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啸九州——五胡乱华300年实录》
第25节

作者: 拓跋敕勒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13 21:00:03
  三、
  司马越除掉了皇帝身边的亲信,还嫌自己的威权不够稳固,又开始向宫廷侍卫开刀。司马越宣称近年来朝廷发生变故都跟宫廷的武官有关,于是上奏请将有侯爵身分的宫廷侍卫全都罢免。当时宫殿中的武官都封了侯,因此宫殿武官差不多都被解职。他们都流着泪离开了官殿。
  司马越把老人赶走,便让自己的人右卫将军何伦、左卫将军王秉带领几百名东海国兵士担任皇宫禁卫。
  司马越的辣手频施,令朝中大臣噤若寒蝉,有的选择了告老还乡,有的选择了投奔敌营。
  太尉刘实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朝廷不同意。后来,尚书左丞刘坦给朝廷上奏道:“古代养老,以不使任职为好,并不把任职视为看重他,所以说应当尊重刘实自己的安排。”司马越只好诏令刘实以侯爵的身分回归府第。将王衍提拔为太尉,以补空缺。
  左积弩将军朱诞则选择了投奔敌营,他来到刘渊的汉国,立刻受到刘渊重用。战乱年间,为求自保而不得不委身于敌对势力,有时候是可以谅解的。比如当年的关羽,为了自保不也委身于曹操吗?后面的还有姜维。许多年以后,连大英雄北宫纯都不得不暂时委身匈奴汉国,当然北宫纯这类大英雄投身敌营肯定是有目的性的,此乃后话。还有一些有良知的人委身敌寇后,并不会祸害自己原先阵营里的战友和朋友。而朱诞却恰恰相反,刚一投靠刘渊,便立刻建议:趁洛阳城中势单力薄之时,派兵攻打。

  于是,刘渊让朱诞担任前锋都督,让灭晋大将军刘景任大都督,带兵向洛阳进发,先攻克了黎阳。又在延津打败王堪。刘景把俘虏到的三万多男女百姓沉入黄河。刘渊听说后大怒:“刘景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朕!再说上天难道能容忍这种残忍的行为吗?我所想要消灭的,只是司马氏家族罢了,普通百姓有什么罪?”刘渊不只是说说,而是采取行动,立刻把刘景降职为平虏将军。
  这一年,连老天爷都不帮晋朝。夏季的时候,出现百年难遇的大旱,长江、汉水、黄河、洛河都枯竭了,徒步都可以走过去。而这些河流正是晋朝的天然屏障,屏障没了,晋朝自然更加岌岌可危了。
  日期:2015-01-14 11:34:35
  四、

  公元307年的时候,石勒和汲桑的军队被打败,石勒单枪匹马回到并州。如今,两年过去了。石勒已经拥有10万的兵马。整个并州的羯族人都赶来为石勒效命,还有其他的胡人汉人也纷纷加入他的队伍。石勒是个文盲,也有些残忍,但他还是挺尊重知识分子。在这两年征战中,他把召集到的有文化的士人专门组成一个团队,起名叫“君子营”。石勒这样一个穷兵黩武的文盲就是靠“君子”们给他出谋划策。

  君子营中石勒最信任倚重的是张宾。张宾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父亲张瑶,曾任中山太守。张宾从小就喜欢读书,豁达而胸怀大志,常常把自己比作西汉张良,只是没碰到刘邦而已。可张斌的家族只能算中下层的士族,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比较困难。早年,张宾曾在中丘王司马泓帐下担任都督,得不到司马泓的重用,后来因为生病被司马泓罢免赶回家了。
  石勒攻占山东地区后,张宾对朋友们说:“我一一观察那些割据称霸的军阀,没有一个比得上这位胡人将军,跟着他一定可以成就大业!”于是提起剑来到石勒的军营前,大声呼喊请求接见。石勒虽然爱才,但不那么容易被忽悠。他出于礼貌接见了张宾,也给他安排了工作,但他没觉得张宾有什么过人之处。等张宾多次献计之后,石勒才渐渐感到他的确不简单,便任命他为军功曹,碰到大事小情都去向他请教。

  石勒为刘渊的汉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刘渊似乎更器重他的老友和儿子们。他让老朋友王弥担任侍中,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然后让王弥跟自己的儿子楚王刘聪一起进攻壶关。而战功彪炳的石勒只是担任刘聪的马前卒——担任前锋都督。
  成汉敌寇来犯,并州刺史刘琨连忙派遣护军黄肃、韩述救援壶关,刘聪在西涧打败韩述,石勒在封田打败黄肃。
  司马越再派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带兵抵御刘聪等人。王旷渡过黄河,准备长驱直入,施融劝他说:“敌人凭借天险抄小路出击,我们即使有几万人马,仍然还是孤军深入,容易腹背受敌。我们不如陈兵河岸,借河水充当天然屏障先观察一下形势再说。”王旷却不听,恼火地训斥施融:“你这是在败坏老子的士气!”
  施融对其他人叹息:“敌人善于用兵,而王旷却不明白事态的轻重缓急,我们这些人注定要死在这里了!”王旷等人在太行山与刘聪遭遇,双方在长平地区展开厮杀,王旷被打得大败,施融、曹超等都战死。
  刘聪于是长驱直入,连续攻陷屯留、长子,一共斩获一万九千首级。上党太守庞淳交出壶关向汉国投降。

  刘琨另外派出都尉张倚兼任上党太守,占据襄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