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密码—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解密长白山真相》
第17节

作者: 青斗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也是奇怪了,她不但没有收我的钱,而且说日后我还会再来的。”我眉头一皱说道。

  “啥!老萨满没收少爷的钱?”长顺听了,颇感惊讶,“虽然说,找老萨满问事的人,事后全凭赏,多少人家也不计较的。但给钱不要,还是头一次听说呢。”
  “这位老人家有些特殊,待日后有机会再来讨教了。”我说道。
  日期:2015-07-03 09:49:28
  萨满教,是满族最为信奉的一种宗教,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一种宗教。另有一说,它有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宗教的起源。
  萨满教不仅存在于满族,也存在于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中,便是在北亚、北欧一些民族中也在传承着,甚至于在世界各宗教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萨满教的神职人员称为萨满。“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意为“晓”,即能了解并传达神意之人。萨满一词为女真语,汉语“天”的意思。萨满是天或神的使者和奴仆,是受人崇敬的,女性为多。

  现今满族中盛行的萨满教祭祀仪式,是以萨满人员身穿萨满服,烧香跳神为主。祭祀神祗,禳灾祈福。另外还有占卜、治病、驱邪等跳神活动。
  烧香,是萨满教的重要祭典活动,就礼仪形式而言,有烧太平香、烧还愿香、烧抬神香、烧官香之别。跳神,则是萨满脱魂显灵沟通神与人之间的一种手段。萨满,就是神人之间的中介。
  令我奇怪的是,刚刚拜访过的那位大萨满那老太太,一不烧香,二不跳神,仅以问答方式便解决了来者的询问,应该是超出了形式,而具有某种神通的人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萨满,它所传给我的关于父亲信息,令我稍有放心的同时,也增加了些许自信。也是没有想到在日后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它在其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回到快大茂子,我没有立即回永济堂山货庄,而是让长顺引我去了赵把头家。我感觉这个老头,应该知道父亲的一些事情。并且有些疑惑,还要向他请教的。
  在长顺领我找到赵把头家门口的时候,我便让长顺回永济堂山货庄了,吩咐李掌柜的准备下一桌酒菜候着,到时候再请来王一炮。今天晚上,我要设宴招待他们。父亲虽然暂时不在,对待这些老人家们,且不可失了礼数。
  赵把头家是一户典型的山里人家。板杖子围成的院墙,三间泥墙草顶的屋子,门窗已是走了形。檐下挂着一串串的晒干的蘑菇、红辣椒,甚至还有几盘多年的木灵芝吊在那里。土垒的烟囱拔地而起,东边竖立着。山墙还被两根长木支撑着,这屋子,怕是建了有年头了。院落里又有着几座木建的装储杂物的仓子,正中间是一盘青石磨。
  我推开了木板院门,刚走进院子里。忽然从西面一间仓子里冷不丁地窜出一条大黄狗来,冲我狂吠着。好在大黄狗的脖子上拴着一条铁链子,不到那个距离内是攻击不了人的。
  随着一声呵斥,赵把头从屋子里快步走了出来。大黄狗便又乖乖地缩回了仓子里。所谓令行禁止,也不过如此。
  “小东家!”赵把头见我来访,颇感意外。

  “山货庄那边备下了一桌子酒菜,一会还请赵把头过去喝上两盅。也请了王炮手了,我们爷几个聊聊天。”我笑着邀请道。
  “哪好意思让小东家亲自过来呢!既然到家了,就请到里屋坐一会吧。”赵把头让请道。
  外间屋子是烟薰火缭的厨房,屋顶、地面、墙体,乌黑八涂的,灶台上下,内外一色,摸不准锅在哪里,灶在哪里。
  赵把头将我直往里屋推,嘴里打着歉意道:“这地方呆不住人,小东家还是到屋里吧。”
  里间屋子也自简单,两张木板拼成的桌面,三条长凳横在那里。一架瘸腿的破旧柜子支在墙角,旁边是摆着碗筷的橱台。
  赵把头站在那里呈些尴尬,想取碗也不是,欲提壶也不是,不知干什么好了。
  “赵把头,不要忙活了,我们坐下说会话吧。”我笑道。
  “也好!也好!”赵把头于是坐了下来。
  “怎么,家里就赵把头一人过活吗?”我问道。
  赵把头应道:“儿子、媳妇受不得这山里的苦,几年前带了孙子搬去县城做小生意去了。”
  “看来赵把头舍不得吃穿用度,节省下的都给儿孙了。”我感慨道。

  赵把头感叹道:“城里比不得这山里,只要腿脚勤快些,是饿不倒人的。城里可就不一样了,喝口水都要钱的,不帮衬他们一把哪成。并且城里的房子,还是东家支助的呢。眼下的山景比不得早些年了,山货是愈来愈少了,也愈来愈难找了。”
  “哦!”我点了下头,然后说道:“赵把头,问个事,千年参王是怎么一回事?”
  日期:2015-07-03 09:50:30
  “你别听那个王炮手瞎咧咧,东家的兴趣可不在这上面。不过说起这千年参王吗……”赵把头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这是和山神爷老把头孙良有关的,也是这一带的山里公开的秘密了。告诉你也妨了。传说当年,老把头孙良在棒棰山上发现了一株千年参王,于是去寻找他的那个把兄弟张禄,准备共享此参王。这是老把头的宅心仁厚之处。后来老把头未能找到张禄,而困死在了老把头坟那边。但是棒棰山有千年参王的事就流传了下来。打那以后,不知有多少人去棒棰山上寻找千年参王的下落,都是空手而回。整个棒棰山,也自被人蹋遍了。每年一到草木见青的时候,就开始有外地的人进山来了。目的只有一个,寻找那株千年参王。”

  “那么,赵把头,你相信这个传说是真实存在的吗?也就是说,你相信世上有千年参王吗?”我问道。
  赵把头听了,沉思了一会,将头转向窗外,望着远处那无尽的山林说道:“在长白山里,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这么说,赵把头也相信人参是可能成精的了?那些流传的关于人参的传说……”我疑惑道。
  “真真假假,未必全真,但也未必全假。”赵把头应道。
  “这么着吧,我和小东家讲个我二十年前亲身经历的事。”赵把头说道,“我今年八十有二了,不敢倚老卖老,说些怪怪八八的事唬人。二十年前,我一个人去棒棰山上撮单棍。从早上一直到晌午,也未能见到株人参苗子。后来遇见了一个同样是放山采参的老头。说是南坡上有棒棰鸟叫,那里应该有山货,让我和他去那南坡那边寻摸寻摸。于是我二人一起到了南坡,拉开了距离,开始寻山,也就是压趟子找参。就在这时,我猛然意识到了有不对劲的地方。仔细一想,着实吓了我一大跳。你猜怎么着,那个老头的长相及穿戴,是和我一模一样的,不就是另一个我吗。我惊喜之余,随之恍然大悟,坏了……”

  “怎么回事?”我闻之讶道。
  赵把头寻了烟袋锅子,点上火吸了一口,然后说道:“我惊喜的是,那个和我一样的老头,必是那个千年参王变化出来的。当时我应该马上就会发现那株参王的位置了,但是被他变成人形引向了南坡。这功夫间,那参王早就搬了家了。我再寻那个老头时,还真是不见了影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