆金子,从此招兵买马,囤粮聚划,一步步打出江山。

  努尔哈赤后来画了一张“老把头”的画像,还在山里盖上了庙,封其为山神。此后,许多采参人也都在阴历三月十六日见过那老头出来显灵,都说他长相怪异不像中土人士,但心地善良,引渡迷山的人,指点他们获得人参,或者脱难下山。
  于是,阴历三月十六日成了老把头生日。每到这一天,长白山下各村镇采参人、伐木人、猎人都置办酒席,焚香设奠,以祈平安。其他时候,所有入山挖参的“放山人”,选好地点搭建过夜入睡的简易窝棚时,也都会在窝棚东南方向不远处,用“三块瓦,盖小庙”,供奉老把头。
  我好奇地问何把头,能不能让我仔细看看那张麻布,何把头略略犹豫,双手捧着麻布,摊在我面前,我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了一惊!
  只见上面画的那个人,像极了我在马大哥那山洞“博物馆”所见到的一幅古画中人!那幅画,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因为画中那人,长相实在古怪,鹰鼻深目,一看就像西域人,那人的肩膀上,爬着一只三足的蟾蜍,手上则做着那个怪异的手势……
  真的没想到,在这遥远的长白山深处,在一张简陋的麻布上,竟然再次看到了他的模样!
  我连忙问:“可不可以让我拿给那一位看看?”我指了指马大哥,他正在指挥两名保镖,帮马月儿搭帐篷,司马然也在一旁,卖力地表现着。

  何把头略一迟疑,似乎不太愿意,但又不敢得罪,为难地点了点头。
  我拿着麻布,走到马大哥那边去,将那幅老把头的画像,递给马大哥。
  “这就是他们祭祀的长白山‘老把头’刘海的像,马总,您觉不觉得,和我们在山洞里看到一张比着那个手势的人,相貌一模一样?”我说着,一边用手语比画给马月儿。
  马大哥仔细地看了看,而后一拍脑门,说:“我真傻,怎么这么久,竟然没看出来,那幅古画,画的就是刘海戏蟾啊!”
  接着,马大哥解释说,那幅古画,经专家验证,颇有一些时年了,应该是北宋的画作,而且上面有宋徽宗的画押。但奇怪的是,谁也不知道画家是谁,甚至不清楚画的究竟是哪个人物,而宋代相关文献里,也从无此画的记载,宋徽宗自己的画作里,也从没人罗列过那幅画。

  因此,长期以来,其实也没什么人特别关注它。上次,是为了寻找那奇怪手势,马大哥让人将那山洞博物馆里所有古画,全部通查了一遍,这才注意到了那幅画。
  但是,看了老把头的像和那幅画里的人像一模一样,而老把头的名字又叫刘海,这才一下子提醒了马大哥。立即明白了画中人肩膀上的那只露出三只足的蟾蜍,正是刘海所遇到的三足蟾。
  以往,在中国人心目里,有个思维定式,就是认为“刘海戏蟾”这个传统神话中的刘海,不可能是个西域人,因此,之前大家看那幅画,谁也没把那个西域人想成是刘海,因此,自然也没想到,那是一幅刘海戏蟾图。这个发现十分重大,马大哥赶忙将六当家和燎爷也都喊了过来。
  六当家和七当家交好,七当家修道,时常与六当家谈及道教典故,久而久之,六当家的道教知识,也可谓相当丰富,他告诉我们,刘海早历史上实有其人,大致生活于唐朝和宋朝之间的五代时期,少年时不知从哪里,迁居到燕山一带,中了辽国进士,官至燕王的丞相。
  但他喜好谈玄论道,与燕山的道士交往甚密。
  一天,有个远方的道士来访,向刘海要了鸡蛋十个,金钱十文。道士用每一文钱间隔一个鸡蛋,将钱和蛋层层垒叠,垒成了一个塔状,而并没有坠下来。
  刘海惊叹地说:“真是厉害,但这虽然没倒,却很危险啊!”

  道士说:“你身家性命面临的危险,更甚于此。”
  刘海问:“如何摆脱这种危险?”
  道士并不作答,而是拿起鸡蛋、金钱,掷在地上,长笑而去。
  刘海明白道士的意思,他是指出:刘海现在身居高位,这高位就像用钱叠垒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有可能坠毁。而要摆脱危险,免去灾祸,就要抛弃荣华富贵,像道士把鸡蛋、金钱掷于地上一样,弃荣华富贵如敝履。
  当晚,刘海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邀约宾客美美吃了一餐,然后砸碎所有的家藏珍宝。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装,假装发狂而舞,出了燕国,远游秦川去了。

  在路上,那位道士与吕洞宾一起出现,刘海这才知道,道士是“正阳子”,即钟离权。刘海拜钟离权和吕洞宾为师,追随他们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最终得道成仙。
  而刘海当丞相时辅佐的燕王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不久就被剿灭,遭诛灭九族之祸,身边大臣也尽数遭殃。而此时,刘海正云游天下访道,成为真仙。
  刘海出家后,取道号“海蟾子”,称为刘海蟾。元朝时,元世祖封刘海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后来,由这名字又附会上了刘海戏蟾的传说,刘海便成了古代传说中能给人间带来钱财、子嗣的吉祥神。
  只是,我们都没想到,刘海的面容,竟然是一个标准的西域人!
  此刻,在遥远的长白山,再次看到刘海的肖像,并被尊为采参人的祖师爷老把头,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刘海在修道后,曾到过长白山,并试图寻访什么东西,而后人,则牵强附会为他到长白山采参,这个可能性,应该还是说得通的。正在我们疑惑时,忽然,不远处传来何把头的叫唤:“你们看,那里有紫气!”
  我们顺着何把头手指的方向,仔细看去,竟果然看到了一道紫气。此时,最后的一抹晚霞快要沉入树梢,天色将黑未黑,一道竖立着的若有若无的紫气,在20多米开外的空中悬浮着,离地面大约一两米距离!
  (我们顺着这条路险峻的路继续进山)

  日期:2012-10-27 11:36:00
  宋徽宗暗语——中国八大豪门覆灭记
  文/雷立刚
  55
  挖参

  只见何把头轻手轻脚朝着那道紫气走近了三四步,停下来,举目眼四望了一下,说:“这里属于正宗‘窝风向阳’的山坡地,那么,那道紫气下面,很可能是大棒槌”。
  六当家在我们身旁,悄声说:“判断‘窝风向阳’等地形地貌,在采参人的本事里,称‘观山景’。人参不是漫山遍野哪里都有的,不会观山景,就要放空山,是挖不到人参的。观山景是‘把头’们的硬功夫,是他们多年‘放山’经验的总结,对山形山势和树木草头仔细观察,包括空中的紫气、有没有大蛇、有没有棒槌鸟等诸多因素,来判断哪里会生长人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