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兑现的法律——秦史的秦律视野》
第14节

作者: 嵩阳云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宅在帷幄里鼓捣鼓捣,似乎是足不出户,却能八九不离十地预判前敌形势,这样的本事唯萧何可以。仅说楚汉争锋,萧何坐镇富庶的巴蜀地区,前方要粮给粮,要兵给兵。汉二年(前205)以后,萧何辅佐太子刘盈,以秦故都栎阳为中心,坐镇更为富庶而且社会基本面可以说是大体完好的关中,又是要粮给粮,要兵给兵。“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只有刘邦自己清楚,萧何在他心目中到底是什么位置。汉五年,天下大定,终于要论功行封了。刘邦任性了一回,乾纲独断,擢萧何为头功,封酂侯,食邑最多。百战出身、这里伤那里瘢的战将功臣大为不满,也不服,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而萧何全无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动动嘴皮,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高祖清楚诸功臣所言极是,但他更清楚,“量能授官”之“能”,不仅仅表现在军功这一途。于是心平气和地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一边回答说知道,一边拿眼瞧刘邦,不知道这位盖世英雄又在卖什么关子。高祖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的却是猎人。至于大家的功劳,不过是猎狗,仅能捉到野兽而已。而萧何才是发现野兽踪迹并发出指令的那个猎人。”

  这个见识同样适用于张良张子房。《汉书·张良传》说:汉六年,封功臣,张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亲自替他选择天下最富庶的故齐国地区的三万户人家,给他当食邑。爽哙那样的猛将,又与刘邦是连襟,又是出生入死,才五千多户,刘邦论功就把刘邦最卓越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这样,《新语》一书的作者陆贾的不走运,就并非是偶然而是必然了。

  陆贾文才好,口才佳,乃当时辩士,常奉刘邦之命游说诸侯。成功的例子不少,比如高祖十一年(前196),奉命出使南越(两广一带),成功招谕赵佗臣属汉朝。失败的例子虽不多,却是致命的失败。楚汉相距荥阳,当此之时,刘邦的父母、妻、子,均命悬项羽的手掌。刘邦派陆贾前去游说,项羽不听。刘邦复派人往说,项羽奇迹般地听从了侯公的话,与汉和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并把刘邦最想要的东西给了他:归汉王父母妻子。刘邦因此以侯公为平国君。高祖很可能认为陆贾之能力未必是最上乘的,因此尽管此后陆贾于汉家,屡立功业,正史的评价是“定天下,安社稷”(陆贾参预诛灭诸吕﹑迎立文帝),用词不可谓不高级,但终其一生,位不过“太中大夫”,始终未能进入汉家最高级的功臣名次,诸如“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等。所幸此老心态好,将千金家产平分给五个儿子,然后由五子轮番赡养。时不时又“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游于汉廷公卿间。得间也还干一票,替公卿大夫出出主意,陈平就赠他钱五百万,不仅“名声籍甚”,且还安稳地死在床上,也算了得了。

  至于商鞅,在政策作出调整之前,他必得捍卫由他一手创设的军功爵的公正性。他若想裂土封侯,有一个关口必得过,那就是领兵作战,建立有目共睹的军功。
  日期:2014-09-04 14:22:40
  【连载31】
  3.法在人间

  机会来得并不突然,因为商鞅早有准备。
  公元前362年,魏惠王从安邑徙都大梁,争分夺秒不分心地闹中原。对于秦国来说,喘息时机之得来竟如此的易想天开,全都惊呆了,以致无暇他顾,只求闷声埋头谋发展。就在商鞅出任大良造的前一年,即公元前353年,魏国攻入赵都邯郸,之后围魏救赵的历史剧精彩的发生,魏惠王对阵齐威王,孙膑对阵庞涓,结果魏国遭遇难以想象的惨败。
  消息传到雍城,秦孝公颇耐人寻味地看着商鞅。商鞅亦心照不宣地看着秦孝公,仿佛在执行必要的回礼。有芒在背,谁都不痛快。魏国欺人太盛,起自少梁,一路蜿蜒曲折直至阴晋,修起一条漫长的砖墙,美名之曰魏长城,妄图长期霸占“西河”。于是乘魏国无暇西顾之机,公元前355年,秦与魏大战杜平,次年,复战于元里。战线看来是拉开了。就在这时,良机再次天赐,大良造商鞅率部毫不含糊地渡过黄河,目标直指安邑。也真是奇了,先前还是处处被动挨打的秦军,在商鞅的指挥下,竟然毫不费劲地拿下了魏氏经营了整整200年之久的故都[1]。

  魏惠王明智地选择与赵讲和,归还邯郸。泗上十二诸侯国接着前来朝魏,这说明到目前为止,魏国的实力还是相当完整的,至少看起来还满象只老虎。历史地看,商鞅选择从安邑撤退是必然的,在西河问题未彻底解决的前提下,秦军孤军深入,不可能守得长久,这是常识。至于何时撤退,这里有个时间点,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与魏惠王相会于彤。“彤”,在今陕西省华县境内,而华县战国时称郑县,地处魏长城的外围,属秦国的地盘。魏惠王不辞辛苦,千里条条从大梁跑到彤,一定有棘手的双边问题需要解决。

  同年,秦自雍徙都咸阳。
  不谷跟诸君一样,脑海里立马闪出个疑问:此时的秦都不在栎阳么,何以说从雍城迁都咸阳呢?老实说,这里面的水很深,关系很复杂很微妙,且容扼要道来。雍城是栎阳之前的秦故都,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徙都于此。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徙都栎阳,雍城结束了作为秦国政治、经济中心长达294年的历史,光华虽减,但雍城以其久远的历史和曾经的光辉,一直在秦人的历史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政治上,雍城以其列祖列宗的陵寝及秦人宗庙所在地,在秦人心目中的影响力,等同于拯救与庇护。

  秦王政一度就求助于雍城。
  赵太后的情人嫪毐,是丞相吕不为引进的。吕不韦为了洗清瓜葛,不但将富于激情的赵太后托给了嫪毐,一并把国政也托付了,于是“事无大小皆决于毐”,明显违反郡县制精神之毐国也随之出现。种种迹象表明,秦王政避地雍城,是审时度势的一种策略。秦王政13岁继位,公元前238年(始皇九年)来雍城时22岁。是年四月,他从容地在祖庙里行过冠礼,并取得带剑的资格,这表示他成年了,可以亲政了。这引起了一个人的恐慌,他就是嫪毐,权衡再三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于是伪造秦王和太后的命令,征调部队及亲己势力,准备向雍城发起进攻。面对危局,《史记》这样写秦王政的反应:王知之。知,知道,知晓;之,名称代词,指嫪毐作乱这件事。王远在雍城的蕲年宫,却能使臂使指地知晓咸阳城的消息,这说明什么问题?我认为,秦王政赴雍决非单纯地参观祖庙那么简单。事实是他早已谋好篇布好局,对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早已成竹于胸。果不其然,本是嫪毐主动发动叛乱,战事却发生在他想从那里出发的咸阳而不是他想进攻的雍城,掌握完全的主动说明到底是秦王政主导了这场戏,嫪毐实际上是一步步被请入瓮中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