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诱饵(悲惨命运与城市罪恶)》
第48节

作者: 我很讲道理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四种幸福来自于高玉宝。凭她女性的直觉,阿宝喜欢她。那次他带玉莲去华强北,回来时送给她好多好多武汉鸭脖子,逼着她当面吃完。说实话,她早听说过武汉鸭脖子有名,味道好,但一直没有尝试过。她哪有闲钱去买零食啊!那一天,阿宝替她干活,留着她吃完那些美食,她感觉到味道出奇的好。除了鸭脖子的味道,还有一种受异性关怀后所特有的甜丝丝的味道。

  第五种幸福来自于玉莲。玉莲在律师事务所当文员,玉莲的专业不是法律,但耳濡目染,几个星期下来,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性的法律知识。晚上没事的时候,她就常常问玉莲一些法律上的问题。毕竟,玉莲是大学生,解释起来比她独自理解要快得多,也要通透得多。有一个周日的下午,她跟法官在香米湖,把前一天从玉莲那里学来的一个法律专业术语说给了法官,让法官作出另外一种解释,还居然冷不丁的把法官给考住了,法官费了半天劲才解释清楚。木兰当时开心大笑,似获得了法律博士的头衔一般。

  但是,虽然幸福着,这人世间的事却像老天,谁也摸不准,好端端的艳阳高照说不定待会就是大雨滂沱。木兰最害怕乐极生悲。
  同时,内疚之心也缠绕着木兰。她的内疚来自于第一种幸福和第三种幸福的交叉和对立。爱莲大姐对她好,背着爱莲大姐跟法官睡觉这件事就像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她想摆脱。但是她心中有两个木兰,一个木兰站在大姐的位置,一个木兰坚守法官立场。当回想起大姐的问寒问暖和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时,就恨不得把另一个木兰打到;当“镜头”中出现法官长久地没有女性的雨露滋润,甚至连喝醉了酒都没有人帮助护理时,又忍不住要对另一个木兰说:“你等一等,你别急------你看你看,他也怪可怜的------”她在这第一种幸福和第三种幸福的矛盾中左右摇摆着,既有内疚,又有欣慰;既有欢快,又有忧伤;既有罪责,又有成就感。

  人的思想是个复杂体,也是矛盾体。第一种和第三种的交叉已经够折磨木兰的了,但木兰却还有第四种幸福的折磨。这使她每晚在床上辗转反侧,激烈的冲突一时总决不了胜负。高玉宝带给的幸福感,让她彷徨,一面想接受,想尝试爱情,获得爱情,尝试并获得这每个人都应有的权利。但另一面,她自卑得似看一眼阿宝都是一种亵渎——阿宝是大学生,为人正直,待人真诚,言行举止都纯洁得似一张白纸。阿宝喜欢她木兰,看到的是外表,却并不知道她的过去和现在,别说暗娼的身份配不上他,就是保姆身份去配他这个大学生、销售经理,都勉为其难。

  木兰忧心忡忡,几次面对阿宝火辣辣的目光,几次面对阿宝追问有没有想起他,她都慌乱而逃避,从不敢承认在武汉公交车上的那次邂逅。
  尽管忧伤和幸福比起来,木兰的幸福还是占上风,但是,她人生很少拥有过的幸福感和人生中多次拥有的内疚、忧伤相互交替后,还是非常理智地整理出了一个思绪,那就是——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制定了一个计划,明晰地告诉自己:在爱莲大姐家坚持三年。三年里,积点钱,把家里要倒塌的旧屋拆了,做栋崭新的房子,让爸爸也能安享晚年;三年后,弟弟工作了,爸爸的担子就减下来了,这时自己再找个老实的农民嫁了。

  这是她的三年目标定位。谁说只有营销员才制定目标,谁说政府部门才有计划?木兰也一样制定有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对高玉宝无疑是残忍的,如果他喜欢木兰确实是发自内心也一直不会改变的话;这样的计划一旦泄密,将不知道高玉宝如何面对?是穷追不舍还是中途放弃抑或装作潇洒地对自己的妹妹或者其它人说一句:“我本来就不是真心的”。如果穷追不舍,对木兰来说,当然是一种福;如果中途放弃,木兰或许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可能是轻松;如果是潇洒的言不由衷或者胡说八道,对木兰依然没有任何损失,她的计划和目标中原本就没有给高玉宝留位置。

  假使木兰真的按这个目标去实现的话,也不能怪木兰没把位置留给阿宝,即使说木兰残忍都讲不过去。因为历史的教训,前人走过的路,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谁给了她们这些人的地位?谁留下了美好而圆满的结局?远的如杜十娘、陈圆圆,她们有吗?爱她们的男人倒是有,可善始善终了吗?海枯石烂不变心了吗?白头到老永结同心了吗?近的像那唱甜歌和唱“有一个老人划了一个圈”的,多红的明星啊,可怎么样了呢?不都躲起来、几乎销声匿迹了吗?所以说,人类的文明和公平都是相对的,永远也不是绝对的,起码现在不是。人们可以容忍和忘记盗窃犯、抢劫犯,甚至杀人犯,但几乎没有容忍,也不会忘记卖身、生活不检点的女人的存在;人们可以和前者勾肩搭背,但绝不会和后者谈笑风生。

  木兰没有在学校受什么高等教育,但看了很多书,她明白这些道理和歪理,也知道哪些是暂时改变不了的事实,哪些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原则。人与人之间是讲对等的。乡下人最好找乡下人,城里人最好找城里人,教师找大家闺秀,锅炉工找流水线,小布什没有结婚的话,最好找阿罗若。何况,这种对等还不一定适合男女之间。比如,一个生活有污点的女人,只能找生活有更大污点的男人,她几乎找不到也不容许她找生活没有污点的男人。但是,一个生活有污点的男人,并不见得就只能找生活有污点的女人,甚至,他还能找到好女人。

  那么,自己呢?无疑是有污点的,有污点的乡下人要在城里找好男人,这可能吗?而去找有小偷小摸、好吃懒做、吃喝嫖赌劣迹的,她又办不到。因此,作砌好了房子再在乡下找个老实农民这样的准备是比较现实的。倒不是老实农民就该得她这样的女人,而是城里的人太滑,即便现在不计较你,日后能放过你吗?准找茬。而老实农民则不同了,假若知道了你的过去,但他们是老黄牛,也不会哪一天撂肩而不顾------

  至于这三年里,能不能自考毕业,木兰听天由命,能当然好,不能也不强求。反正,自己不乞求,也不奢望读完大学课程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原先对大学生是宗教般地迷信的,可是,自到了法官家,听玉莲说找工作花了四个月,最后还是当法官的姐夫帮她找的关系;还听高玉宝说一天跑五六家单位参加面试,从罗湖到南山来回奔走,有时连一口饭都来不及吃,前前后后参加了数十场面试,好不容易才在关外的小公司,抓到了一个销售经理的职务,而且还要试用三个月,试用期间,工资只有一千八百元------正规学校、全日制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都如此困难,那么,自己即便毕业了,又能怎么样呢?别说自考的文凭不能跟应届的大学生比,就是能比,在成千上万的人都去挤的独木桥上,自己岂不要脱几层皮,掉一身肉?

  虽然学习对人生来说,不管是什么动机,也不管是什么目的,总是有好处的,但是,拿自己来说,来自贫穷的山村,来自底层的草根,毕竟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因此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比较明显。现在,这个目的和动机像肥皂泡,要突然间破裂了,她的梦想自然也要消失了。好在,她人生追求的欲望并不强烈,生存是第一原则,生活才是第二原则。能生存下来,积蓄点钱,回汉城老家去,也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像敏儿姐那样拼死拼力地奋斗,别说没这个能力,就是有,都没这个勇气。

  日期:2009-08-11 18:50:16
  72 阿宝和木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