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蒙元历史——孛儿只斤氏的兴衰史》
第20节

作者: 烟雨江南ABC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名词解释:打髀石——是盛行在古代游牧地区儿童以及成人之间的一种常见的游戏。如,蒙古、契丹、满族等均有这种游戏。据清朝杨宾所著的《柳边记略》记载:“宁古塔(今属黑龙江省海林市)童子相戏,多剔獐、狍、麋、鹿、腿前骨,以锡灌其窍,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中者一枚。”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
  第二年春天,他们在草原上练习射箭的时侯,札木合送给铁木真一个用牛角做的号角,铁木真也回赠了札木合一只镶有柏木的牛角号角。之后,他们又跪拜‘长生天’相互结为安答(义兄弟)。这就是他们第二次结拜的经过。
  回望人生的整个过程:人的一生,最宝贵的光阴便是那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年华;青春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一旦逝去,便永远不返。
  此时的铁木真与札木合二人静静地坐在帐篷之中,谁都没有说话,那些个曾经的青春往事在他们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然而,徒留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唯有那无限的感慨与唏嘘。
  铁木真:“听以前的老人们说:‘凡是结为兄弟的,就要生死与共,永远都不能互相舍弃,要相依为命,互相帮助。’”
  札木合:“是啊,这是必须要遵守的承诺。如今你我要重申结拜之谊,要更加地亲密友爱。”

  二人互吐衷肠之后,铁木真首先便把从蔑而乞惕部首领脱黑脱阿处掳掠过来的金腰带,赠送给了札木合,并且还亲自为他系上。与此同时,札木合也把他从兀洼思蔑而乞惕部首领答亦儿兀孙处掳掠过来的金腰带,送给了铁木真,亦亲自为他系上。而后,二人还互相赠送了各自从脱黑脱阿处与答亦儿兀孙处,所获得的宝马给对方。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铁木真)把脱黑脱阿(所骑乘)的多年不生驹的海骝马(母马),送给札木合骑上。(札木合)把亦儿兀孙(所骑乘)的有角的略带灰黄色的

  的白马送给铁木真骑上。
  二人互赠表记之后,他们便在豁儿豁纳黑大草原上,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此间,他们再次结拜为安答(义兄弟)。这一夜,二人同住一个帐篷,并且还同盖一条被子。这便是他们第三次结拜的经过。
  俗话说:‘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时隔一年半之后,这对原本感情甚笃的好安答(义兄弟),他们之间亲密的关系却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随着隔阂的渐深,他们最终还是分道扬镳。然而,一切矛盾的背后,始终是那‘权,利’二字在作怪。一旦‘权,利’二字,无法均衡的时候,所有的情义便会在瞬间消失的荡然无存,更有甚者还会因此从而反目成仇。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二人最终分道扬镳,成为生死之敌的呢?请接着往下看
  日期:2013-11-22 18:33:25
  情景再现:
  札木合(一边慢慢地走在草原之上,一边不时地看着铁木真):兄弟,我们在这里待的时间够长了,咱们也该挪个位置了。

  铁木真:好啊,那咱们这就迁移吧。
  就在二人在马车前散步的时候,札木合说了一句话,导致了铁木真对他有所猜忌。我们先看下这句话是怎么说的。
  “铁木真安答啊!安答啊后面‘安答啊’这三个字的语气明显加重。)
  咱们靠近山扎营住下,(适于牧马)

  可以让咱们的牧马人到帐庐里(休息)。
  咱们靠近河水扎营住下,(适于牧羊)
  咱们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饮食方便。”
  ——摘自《蒙古秘史》

  有学者认为,札木合对铁木真所说的这一段话隐晦曲折,是成为他们分裂的主要因素。但是这段话的含义又十分费解,以至于铁木真当时也未能及时明白其中的含义。
  前沙俄学者巴托尔德,曾经就对这段话做过分析与揣测。他在一篇名为《成吉思汗帝国的建立》文中,这样叙述道:“据我们看来,被认为是札木合说的预言很清楚,牧马人就是指草原贵族;而只想到能够得到饮食吃的牧羊人以及牧羊羔人,则代表着平民。札木合与铁木真的意见正好相反,他是站到了平民一边。”由此可见,导致此二人分裂的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立场的各不相同。
  之前我在文中就曾提到过,札木合的内心其实是很自卑的,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其身上流淌的血液不纯正。也正是因为其血统的不纯正,他必需用特别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与自卑感。——他需要巩固与不断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方式,来填补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约十二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札木合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逐渐地扩大了他的势力范围,使自己拥有成为了拥有两万户的部落首领。(由此可见,札木合所统治的百姓至少在十万人以上。这些人平时放牧,战时则人人皆兵。当然这里也要排除老弱病残孕等,但是就剩下的这些年轻人,在当时也可以与草原上任何一个强大的部落做抗衡。)但是,在他的这些部众之中有半数以上却是也速该生前的旧部。虽然札木合与铁木真之间有三结义之情,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对权利具有很强烈欲望的领袖人物,他不可能因为兄弟之间的情义,而将自己麾下也速该生前的一帮人马主动归还给你铁木真。如果这样做,从而会使得自己的实力变弱,也就无法实现他统一蒙古大草原的梦想。我们回头来看下铁木真:对于权势方面,他与札木合有着同样地强烈欲望——因为狼是不甘心臣服于别人手下的;在与札木合相处了一段时日后,他也逐渐看出了这一点。于是,铁木真便只好靠自己的努力,在暗中去展开一些政治外交活动(游说各部落),逐渐地拉拢与其父亲也速该生前旧部之间的关系。当然了,时间一长札木合也发觉了铁木真这一对自己不利的举措。最终导致导致这兄弟二人感情破裂的,也正是这些利益矛盾与权力之间的纷争。

  分析了上述各种因素后,我们再回到当时的情景。铁木真从札木合处回到自己的帐篷后,将札木合所说的话对诃额仑夫人与孛儿帖一字不漏地复述了一遍。当时诃额仑夫人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孛儿帖则认为这是札木合是在暗示厌烦他们,与可能要算计他们所发出的的讯号。或可是铁木真的内心深处,早已对札木合有所防范;于是在听取孛儿帖的分析后,便举家连夜迁往他处。
  事实上,铁木真与札木合的第三次结义并非他们之间情义甚笃,而是各自心中都带有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的。铁木真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他就是想通过札木合的实力来不断壮大自己,然而他的这一系列举动还是被聪明的札木合所发觉。在其委婉地表示分开一段日子后,自幼就经受磨难的铁木真,在此时便本能的对他产生了怀疑,认为这是札木合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不满。我们在这里不妨果断地认为:铁木真与札木合之间的嫌隙,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各自都对权利的向往有着很强烈的欲望在作祟。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