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王朝--袁世凯是怎样炼成的》
第35节

作者: 洹上野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29 19:51:20
  在大多袁氏传记里,对于练兵这件事,很少有人提及刘坤一的因素。当时袁在老刘的前敌营务处打下手,刘坤一才有机会和他有了短暂的接触,袁有知兵之名,老刘慧眼识才,这才注意到了这位从朝鲜归来的青年龙套哥。同样,袁世凯也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的成功道路上,会收到这么一个陌生男人的来信。于是,老刘的唯才是举,对这件事的作用不可小觑。
  除了刘坤一,保荐者还有张之洞。这袁世凯的人缘是够好的,除了张之洞知道小袁对练兵确实颇有名望之外,还在于他们的私人关系。袁思想活跃,热衷改革,张又是资深维新派,同时也在练自强军,与袁一样都对练兵颇有感悟,两人甚感投缘,况且早在袁父保庆经马新贻提携之前,就已经先得到了张之洞堂哥张之万的保荐,张之洞本人早年还做过袁保庆亲家毛昶熙的幕府参与河南平捻,个人欣赏加上家族渊源,两个人便成了一对忘年好哥们,在后来的很多事情上,张之洞和袁世凯都是并肩作战。

  在为袁投票呐喊的阵营中,还不可思议地出现了一个人,翁同龢。
  不用问翁同龢何许人也,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帝师专业户。那牛了,抛开当年他哥翁同书和袁甲三是同事和战友不说,皇上小时候的缺点和私生活都在他手里,还是听他的教诲长大的,影响肯定小不了。唯一的遗憾是,他和李鸿章是死敌。你袁世凯是淮军出身,又跟着老李混到现在,后来还自称他的衣钵继承人,今天碰到老翁,这不是死定了吗?不然,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作为李鸿章的爱徒,袁世凯竟然在练兵这件事上得到了翁同龢的肯定和赞同。

  翁老何以如此?这当然与小袁的个人能力和其在朝鲜积累起来的声望有关。
  除此之外,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人格魅力了。
  尤其让袁同学没想到的是,这时候连老上司李鸿章也来凑了热闹,力顶他担任练兵重任。
  湘军、淮军、皇室、清流派,当然还有太监,都加入了保举袁世凯练兵的阵营,而且他们之间还有政敌,除了翁李这俩死对头,连奕�6�0和奕劻也算一对。袁氏能得到这么多人如此一致的掬诚举荐,史学家们再去忽略能力因素指责他练兵是投机所得,未免有些牵强了。谁能有如此深厚的忽悠功底。
  有了以上双卡双待的双保险,袁的小站练兵权可以说已是胜券在握。
  1895年6月,赋闲老家的袁世凯接到河南巡抚刘树堂转达的旨谕,速到吏部报到。
  8月2日,袁世凯那篇洋洋洒洒一万三千言的《遵奉面谕谨拟条陈事件呈》呈到了光绪面前,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各个领域,可谓面面俱到,切中实际,为当时国情量身打造,光绪看后深表满意,最后一关通过。

  11月,督办军务处主要领导班子一致拍板,命袁世凯去天津完成任务交接仪式。
  幸福来得太突然,闲了太久的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竟有些热泪盈眶了。
  这泪水中复杂的含义,这努力背后的酸楚,也只有他,最能体会。
  1895年12月16日,社会青年袁世凯终于等来了下岗再就业,在一个叫小站的镇子,他有了新的工作,就是那这里,袁世凯开始踏上金光大道,一步一步朝着梦想走向巅峰,成为北洋政治集团奠基人和中国历史上的现代陆军鼻祖。
  日期:2013-11-29 23:05:59

  二 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也是人才
  小站又叫新农镇,原是淮军“盛字营”的一个屯田驻扎地,后来是中国有名的现代陆军发源地,再后来就成了农业基地,颇为知名的小站稻正是出自于此。袁世凯来小站之前,胡燏棻在这里督练定武军,如今老胡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了,他来接管这个四千多人的队伍。胡燏棻并没有军事才能,更没有练兵经验,作为一个大袁同学将近二十岁的文官,他的思想也没有袁世凯前卫,放到军事训练上,更不及袁世凯。据丁中江先生所言,袁能够成功挖到胡燏棻的墙角,还因为他普通话比老胡讲得好,“N”“L”不分也是毛病,这有点恶搞了吧。

  其实袁世凯是有职业的,他有着浙江温处道的头衔,管辖温州、处州两府,放着富庶之地的肥缺不去,他却选择了二次创业。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他就要把生命投入到练兵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袁世凯到了小站,先裁撤了一些老弱病残的军人,然后让吴长纯几个人去山东河南等地招募了一批踏实能干的年轻人来补充军队。招聘启事由他亲自拟定,年龄在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身高超过四尺八寸,能平托一百斤以上,步行时速超过二十里。另外,五官不全体弱多病甚至近视眼的,无论带不带散光一律不收,有前科的也不要,尤其是让袁世凯一直以来深恶痛绝的吸鸦片的,更是免谈。写好之后袁世凯还特别吩咐,高富帅也不行,不是因为嫉妒他们的个头,关键是要能吃苦耐劳。

  有了这些条件,又有高于其他军队很多的工资,袁世凯很快招募到两千多人,同时他又效仿老李建立淮军时从湘军那里要人的经验,从淮军余部挑选了一些比较能干的优秀军人,基本凑成了一个七千人的军队。军队成型后,袁世凯将定武军改名为新建陆军。
  新建陆军和以往的湘军淮军不同,兵种不再单一,而是依照德国兵制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等兵种,工程兵包括桥梁、地垒、地雷、修械、测绘和电报。军队几乎全部采用德国最新装备,操练方法也是由德国教习教授,为了防止洋人干涉政务,军权却牢牢抓在袁世凯的手中,这方面也是他的一个突破。
  从曾国藩算起,湘淮两军的组织方式主要有血缘、地缘、业缘,军队里不是亲戚,就是老乡,李鸿章范围广点,还招了点安徽附近省份的人员,还有一个关系就是同学。在这一点上,袁世凯不但打破陈规,还更胜一筹,他几乎不用私人,亲戚和老乡也是寥寥无几,由于学历浅,袁同学想找几个当年比较欣赏的品学兼优的同窗,可找来找去,别说品学兼优,连同学都很少,谁让读书少,没上过几年学呢?还好他有幕僚,能稍微填补一下这个空白。

  我们都很熟悉一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一百年前袁世凯同学已经回答了,当老师提问这个问题时,他并没有举手,而在想一个人,他的老朋友徐世昌。
  徐世昌自1886年考中进士后,一直郁郁不得志,坐了十年的冷板凳,逐渐对前途失去了憧憬,他想,也许自己就一直这样在翰林院混下去了,甚至缱绻案前,终老一生。他不会想到,自从他那个十六年前的拜把子兄弟资助他考试之后,他们除了一次邂逅还会有什么直接的交集,自己也不可能会在认识他的十六年后,从一个偏僻小镇起家,逐步走向辉煌,从此平步青云,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里,开始书写传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