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密码—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解密长白山真相》
第30节

作者: 青斗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15 07:26:27
  第九章 关东烟
  第二天。首次探查棒棰山的队伍在山货庄的院子里整装待发。也自揭开了探秘长白山之旅的序幕。这一切,都自源于寻找失了踪的父亲。
  我、杨明生、罗叔、老尹、赵把头、王一炮、索子、长顺、李和子,伙计刘林、郑发。赵把头还从参园子调来了他的两个徒弟王保和梁石头。我们这边探山寻找线索,他们那边放山采参,两不耽搁。以前历次陪同父亲进山,也是赵把头和他徒弟们的一次放山过程。
  虽然这样,不如真正放山时的那般正规严肃,及一系列的程序要走。但必竟是进山,拜一拜山神爷,祈祷所求事成,也是必须的。

  在赵把头的率领下,我们一行人先是拜祭了老把头庙。庙内供奉着山神爷老把头孙良的塑像。在长白山区,凡求利于山者,进山时,烧香供奉山神爷的仪式,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在东北的每一座村屯,几乎都有老把头庙的存在。
  山东人在东北死后封神的人仅有两位,除了老把头孙良,另一个就是秃尾巴老李。传说秃尾巴老李出生在山东的一户人家,因出生时有一条尾巴(当为龙种),人视为怪物,于是被其父斩掉尾巴。秃尾巴老李长大后闯关东到了东北,降服黑龙江里的作恶白龙,从此成为了黑龙江的龙神。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在东北及山东最为盛传。据说,在黑龙江上行船,出发之时,艄公总是要问上一句,船上有山东人没?不管有无,总是有人应答:有!这样一来,江上行船才能相安无事。

  赵把头率我们一行人先是沿着蝲蛄河朝棒棰山的方向走去。蝲蛄河是长白山区浑江河流中的一个主经干脉。它发源于通化县的大掌子沟,长白山支脉老龙岗的南麓,由七个沟岔的涓涓细流汇聚而成。它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左盘右拐,东奔西撞地在翠谷中奔腾而泻。流经四棚、英额布、金斗、快大茂子。在峰回路转164华里后,在湾湾川和河口的接壤处注入滚滚的浑江。
  蝲蛄河沿途草木丰茂,万物峥嵘。糖腚子树墩墩,稠李子树片片,芳草茵茵,柳茅丛丛。蝶飞蜂舞,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河水中白膘子、柳根子、黑泥鳅、草鲢、花鲢、鲫瓜子、瞎疙瘩……鱼种繁多,驰翔浅底。尤其是特有的蝲蛄缕缕行行、漆黑一层,在缓缓地爬行觅食,十分壮观。
  蝲蛄,是甲壳类动物的一属。形状似龙虾而小,第一对足呈螯状,生活淡水中。蝲蛄的肉嫩质白,营养丰富。它是以食细小微生物、虫类及鲜苔等颗粒为主食。蝲蛄头前长有两只大甲摇摆着,是防犯敌人的迎头武器;嘴角两侧长有护须和两根尖锐的刺针,对来犯者更是迎头痛击的好“家把什儿”。它们有时潜入石板下,有时钻进土洞中和树根里。偶尔浮出水面,耍了个欢儿,一甩尾巴又猫进水底。因为视力欠佳,怕光,故而行动迟缓,有时来不及躲闪就会被人逮住。

  一路行来,时见蝲蛄河两岸的大人小孩都在抓蝲蛄、摸蝲蛄、掏蝲蛄洞,吊蝲蛄,方法多种。有的人抓了蛤蟆皮,吊到水中做诱饵,不一会儿一提,就是一嘟噜一串串大蝲蛄;把黄瓜秧和柳树枝一团团扔在河底,不一会儿,再一提,又裹上来一嘟噜一串串大蝲蛄。
  有的小孩提个小桶或布袋,静静地等在岸边,大人挽起裤管,伸出长胳膊潜入水中去掏蝲蛄洞。那大蝲蛄迎门守护,摇着双甲把人的手指和手背夹出几条血口子,那人还是不松手,最终把蝲蛄一个一个抠出来。看那姑娘、媳妇操起小挫网,下水小网一挫,干乎乎的蝲蛄全兜上来了。她们在岸边空地上支起了自备的小铁锅,点燃干柴,把蝲蛄屎从尾部一抽就可下锅,“咕嘟咕嘟”地煮起来。别具一番风味!孩子们一筐筐、一篓篓、一袋袋把蝲蛄提过来,乐颠颠地喊:“做蝲蛄豆腐,做蝲蛄豆腐!”山里人家,靠山吃山,近水吃水,享受的就是这般大自然中的乐趣。此般景象,对于城里孩子来说,只能落下一片羡慕忌妒恨了。

  在山货庄,我就已尝食过蝲蛄豆腐,味道鲜美,入口即化,甚至于三日内,余香仍存,口中不绝其滋味。
  “蝲蛄豆腐”传承悠久,独具关东风味。《奉天通志》记载:蝲蛄可入膳。先将其研成乳状,滤后成脑,配以蘑汤,肉嫩汤肥,腴而不腻,口味鲜美。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与明兵李成梁部作战,兵困于英额布三天三夜,粒米没进,疲饿交加。令人到民间征粮讨米,又亲自带领将士到河上抓蝲蛄吃,使全军得救,重整旗鼓。称帝后他念念不忘征粮讨饭的小屯堡,封为“皇梁子”;把“蝲蛄豆腐”给予美称“雪花汤”;把抓蝲蛄的无名河,顺其自然叫蝲蛄河。谁的地盘谁做主,或是在那之前,蝲蛄河一名就已经存在了。

  香气不断飘来,已是令我们这一行人垂涎欲滴了。
  赵把头见状,笑道:“行啊,中午煮饭时,可将蝲蛄添一道菜了。”
  前方拐过一道谷口。赵把头搭手额前望了望,说道:“到了孙把式的烟地了。小东家,若是不急,我们到那里站一站吧,讨支好烟抽抽。”
  杨明生本是位瘾君子,听了,立时来了兴致,说道:“关东烟可是有了名号的。这里有什么好烟啊?”
  赵把头道:“在林子那边开山踩(种)黄烟的孙把式,是个老种烟的,也是通化县里有名的烟把式。几辈子人踩黄烟踩出了道道来,到了孙把式这里,令他种植出了一种关东烟中的极品小金叶来。日里看杨少爷抽的那种大杆子烟(雪茄烟),味道应是不错的。不过若是抽上支孙把式的小金叶,世上所有的烟,都等于那山里的树叶子没了啥味了。”
  “关东烟中的极品小金叶!真的假的?那就过去得了,还等啥啊!尝尝就是了。”杨明生听了,兴奋道。
  赵把头却是转过头来,好象是在征求我的意见,其实在激起了杨明生兴趣的时候,已是争取了一个同是烟民的同谋,不去也得去呢。
  我笑了一下,说道:“那就去那边的烟地里看看好了。”这些人倒是有着闲情逸致去品尝什么小金叶黄烟,反正丢的不是他们的爹,是不如我一般着急的。
  赵把头兴致勃勃地引了众人朝前里走去。边走边说道:“孙把式的小金叶在关东山里有着名号呢,现在只有奉天城里的几家富户是他的常年主顾,别的人,让你尝尝行,若是想买,给再多的钱他也不卖的。他种的小金叶,一株烟经过打叉、掐心,仅保留七片叶,故又称为七品小金叶,是和人参一个称呼。而且也真是和人参一个稀罕,甚至同价呢。就曾有放山的人拿着四品山货来他这换走部分七品小金叶的,用人参这种山货换行,直接递来银子买可就不中了。”

  “他的七品小金叶就真的这么金贵?”杨明生讶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