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29节

作者: 洹上野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袁世凯将这个想法报告给上司之后,老李先是惊讶,然后觉得不妥,说现在列强正静观其变,伺机下手,尤其是日俄,一旦朝鲜出现大的政变,会被他们抓到出兵的把柄,到时恐有不测。
  李鸿章的话没错,作为与列强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弱国,这段时间朝鲜能有如此安静的局面,都是袁世凯力揽狂澜,从中斡旋,从他们的矛盾中寻找制衡点,以彼国之力相互牵制,才使朝鲜局势表面看起来水平如镜,一旦投以石子,局面被人为打破,定会再起波澜。
  其实早在壬午政变之后,张謇就提出过《朝鲜善后六策》,只不过张老师比他学生更狠,建议直接废除朝鲜政权,设为清国郡县,纳入中国版图。当时大院君也兴高采烈,双手赞成,说清国应仿效元朝,在朝鲜设置行省,到时候派个监国来就行了,真要这么做的话,我朝鲜也“国自保,民自靖”了。两个人都有此意,李鸿章却不答应,直斥张謇多事,最后,经过老李一番瞎鼓捣,本来应该关起门商量的朝鲜问题也就被国际化了。

  袁要废掉李熙,李熙也学会了反击。

  1888年,袁世凯任期已满,李熙乘机向李鸿章提出换人,老李当然没有答应,在朝鲜,也只有他这位袁下属能镇得住局势,保持这半岛平静,除了这个年轻能干的“后起之秀”(李鸿章语),他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得力助手。
  所以,李鸿章给李熙的答复是两个字,荒唐。
  袁总理继续驻守朝鲜。
  同时,老李好像也看出了下属的不太情愿。事实也确是这样,天天心力憔悴的,想办个事儿又没有兵,面对列强,只能靠一张嘴皮子,这种“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的功力我还达不到,这样的日子你不烦我都觉得没劲。
  虚的不行就来点实在的,1890年2月,李上司在对袁世凯的年度考核中给出了“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并上奏朝廷给予他候补道员优先补用的权利,加二品官衔。
  来朝鲜之前,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了二十多年的袁保龄还在夸贤侄“擢之骤,任之隆”,如今袁同学短短三年再上台阶,可惜他这位堂叔却再也见不到侄子的成功了。
  1889年,袁世凯萌生回国想法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叔叔病重,数日之后,袁保龄病卒任上,袁世凯也终未成行。

  日期:2013-11-21 09:10:40
  袁保龄,字子久,生于1841年,是袁世凯叔辈中年龄较小的一位。虽然是一名40后,袁保龄也跟随父亲有过一段“军旅生涯”,由于当时他年纪还小,不能像保恒、保庆一样冲锋上阵,结合爱好和特长,袁甲三就让他担任了军中的思想政治宣传队角色,搞个演讲,鼓舞一下士气,都在小保龄的工作范畴之内。
  1863年,袁甲三去世,保龄任内阁中书。1878年,保恒殉职于赈灾现场,保龄辞官归里继续兄长未竟的事业,自用袁家财产救济灾民,感动了朝廷,被授三品衔。1881年,袁保龄入李鸿章幕,两年后被派往旅顺海防营务处工作。
  早在1877年,李鸿章请旨在旅顺建立海军基地,获准后派陆尔发前去主持,陆尔发到任后,工程问题接连不断,李只好将其革职,换上了黄瑞兰。黄不仅无能,还中饱私囊,弄虚作假唬弄上司李鸿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老李想到了袁保龄。
  1882年,四十一岁的袁保龄出任旅顺港工程督办,随行的有堂弟袁保颐。袁到任后,对工地进行了仔细考察,不但整顿了工作风气,在军费上厉行节约,精打细算,还大刀阔斧地裁撤了数百名尸位素餐的人员,阴雨天气时他还会摘下官帽脱下官袍亲自参与工程建设,袁督办因此深得民心。在袁保龄的以身示范之下,工程很快步入正轨。
  1885年,袁保颐被派往台湾协理刘铭传军务,旅顺只剩下袁保龄一人。在旅顺的七年时间里,高强度的工作终于使这位年轻的督办积劳成疾,1889年,袁保龄死于任上,年四十八岁。历经百年沧桑和浩劫的不冻港旅顺,甚至没有留下他的任何痕迹,但这位东方第一军港建设者的名字已足以长留史册。
  保龄病危时,袁保颐急返内地探望,还没能赶到旅顺,就得知了堂兄病故的消息。1891年,台湾发生漳蕃之乱,袁保颐受命返台,因战功卓著被授三品官衔。在台湾早期的近代化建设中,袁保颐也有出色表现,不但广施善举,还自己出钱兴办教育,筹建学校,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和上司刘铭传的赏识。

  亲人相继离世,至此,袁氏家族中再无一人可以为袁世凯指引前方的道路,夜途漫漫,独自前行,以后混得怎么样,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1893年5月,袁世凯被授浙江温处道。
  袁的迅速升官,抛开家世背景因素,在于他这匹千里马能得到李伯乐的赏识,吴长庆在朝鲜的时候,张謇和袁同学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处理事务井井有条,现在那些人都已不在,掌舵的李鸿章和袁世凯完全称得上黄金搭档。
  直到甲午这年,朝鲜发生了一件大事。
  中国历来的农民起义都会想方设法做一些舆论准备,找个说法才能师出有名,名正则言顺,也更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于是历代的陈胜吴广们,挖到一块石头就说是改朝换代之兆,当时的人也信,放到现在,一看就知道是提前埋好的。

  还有一种起义是借助于宗教,不管有没有系统的理论,随便成立个什么教就能忽悠住不少人,一大拨人都跟着他混,太平道、白莲教、拜上帝教是这样,义和团也是如此,就连那些埋石头的伎俩,也可归为朴素的宗教意识。
  朝鲜亦是如此。
  日期:2013-11-21 19:05:42
  1894年4月,朝鲜全罗道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东学党起义。东学党原是一个宗教秘密组织,纲领和中国没什么两样,也是反帝反封建。眼看孩子就要看不住了,袁世凯要求亲自去平乱。李熙夫妇和袁关系不是那么融洽,就没有同意他的建议,而是让洪启薰先去看个究竟,洪过去之后不但没镇住场,还弄丢了全罗道首府全州。
  看来关键时候不靠清军还是不行。李熙慌了,他忙找来袁世凯,让他请示老李出兵平乱,袁世凯比他还要着急,不等朝鲜开口已经先行请示了李鸿章,此时正在等待回复。
  面对如此形势,日本的反应简直可以用四个字表达,欣喜若狂,看着迷失在森林里的美羊羊们,灰太狼正等着这一天呢。不光是消极等待,日本还做了很多工作,起义刚一爆发,日本就派了浪人团来到朝鲜,他们的任务就是挑拨离间,让东学党放弃抗日,矛头转向清国,“认清他们的真面目”。
  阴招儿做好了,明的也不能闲着。在朝鲜请求清廷出兵的同一天,日本先让翻译郑永邦去游说袁世凯,说事情越拖越不好办啊,再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在朝的中日商人得损失多少啊,既然朝鲜自己摆不平,还是让清廷快点出兵吧,只要你出兵,日本不仅没有意见,还举双手赞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